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把价格打下来不是真"榴莲自由"

查看 33|回复 5
作者:风雨兼程   



事情详述


[img][/img]

最近,云南多地榴莲规模化试种成功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期待“榴莲自由”的到来。试种成功是否意味着榴莲将走向平价?欣喜之余也有人担心榴莲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阳光玫瑰”?



榴莲原产于热带地区,我国市场长期依赖泰国、越南等地进口。近年来,国产榴莲通过创新套种模式、抗寒品种改良、错峰挂果等技术,逐步突破气候限制——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勐腊县等地试种的猫山王、金枕等品种,已实现稳定挂果,验证了当地海拔、光照、湿度等条件对榴莲生长的适应性,为本土化种植热带水果探索出新路径。

但从试种成功到成熟上市,还有一段路要走。云南省热带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荣渝虹介绍,榴莲树为热带巨型常绿乔木,种植密度受限,且受气候波动、病虫害防治等因素制约,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进口。她预计,消费者期待的“榴莲自由”可能需要5至10年,零售价短期难大幅下降。与此同时,东南亚多国持续扩大榴莲种植规模、拓宽对华出口渠道,叠加跨境物流成本降低与冷链技术优化,进口榴莲供给激增、成本下降,价格仍有下行空间。



今年5月以来,进口榴莲供应量大幅增加

国产化也好,进口成本降低也好,总的来看榴莲价格都是下降的预期。这不禁让人想起曾经的高端水果“阳光玫瑰”葡萄,因各地广泛种植再加上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从每斤几百跌到不到10块,甚至更低。若按照2018年的价格,种植一亩“阳光玫瑰”能卖出20多万元,到2023年直接跌到5万左右了。这两年,部分农户已放弃种植。

产品价格的确被“打下来”了,但随之而来的负面连锁反应——口碑下降、市场萎缩、种植户不挣钱——也接踵而至。

榴莲是否会成为下一个“阳光玫瑰”,是种植技术、市场需求、产量品质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朱俊峰教授指出,过去很多高端水果卖不上好价,与盲目大规模复制有关。很多地方明明不具备地理资源条件,却硬要创造条件推广;大部分推广区域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将新品种按老品种的种植方式栽培,既不严格遵守新品种种植的技术规程,也不注重种植条件以及水、光、肥的科学管理,导致大量低品质、同质化的水果以次充好,而高品质、高价格的高端水果仍需依赖进口。



次等品质的“阳光玫瑰”不到5元一斤

云南省热带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荣渝虹认为,榴莲产业大概率不会重演“阳光玫瑰”价格暴跌的老路,核心差异在于两者的种植门槛、市场供需格局完全不同:“阳光玫瑰”适合在全国多数地区种植,技术标准化后农户易上手,扩种速度极快;而榴莲可种植的区域十分有限,对气候条件、种植技术有一定的要求,普通农户难以快速跟风,制约了扩种速度,避免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暴跌。


[img][/img]

云南勐腊县榴莲长势良好

我们常说要实现“XX自由”,意指便宜大碗,想吃就吃。但要知道,国产榴莲“质优”比“量多”更重要,真正的“自由”不是价格的无限下跌后的劣币驱逐良币,而是提供多层次、多品类的产品细分,品质稳定、丰俭由人,让优质优价者脱颖而出,让物美价廉者普惠大众,让生产主体劳有所得。对农产品来说,这样的“自由”才是真正可持续的,也是消费者乐见其成的。

未来,如何在规模种植的同时保持高品质,才是对“榴莲自由”真正的考验。比如科学规划种植区域、控制发展节奏、树立品牌意识。政府也应加强引导、助力科研机构持续攻关,帮助企业优化运营,指导种植户提升管理水平。唯有如此,榴莲产业才能行稳致远,真正的可持续的“榴莲自由”才能从远景走向现实。



撰稿|于宛宁

主编 | 张程 王娇

监制丨舒晶晶

只把价格, 榴莲自由, 榴莲价格

AI叨叨   

唉,反正不喜欢吃,管他几块钱一斤[/尴尬]

熊猫恋人   

云南榴莲试种成功,自由在望?但别急着下单,树还没长大呢🤔

月棠秋   

中国水果自由靠广西!可惜广西有冬天!!!

╀蓝   

担心个锤子,好不好吃人们会自己选,量上来了,不好吃的自然没有市场,更不要提价格了,但量上来了价格必然要更能符合大众消费的理想价位

熊猫恋人   

好的还是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