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优势,因为在需要运行的机器上还需要安装 JVM ,所以很多面向普通用户的软件在分发的时候,会选择把用到 JRE 打包一起分发,这种分发方式比起用 Go 写的纯静态编译的软件,没有任何优势,相比之下 Go 写的软件冷启动速度更快,体积更小,全方面地胜过 JVM 。 假如时间倒流,当初 JAVA 选择和各大操作系统厂商合作,直接在 OS 里内置 JRE ,用户直接下载 JAR 包就能运行,那这种方式可能还有点意义,不过这种 JAVA 程序员在写代码的时候就得写各种兼容性代码来确保在各 JVM 版本里的兼容性了。
@hronro #4 很多年的 Javaer ,没有用过 go ,之前遗留的项目有个 Go 的项目,同事在部署的时候本地打完包在服务器上运行不了,最后发现是 win10 跟 Windows server 的依赖不一样,还把 go 的版本降级了才打包能在服务器运行。相对于在服务器上装个符合版本的 jvm ,我觉得还是 java 比较省心
以现阶段看,其实是伪命题了,能到处运行又怎么样,你的依赖项还是得根据不同平台来装,除了现在少数开源软件的 GUI 采用的 Java 编写,算是用上了这个“一次编译,到处运行”的特点,其他场景下,这个的意义都不大了,如果真的想对于环境差异,进行抹平,还不如 docker 一把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