平时回老家 700 公里,要么蹭朋友的车,要么坐高铁。她也常常担忧 35 岁之后的中年危机,希望这几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多存点钱,以后能回老家“躺平”。上海停车位紧张也确实让人犹豫。
我们就是普通人,学历也一般(我专升本,她本科)。我程序员,她 HR ,两个人加一起年收入三四十万,但日常开销也不少。老家有 2000 的房贷,上海房租 3200 ,住在郊区的一室一厅,因为宝宝快出生了,明年准备换到 4000 的两室一厅。这样房租 + 房贷合计 6000 ,每月一万块的各种开销很正常,一年能存到 20 万已经不错了。
老家农村的家庭,父亲做装修贴砖之类的体力活,确实给不了我们太多助力。我还有个哥哥,我俩结婚生子,父亲已经尽力,但他仍坚持要负担宝宝每月 2000~3000 的开销。明年我妈会来上海帮我们带孩子,我俩继续上班。
有了孩子之后才突然意识到,爸妈 71 年出生,现在也 55 岁了,还能陪伴我们多少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我不知道。那我努力赚钱的意义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让家人的生活更好。
买车也是一样的道理。一辆好点的车可以陪伴十年左右,即使每年投入 3~4 万,包括折旧、油费、停车、高速、保险等,但至少能给家人更多方便。高铁虽然快,但来回打车、换乘其实不见得比开车节省时间。比如 700 公里的行程,高铁往返 700 一人,3 人就是 2100 ,一年回去五六趟也正常。
唠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多陪陪家人,尤其是父母和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