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的张同学(化名)辞去宁波的销售工作转行到武汉摆摊卖麻糍,还自己专门定制了一辆粉色摊车。营收也逐渐从“不赚钱”到日入破千。家人从不放心与质疑,到放下心来帮助他“按时出摊”。
记者探访摊位时观察到粉色的小摊车前始终排着长队,高峰时接近50人,张同学手中则不停地忙活着。记者与排队客人交谈了解到,有食客看到他与粉色摊车同框的样子笑道,看着有些反差感,“粉色还挺吸引人的”。
张同学骑着粉色摊车出摊。图/受访者提供。
【1】小伙专门定制了粉色摊车,食客说他和摊车有些“反差感”
张同学出生于1998年,湖北黄冈人,张同学告诉九派新闻,他2020年从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专科毕业后,在宁波从事了5年汽车装饰建材等工作。他向九派新闻记者透露,自己在浙江工作的底薪是6000元/月,到手月薪稳定在8000元左右,而且当地房租水电等生活开销也不大,“如果一直在宁波工作,生活也会是比较稳定的那种,但我不太喜欢之前那种固定的工作模式,还是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让自己生活更自在一些。”
从离职到开始摆摊这段时间,他在位于杭州湾新区住所附近的集市调研过热干面等多种摊位的市场情况,结合当地时令和饮食等因素,决定卖麻糍,并花了一个月左右时间,在当地报了烘焙班学习糕点课程。
随后他买了一台全新三轮车,并按照自己想法购置材料、配饰、车棚、雨棚和喷漆等,将三轮车定制成了粉红色摊车,成为杭州湾新区的一名“麻糍主理人”。
摆摊做麻糍的张同学。图/九派新闻记者 杜文添。
【2】调研多地,粉红摊车从宁波搬回“大学之城”武汉,营收从“不赚钱”到日入破千,家人从质疑到帮忙“按时出摊”
张同学告诉九派新闻,起初他在宁波杭州湾新区经营,但因客流量有限,日收入300元是常态,“去掉成本基本不赚钱”。为突破困境,他调研杭州、宁波、武汉等多地市场,最终选择返回曾就读过大学的湖北武汉,在武汉的高校周边重新开业。
搬迁至武汉后,生意明显好转,日营收逐步增长并稳定在千元以上,家人也从最初反对转为放下心来,并加入出摊队伍。
作为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他对武汉感到“熟悉又亲切”,在武汉调研市场的这段时间,他用1周左右时间,看了这里多所高校附近的小吃街,注意到这里“高校多、年轻人集中”这一特点,就直觉会有麻糍的一席之地。调研结束后当日,他立刻在武汉租了房子;次日,他回到宁波叫来货车,把行李装备全部拉回了武汉,包括那辆有些“反差感”的粉红色摊车。
张同学最近常在汉口学院和武汉东湖学院附近出摊,在刚来武汉时候,他早上10点钟左右开始采购、切水果、做麻糍面皮,准备到晚上6点钟左右出摊。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需要备更多食材,于是备料时间也提前到早上7点,妈妈也从黄冈来到武汉帮忙。
张同学和母亲一起营业。图/九派新闻记者 杜文添。
张同学回忆道,一开始家人对他辞职是极力反对的,觉得就是一时冲动。“毕竟上过大学的人,出来摆摊,家人觉得我学是不是白上了”,但生意逐渐好转,家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张同学的母亲眼见他生意忙不过来了,过来一起帮忙备料,现在他们的目标是争取每天下午5点按时出摊。
【3】未来想做景德镇“鸡排哥”那样真诚的武汉“麻糍哥”,有想法在武汉开店扎根
摊位食材。图/受访者提供。
10月17日晚间,九派新闻前往汉口学院附近的小吃集市探访,这条集市粗略测算约200米。张同学的粉红色的麻糍摊车处,摆放了芒果、红提子、芭乐、茉莉青提等多种水果,以及杨枝甘露、巧克力、榴梿、抹茶、草莓等多种口味奶酪,可以选择在麻糍上裹上奥利奥碎、薄脆、椰蓉或肉松等。张同学戴着手套,胸前挂着一个运动相机,重复着捏麻糍、加奶酪、加水果几个动作。食客们纷至沓来,他跟每个客人打招呼,麻糍也在手里一个个成型,他的母亲也在场帮忙裹粉打包。
张同学做麻糍的运动相机“第一人称”视角。图/受访者提供。
当晚不时飘下零星雨点,有排队客人撑着伞。九派新闻和食客交谈中了解到,他们中不少是附近的居民或学生,有一些是回头客。一对食客顺着摊主社交媒体专程找过来探摊品尝,路上用时约半小时,他们经常去不同的小吃街找美食,之前还去过江夏夜市、财大小吃街、湖经夜市等。“口感软糯,水果汁水很足。”一名正在路边吃这家麻糍的汉口学院大四学生告诉记者。他的麻糍馅料加了蓝莓和杨枝甘露。
摊车前排队的食客。图/九派新闻记者 杜文添。
从17:00出摊到20:30,货架食材已清空,张同学和母亲准备收工。从出摊到收摊这个过程,张同学几乎没有闲下来过,他粗略估计,“今天卖出了上百只麻糍”。
尽管一直在忙,但他表示做麻糍的过程其实很解压。“就像鸡排哥说的一句话,场面我控制得住。”张同学称,希望学习景德镇的“鸡排哥”那样有情商、真诚,做好武汉“麻糍哥”,在服务食客时,既有甜蜜的麻糍,也有饱满的情绪价值,不仅能让食客对麻糍的味道满意,也能在制作麻糍过程中多跟客人说说话,给他们的一天送来一丝开心。
随着自己的粉红摊车生意好了起来,张同学注意到附近也陆续出现了新的麻糍摊位,坦言竞争压力会有,但这也给他了动力,不断地想办法创新,把麻糍经营得更让人满意。
“摆摊有时会受空间和季节限制,如果再忙一点,有想过未来在武汉开个店,招一些人,顺便把甜品种类再扩充一下,不仅仅是麻糍。”张同学曾在社交媒体上称,自己的摆摊不是终点,而是梦想的起点,每一分努力都是在积累未来的光。
汉口学院旁的小吃集市。图/九派新闻记者 杜文添。
(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