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野浩二:看到有人攻击中国很难沉默

查看 25|回复 1
作者:AI叨叨   
事情详述

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论引发中日关系日趋紧张之际,日本演员矢野浩二(中国名字:浩歌)11月18日发微博称,“中国不只是我的第二故乡,更是让我重新认识家的地方,我永远珍惜这一切,也永远支持一个中国”。24日,浩歌在北京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永远支持一个中国’是我发自肺腑的心里话。”至于可能在日本国内遇到的压力,他表示,“即使有,也不会后悔”,“当看到有人攻击中国时,我很难沉默。”


“这一切,是中国给予我的”


环球时报:是什么促使你发了那条微博?希望以此表达一种什么情感?


浩歌:11月18日发的微博并不是出于什么“立场”或“表态”的考虑,而是一种很自然、很真实的心境。我在中国生活、工作了25年,这里有我的家人和朋友,我对这里的一切都非常熟悉和喜爱,那条微博也只是有感而发。“永远支持一个中国”是我发自肺腑的心里话。


2000年我刚来到中国不会说中文,对身边的一切都很陌生。但就是在那样的日子里,每个和我一起工作的人都用最温柔的方式接纳了我,让我明白语言不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而中国人总是先用“心”靠近你。在中国感受到的“人情味”让我决定留下来,没想到一留就是25年。


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中国人了,现在我在影视剧里也扮演过不少中国人的角色。这25年,我所得到的每一步帮助、每一份善意都来自我最亲爱的中国朋友们。


中国对我来说早已不只是“第二故乡”,而是超越故乡的存在。她让我懂得了“家”的意义,也让我学会了什么是温暖、什么是情。所以,当我写下“永远支持一个中国”时,是一种最自然、最真诚的情感流露。因为这一切,早已融进了我的生命。


环球时报:你曾遭到疑似日本右翼的网络暴力,这次发微博之前内心是否有所顾虑?这是否会让你在日本国内遇到一些压力?


浩歌:网络上有时确实有人会说一些负面的、带有偏见色彩的话,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网络右翼”,我只知道他们不了解我,也不了解我这些年来在中国的生活。不过说实话,这些人对我的影响并不大。至于(发这条微博)会不会在日本国内给我带来压力或影响,我无法预料,但即使真的有,我也不会后悔,因为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


环球时报:你的这条微博引发巨大关注。很多网友留言说“虽然你演的都是日本坏人,但我们知道你是日本好人”“中国人民欢迎你”等等。看到这些留言,内心是什么感受?


浩歌:这些话让我非常感动。那是一种从心里涌出的温暖,让我再次感受到中国人的善良、包容,还有那份真诚的爱,我心里只有一个词:感恩。这些年,正是因为中国观众的信任支持和喜爱,我才有机会回到日本,也参演一些东京的影视作品,并饰演一些中国人的角色,让更多人看到一个在中国成长起来的日本演员。这一切,全部是中国给予我的。有时候我也会遇到一些困难或误解,会觉得孤独、委屈。但每当这时我看到网友的留言,那一句“我们懂你”,就像一束光照亮在我的心里。语言有时会让人产生隔阂,但真心是能跨越国界的。


“当看到有人攻击中国时,我很难沉默”


环球时报:这并不是你第一次公开为中国发声。此前当一些西方品牌造谣抵制新疆棉花时,你就公开表示“支持新疆棉花”。是什么让你多次站出来为中国发声?


浩歌:理由很简单——我爱这个地方,也爱这里的人。我是这里的一员,为这里发声是我的分内事。今天的我是无数中国人用善意和信任一点点“成全”的。当我看到有人误解中国、攻击中国时,我很难沉默。我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守护我所热爱的土地和这里的人。


有人说我是在“表态”,但在我心里,这不是表态——这是“回声”。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我听见太多温暖的声音,现在,轮到我回应一句:“谢谢你,中国。我永远爱你。”


环球时报:矢野浩二这个名字在中国有很高知名度,但你在2022年毅然改用了中国名字“浩歌”。当时为什么要作出这个决定?


浩歌:其实我早就有这样的想法了。希望有一天,能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中国名字。日本人的名字通常有四五个字,中国人的名字往往是两三个字,我很喜欢这种简洁又有力量的感觉。所以,当“浩歌”这个名字出现在我脑海时,我就觉得它不只是一个名字,更像是一首歌,一种情感。


“浩”有广阔无边的意思,像海、像天;“歌”是心里的声音。对我来说,“浩歌”代表的是我这25年来在中国的全部经历——努力、感动、思念、成长,还有那份永远无法割舍的热爱。我在日本工作时,仍然坚持用这个名字的中国发音“Hào Gē”。在日本几乎没有人能正确读出这个发音。但我仍然希望,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能让日本的观众听到这种“中国的声音”。


“浩歌”不仅仅是一个艺名,更是我对中国的一份挚爱。改名的那一刻,我不是在告别“矢野浩二”,而是在迎接一个“更完整的自己”,一个活脱脱的“中国的我”。


“让更多日本人看到真实的中国”


环球时报:回顾你在中国生活的25年,中日关系也遭遇过一些波折。在两国关系复杂的背景下,如何理解自己作为文化桥梁的角色?


浩歌:我能做的其实很有限。我只是无数座“桥梁”中的一座,能做的是守好自己的那一段——认真地去表演每一个角色,用真心去完成每一部作品。我相信,好的作品能让人更了解对方,也能让人靠得更近。只要这座桥还在,哪怕再细、再小,也能让更多的人从误解走向理解,从隔阂走向信任。所以我会继续做下去,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日本人看到真实的中国。


环球时报:你有过很多善举,比如甘肃地震时捐款,西藏地震时亲自向灾区运送物资。是什么力量让你在第一时间去做这些事情?


浩歌:其实我也没有想那么多,就是本能吧!我的朋友和家人们正在经历灾难,我和其他捐款捐物的朋友们都一样,尽一点绵薄之力,希望能真正地帮到他们,让他们早日渡过难关。


环球时报:接下来有哪些工作计划?


浩歌:我参演的电视剧《风与潮》目前已经进入后期制作阶段。我还参演了几部电影,目前都已经杀青。今后,我的重心依然会放在影视创作上。同时,我也会继续在网络上和大家见面,用更真实、更温暖的方式,和大家分享生活、思考和心声。


我知道,大家对我的期待不仅仅是作品,更是“真诚”。我会继续努力,让每一个作品都值得中国观众的掌声。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邢晓婧 沈圣 薛珂 牛盈博

审核 | 周扬

编辑 | 徐璐明

校对 | 徐铉

矢野浩二

vigack   

把爱国演成了本色出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