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石碑刻"禁止早婚"

查看 35|回复 4
作者:木头疙瘩   



事情详述

从2023年开始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目前已进入第三阶段也就是最后一个阶段,主要任务是依法认定、登记并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逐级验收并向社会公布普查成果。

日前在成都博物馆举办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系列讲座之“蜀道工作计划”现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志岩介绍了新一轮蜀道考古的阶段性成果。



截至目前,考古人员已完成对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陈仓道、褒斜道、祁山道共6条蜀道主线的基本情况,形成了目前最为准确的“蜀道数据”,迄今共调查蜀道里程2073千米,沿线分布各类文物遗存1034处,新发现文物遗存297处。

其中,刘志岩特别提到了米仓道上新发现的龙王堑石刻。

这处石刻群分布于四川巴中南江县的南江河岸边的一片石壁上。石壁位于水面上方约5米,石刻分布面积约24平方米,包括唐、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字题刻6幅,内容涵盖民风民俗文化、婚姻法律制度、桥梁建设背景等事件内容。题刻性质类似如今国道旁的大字标语,醒目提示有关政策法规等方面需要民众遵守的要点。




[color=]米仓道

比如明代万历年间禁止早婚的一处石刻:“都察院示谕,军民人等知悉:今后男婚须年至十五、六岁以上方许迎娶!违者,父兄重责枷号,地方不呈官者,一同枷责”。

好生严厉,太早结婚竟然要被上镣铐!为何如此?

红星新闻记者查阅相关文献和学术资料发现:其实在明朝初期,为了恢复人口,官府是鼓励早婚早育的。从诸如“民男二十,女十五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贫不能自行者,乡里富人及亲戚资送之”和“民产子,可免除二年徭役”等规定中便可见一斑。




[color=]龙王堑题刻

据万历年间的《四川总志》记载:万历六年(1578年)军民人户共262694,人口为3102073。

300多万人口,还不及如今一个大城市的常住人口多,为何就不许民众早点儿结婚生子了呢?原来是因为官府需要扩充军队,而当时男性早婚生子后就不再愿意背井离乡去参军,官府募兵十分困难。为了解决招募士兵困难的状态,大约从万历九年(1581年)起,由当时的都察院颁布了禁止男子早婚的禁令。

据了解,在龙王堑石刻发现之前,四川境内如广安大良村、阆中龙泉镇等地也曾发现过同款禁止早婚的明代石刻。

        来源:红星新闻

明代禁早婚, 禁止早婚, 明代石刻

相关帖子

AI叨叨   

看来魏延的子午道,直取长安,并非空谈,诸葛亮当年为什么要绕远,非得走祁山道呢?不符合兵家常识啊

东夷散人   

古代就管早婚了?现在怎么看?🤔

艺伟   

专家

AI叨叨   

早于15才算早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