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村民,一年用电量约9.6万度,电费支出7.7万余元。
这不是什么大型工厂的用电数据,而是河北青龙县清河沿村一个普通村民家的电费单。当地普通家庭,月均用电量通常在100度左右。
近百倍的电量差距背后,是一个在当地流传的“秘密”:“地下水有金子!”
[img][/img]
在清河沿村,这个秘密早已人尽皆知。
村民们在自家院落里打下深井,用大功率水泵昼夜不停地抽取地下水。这些水流经装满活性炭的铁桶,水中的金元素被吸附,随后,这些“尾水”被直接排入了村边的河道。
这个过程,被当地村民称为“抽水吸金”。
每隔一段时间,村民将吸饱了金元素的活性炭捞出,送去焙烧提炼,就能换回真金白银。
这门“技术”从何而来?一切都指向当地一座已停采多年的金矿。
专家分析,金矿早年采用“堆浸法”炼金,使用的化学药剂很可能导致含金溶液渗入了地下水系。换句话说,这些村民们抽上来的,很可能是当年金矿“流失”的财富。
[img][/img]
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这场“地下淘金热”在村里迅速蔓延。
据村民透露,“河的北岸几乎家家户户都打了深井。”
黄金价格的持续上涨,更是火上浇油。有村民估算,每批次活性炭的炼金成本约两万元,只要炼出二十多克黄金就能回本,而实际往往能产出百八十克,利润高达四五万元。
“现在一年最少挣二三十万元,大户都挣上百万元。”
巨大的利润,让许多外出务工的村民都纷纷返乡,加入了这场“吸金”狂潮。村里的井越打越深,水泵越换越大,甚至连卖水泵的老板都知道,只要是清河沿村来的,都是要“选金”的大流量水泵。
[img][/img]
然而,在这场疯狂的“吸金”盛宴背后,是整个村庄乃至周边环境在付出沉重代价。
最直接的受害者,是那些没有参与“吸金”的普通村民。
“抽水吸金”耗水量巨大,一台水泵一天就能抽水360吨。大规模的无序抽取,导致当地地下水位明显下降。
今年枯水期时,曾有50多户村民家的水井干枯,一个多月抽不上水,只能从村外运水维持生活。
更令人担忧的,是专家口中的“生态灾难”。
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专家指出,这些含有金元素(重金属)的地下水被抽上地表后,无法被活性炭完全吸附。这些未经处理的废水被直接排入河道,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专家警告:“原本这些污染可能埋藏在深层,但现在被人为抽上来扩散,其危害可能用‘生态灾难’来形容都不为过。”
[img][/img]
事实上,这种行为早已触犯了法律红线。
法律专家明确指出,村民以炼金为目的大量抽取地下水,远超生活用水范畴,属于无证取水;而从水中提取黄金,则属于非法采矿。
当地监管部门并非毫无动作。
2025年8月,当地乡政府曾发布告知书,要求停止违法行为。县水务局也曾对个别村民处以2.3万元的罚款。
[img][/img]
但这区区几万的罚款,与年入百万的暴利相比,显然微不足道。
截至2025年10月下旬,记者在村里走访发现,钻机依旧轰鸣,村民们仍在开挖新井。“抽水吸金”的行为,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历史遗留的污染,在黄金价格的刺激下,演变成了一场逐利狂欢。
当少数人“点水成金”时,整个区域的生态安全和民生用水,正在为此埋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