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刚好我们做不锈钢橱柜定制的,想好好说说原因,不过这种说了估计外行人也无法理解。那我换个角度。 你们这些开发写程序的,不就在键盘上打打字吗,一天的饭钱也就百八十的,凭什么人工天的费用是 500 ,800 的。而且不就一个简单的一个商城功能,登录注册购物车下单付款后台商品管理财务管理进销存管理,要做大半年,不能找个开源的按照需求改改,给你 1 个月最多了,你们肯定是想坑我钱。这行真是暴利啊。搞得我想改行了。哦,不对,我就在这行。那算了,不说这么幼稚的事情了。
@xuanbg 会不会有一种可能,环节过多导致参与的人员过多,利润全被分摊掉了。和全屋定制不同,直接木工的情况。节省了很多环节。 我查了本地的落地报价。 测量 100 ,主要是上门费,也可以自己测量,上中下三次取最小值即可。请木工代劳可以免费。 设计师 300-500 ,当天 3d 图,提前需要客户提供自己的风格倾向,或者参考图。 板材,180-220/张。3 米橱柜,总计不超过 10 张版。 木工,120/米。 五金,按 jd ,天猫实际计算。 台面,石英石,以赛凯隆为主,280-330.杜邦也就 1200 左右。更好的岩板,蒙娜丽莎之类。2200 起。 门板,pet 覆膜为主,三聚氰胺尽量避免。价格在 320/平。不超过 3 平。 粗略计算,6k 左右可以做下来。对标的就是欧派的 1.5w 折扣价所用材料。 差价接近 1w ,分摊给欧派的售后,营销,门店租金,人工工资,广告费等等。所以不是不赚钱,是钱分摊到其他品牌影响力的构建中了。并不是消费者获利的部分。
@curionox 正规板材主要在建材市场,有分销门店,虽然不可能直接找工厂,但 1-2 级分销,足够降低成本了。其次加工厂基本本地都会有,分销商和他们是捆绑的,几乎没什么人直接拉大版回去,而是一定会做裁切和封边的。需要特殊封边,比如弧形,或者四边都封,需要严格尺寸,这个你不确定,可以实际让木工裁切后留 1mm 冗余回厂封边。但需要出来回运费了。造价可能会提高 200-400 ,根据次数,这个造价是无底洞。所以折中一般对于需要特殊封边的,就直接木工现场胶水粘合了。比如下水管避让那里。并非外立面,所以无所谓。全屋定制也一样的,对于这些异形处理,甚至不封边的。因为他们返厂也一样增加成本,从未见过有老板会好心到返厂的。第一拖延工期,第二用户体验低下。 主要人懒,不想去建材市场,这才是真相。实际没什么内容的。
@cloudzhou 是的,这个商业逻辑的确是事实。 大多是一次性消费,回头客以及持续维护,都属于清汤寡水的份额。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型的模式替代传统模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早年以门店扩张为主,现在样板间在减少,因为传统的租金,门店,人工费用和日趋萎缩的市场(新房精装交付,旧房成交量降低),冲击传统行业的利润空间。市场还是在动态变化的,并且一定程度上受到多元化销售渠道的冲击,比如私域(木工回头客,打造个人 ip ),小红书,微博等等,一些体力活师傅,他们的儿女也会将其接入互联网,虽然当前分散,不成规模,但确实对下沉市场的落地是有一定指向性意义的。 欧派,金牌这类,传统的霸主,他们更改经营模式不太可能,太臃肿了。所以大企业很难换新鲜血液。很多行业被打败都是跨界来的。因为没有历史负担。
@zlkent 我说的内容主要是技术壁垒这块。 橱柜定制分解后,大部分来源是透明的上游供货端,工厂不直接参与营销,因为工厂大规模决定了接散单无法存活,大部分都是依赖各地经销商的长期合作。并不 2c.所以我的意思也不是直接找工厂,而是到经销商为止。 那就没有必要在整合资源上继续找所谓的橱柜品牌了。大部分橱柜小作坊起家基本就是一个设计师老板开始搞的。对市场的供材有一定了解和低价渠道后,才开始利润扩张的。所以门槛相对低很多。 而你举例的 V2EX 的情况,可不一样,程序员要从 0 到产出,自身训练的时长,天赋,经验以及认知占据了成本的绝大多数。而不是代码本身的行数计价。你也说了,仅商城而已,如果卖给外行 1.5w ,还要 40 天以上(橱柜定制的周期)。那为什么我不找个开源的商城系统,找人改改功能符合自己个性需求就行了嘛?这也不是不可以。所以这个外行看来的程序员的暴利点就在信息差。 不光是 it 界,各行各业都杀新手。所以行业内的人不会求变的,因为利润高。如果平价化了,自身的价值不就降低了嘛,为什么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内卷的当下,就会有搅局的进来,优化本质就是信息差的消除,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价格更低,并且更能满足个性定制。对消费者和工人( coder 也是)都有利。因为中间商被消灭了。 试想你的商城需求,在 fiverr 上有专门的 category ,有海量的 coder 登记在 wordpress ,tigshop 下,你找人(木工)也方便,评价系统也起作用,个人 ip 能有保障。那为什么我要找一些本不擅长商城,只是会 php 或者 go 的程序员让他们先看 api 以及 doc 再入手呢?那肯定得 1 个月起。而且一定得 1w+,因为他吧阅读文档的时间耗损也算进成本了。要边际化,只能找对口的。 各行各业就是一个资源匹配度以及信赖度权重的问题。我们找个水电工,也是开盲盒,这其实就是信息流通不在一个公链上导致的。
@zlkent 顺便工费 500-800 的 coder ,哪有啊。单独请 full-time 的全栈起码要 2000/日,这是 12 年前的价格,我请了足足一个月。通膨到今天,价格不说翻倍,也得涨到 3k 了。独立项目,没个 10w 。不可能起。所以不是钱多,没必要上来就独立开发,橱柜也一样,不是钱多,没必要为了节约那点认知行业的时间而多交 2-3 倍的差价。 外行的主要困境在于描述需求以及挂钩技术实现。现在有 ai 的辅助,很大程度可以细化需求,跨行已经没有实际的业务门槛了,而主要是技术积累和行业规则的认知。橱柜这行,技术门槛较低,所以竞争会比较充分。低价的没饭吃,利润少。高价的靠洗脑式的广告垄断市场。大概就是这个格局。
@sola97 小米是代工贴牌的,颜值和价格可以,但除了这两个,冰箱的品控很差,因为完全依赖代工厂的执行程度。如果你真要便宜又好用,有一种货品叫“无通电样品机”,基本保修政策也是入户计算的。可以便宜起码 1/3 。毕竟不制冷了,返修是小,东西坏了心情也糟糕。没必要为自己的生活中添加不必要的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