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有没有觉得现在 review 代码的时间比写代码的时间还长

查看 106|回复 10
作者:nenseso   
zhengxiaowai   
本来 review 就是比写代码费时间,主要是理解“别人”成本过高
sillydaddy   
看代码比写代码的时间还长?我是不信的。除非水平写的很差,低内聚高耦合那种,但目前的 AI 明显没有这么差。
多次的话,不能让它反复覆写以前的代码,那样相当于每次都要重新看。这确实需要一些技巧,一个技巧就是自己还是要统领全局,提前想清楚思路,或者逐步推进,不能指望一口吃个胖子。
midsolo   
工作量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chendy   
思考需求和理解已有代码本来就比编写新代码要慢
现在有 AI 辅助拉屎之后差距更明显一些
但是 AI 辅助解释代码又一定程度缓解了这一点
tf2   
我觉得要么就一个人+AI ,要么就别拿 AI 跟别人协作。
nenseso
OP
  
@sillydaddy 我目前 agent 模式下基本是一个点一个点的推进,每次做完一个点,就 review 一下,看看有没有给我埋一些暗坑进去。plan 模式我感觉目前还是不太好用,它一次推进太多,我都看不过来。openspec 我最近也有用,感觉效果也差强人意,不知道你们的工作流是怎样的
crysislinux   
要是项目里有几个人用 ai ,然后合并有冲突的时候才酸爽
nenseso
OP
  
@chendy 要是有个 AI Reviewer ,它对业务的理解程度跟人类一样就好了,可以读取公司的产品文档之类的,充分理解需求,但是目前它既不能存那么多上下文来理解代码,也没有权限访问一些内网 prd 。
sillydaddy   
@nenseso #6 一样的,也是一个点一个点推进。局部的可以不用理解,只要测试通过就行,全局的(比如大的架构、设计),自己必须清楚。
上次做自己的项目( /t/113381 ),我给了 AI 一个长长的提示词,让它一键做一个复杂的界面切换(组件编辑器,切换到复合组件编辑器),看起来只是一个界面切换,但涉及到了功能的复用(编辑过程类似、画布也要复用)、状态的切换( 2 个编辑器里面的数据内容需要切换)、数据的交换(需要从组件编辑中选取一些东西传递到复合组件编辑中)等等,结果它改好多次,总是顾此失彼。
最后只好自己定义好复用的框架、拆分大文件为小文件、添加打印信息,总之就是让自己能在 AI 的编码过程中,自己能理解每一步。最后重构完成了,自己也掉了一层皮。深刻的教训。
所以我觉得还是自己把握住度:局部的可以不用理解,只要测试通过就行,全局的或复杂的(比如大的架构、设计),自己必须清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