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酒类行情监测平台“今日酒价”数据显示,2025年53度500ml飞天茅台散瓶批发参考价报1690元,较前一日下跌25元,首次跌破1700元/瓶大关,再创上市以来的新低;原箱报1715元,较前一日下跌20元。两款产品较上线时的2220元、2255元累计跌幅均已超过31%。
[img][/img]
回顾2025年以来的市场走势,飞天茅台零售价格呈现出单边下行态势。6月11日,茅台散瓶批发价首次跌破2000元重要心理关口,随后价格一路走低。6月22日跌破1900元,6月25日再破1800元。虽然7月7日价格一度反弹至1880元,但8月29日再度失守1800元关口,直至10月底跌破1700元。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十月中旬,随着电商平台的大促启动,部分平台53度飞天茅台补贴后价格跌破1700元/瓶,价格一度低于市场批发价。
价格下行背后,贵州茅台面临显著增长压力。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10.94亿元,同比增长9.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虽仍保持增长,增速均降至十年同期最低。
具体来看,茅台酒营收755.89亿元,同比增长10.24%,系列酒上半年营收137.63亿元,同比增长4.69%。两个品类的毛利率均比上期有所降低,分别降低0.28个百分点和2.51个百分点。
贵州茅台人事频繁变动同样引发市场关注。10月27日,贵州茅台公告称董事长张德芹因工作调整辞职,辞职自辞职报告送达董事会时生效。这意味着五年内,贵州茅台已四度更换董事长。2020 年以来,高卫东、丁雄军、张德芹相继履职,频繁的人事变动让市场对公司战略连续性产生关注。
作为行业风向标,飞天茅台价格走势正是整个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缩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为191.6万千升,同比下降5.8%,这已是行业产量连续第八年下滑。
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指出,价格倒挂现象已覆盖60%的白酒企业,59.7%的酒企营业利润减少,行业供需失衡与渠道压力加剧。截至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缩减至887家,同比减少超100家,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传统消费旺季未能扭转市场颓势。据国泰海通分析,双节白酒动销同比下滑约20%,与节前预期基本吻合。中泰证券研报同样指出,白酒行业国庆加中秋双节延续调整趋势,双节整体仍有承压,行业延续分化,龙头相对表现稳定,但动销端看行业同比仍呈现下滑趋势。
面对行业深度调整,部分白酒企业也在积极寻求突破。以贵州茅台为例,今年三季度,茅台连续推出了五星商标上市70周年纪念酒、茅台1935尊享版等多款新品,凭借差异化定位和产品附加值提升与消费者的适配度,挖掘新的市场需求。
对于行业未来走势,券商机构普遍认为调整仍将持续。太平洋证券指出,白酒行业当前处于 “供给出清” 的底部调整阶段,三季报压力有望加速行业出清。
国泰海通最新研报同样认为,中秋国庆旺季以来白酒动销环比修复但同比仍偏弱,行业处在“低预期、弱现实”的状态。节后飞天批价小幅回落,双十一进入预售期以来,多家头部酒企发布声明提示非正规渠道购买风险,目前主流平台仍有名酒低价销售的情况,大促叠加发货或有价格波动风险。
开源证券则表示,白酒商务需求持续承压;政务消费在二季度达到谷底,三季度终端消费需求略有好转,但整体市场需求仍处于偏弱局面。叠加多数酒企主动出清报表,以减少压货来维持渠道良性发展状态,预计白酒三季度报表业绩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