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的整个流程利润,不至于暴利,但是都挺高的,3-5 成吧。 选高端的装修公司吧,价格高,整个装修标准的实施标准也高很多,他们赚的也多。 找低端那种吧,价格低,但是活烂、成本低,你骂他嘛,这价位就这样,他赚依旧很多。
@kele999 我一直认为自由市场对行业的影响永远会以“质价一致性”为锚点,逐步靠拢。 装修行业从信息闭塞起步,几乎诓骗了所有的家庭,没有一个例外的。受益的既不是消费者也不是工人。大部分都被老板和平台抽走。行业扁平化是趋势。逐年兴起的打假,甄选之类,虽然不说完美,但至少真实性 55 开还是有保障的。越来越多敢爆行业黑幕,其实就是开始打破信息差的一个过程。打破后就需要重建。不然问题依然解决不了。橱柜找品牌做又贵又差(比如欧派也用便宜的万华板材),除了给予情绪价值和上帝般的售前待遇,并没有任何优势。所以消费者需要过渡需要平替,那么我觉得木工,板材,五金的整合工作其实更适合互联网思维。模块化,自动化这些对于 V2EX 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小到测量转 3d ,转展开结构,转渲染风格。数据生图领域。大到板材的自动库存联系与调货,排单管理。对接商城,甚至能做到团购降低采购成本等。这些没必要自建品牌与现有的传统从业者竞争,完全可以弯道超车取而代之,甚至消费者以及工人两端建立直接关系后,这些品牌方也得被逼进入系统内重新乞食。目的不是消灭他们,而是优化他们,精简他们。让他们回归到“质价一致性”上。
一般家庭装修花了三十多万,但我对这事真是印象不好。装修那阵看了不少材料和样品,结果实际安装和售后都糟糕透顶。施工团队在他们自己的微信群里晒安装照片,我一去验收,发现各种问题:错位、细节没处理好、标签也不撕掉。 现在买的很多东西外表看着光鲜亮丽,实际上售后和安装几乎都外包出去。哪怕是大品牌,比如我装的大金中央空调,施工的时候我没在场,第二天去看,管线歪歪扭扭,一点专业感都没有。 说实话,多花点钱我不介意,但现实就是——大多数装修服务都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节后木工开打,总共 800 。U 型 7 米,5 个柜体。没有抽屉(自己买百隆抽),约装门板的师傅安装五金。 顺便,今天把家具都买了,樱桃木的。期间看到过一家便宜的,去小红书看口碑,发现刷的纹理用橡胶木充数,一假罚十,起诉,第一个法庭退回,重新上诉。耗时 3 个月,无后续,维权难,虚假宣传横行。这就是市场和监管的现状。网友吐槽价格低,消费者自己贪便宜等言论,民智符合当前市场健康度低下的特征。 什么南美雨木蹭北美黑胡桃木,以黑胡桃实木的文字游戏虚假宣传黑胡桃木。监管缺位,导致市场混乱。然后选择性整顿割商家韭菜。钓鱼。太丑恶了。这行水太深,真材实料本就理所当然,坑蒙拐骗成了常态。尤其下沉市场,99%都是混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