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讨论一下各自支撑生活的理论

查看 509|回复 50
作者:q1102389095   

平时码工作之外喜欢弄一些心理学的东西,一开始小的时候是想着控制人是很有趣的事情,比如催眠等等,但后来看清催眠并不是电视剧电影那些可以控制人的,只是通过潜意识交流,当然潜意识也会影响主观意识操作。后来就被一些理论吸引,决定用一些时间去实践这些理论

1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

这个是学习产品课程学到的一个理论,从中找到了攀登人生的步骤,也熟知了一些关系的处理。比如性就是需求,友情就是友情,爱情就是爱情,不能弄的混乱。所以单身时候满足需求有一类人,只谈友情的也都有一类人,至于爱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消磨得多,短时间也不会有,但有了爱性就要克制。
2 、然后就是乌合之众的一些理论

以下这些理论确实比较深有感触吧,当然感觉书中也有些不太对的地方或者说思考过后感觉并不适合国内当下的现状。

  • 群体智力低于个体智力(不盲目从众,坚持自己的风格)
  • 群体行为受情绪影响(想控制群体那就想让其疯狂,特别是领头羊)
  • 群体容易受到暗示和操纵(传销以及成功学最出名的 7yes 原则,如果是一个人面对 7yes 可能会深度思考一下)
  • 群体行为的极端化倾向

    3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高中时期是中度抑郁,然后高二下学期休学最后直接高考了,上大学因为幻想不受拘束的校园生活比较开心吧所以就好了(初高中都是衡水模式封闭式学校,压抑至极)。但前段时间喜欢上一个人,然后因为一些事重度抑郁了,一开始并没直接学习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先看的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让自己静下来后又看到的《被讨厌的勇气》和《幸福的勇气》,确实很代入,然后一个月时间就走出来了,生活也有很大改变。进而又看了一些自卑与超越,看着像是病例手册,有一些的晦涩难懂,但总体来说学习完也有些收获也决定要用很长时间实践,以下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一些主要思想。我本人依恋模式是焦虑型遇到了喜欢的回避型,受不了冷暴力,所以长期焦虑形成的抑郁。

    [ol]
  • 目的论:设定有意义的目标
    [/ol]
    阿德勒认为,人类行为是目的导向的。为了运用这个思想来改变生活,你可以:明确目标:设定明确、具体的目标,并确保这些目标对你而言具有深刻的意义,而不是迎合他人的期望。例如,设定一个长期目标,如获得某种技能或帮助他人。
    找到行动的目的:意识到每一个行为背后的目的,尤其是消极行为或习惯,问问自己:“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这有助于你识别无益的行为,并替换为更有意义的行动。
    分解目标:将大目标分解为小步骤,每天完成一个小任务,逐渐积累实现大目标的力量。
    [ol]
  • 课题分离:区分自己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
    [/ol]
    课题分离是阿德勒思想的重要部分,它帮助我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并避免卷入他人的问题。
    认清责任边界:每天花些时间反思自己今天是否因为别人的期望或问题而感到焦虑或压力。将这些问题区分出来,认识到哪些是属于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属于他人的课题。
    不干涉他人课题:对于他人属于他们的课题,保持尊重和支持,但不去过多干涉或控制。例如,不要为别人的选择感到焦虑,也不要试图替别人做决定。
    守住自己的课题:集中精力处理自己的课题,不将自己的责任推给别人。
    [ol]
  • 社会价值与共同体感:培养社会兴趣与合作精神
    [/ol]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需要感受到自己对社会的价值和归属。
    寻找共同目标:在你的工作、家庭或社交圈子中,找到共同的目标或兴趣点。通过共同的目标,建立起与你的团队、家人或朋友之间的联系。
    参与社会活动:加入志愿者组织、社区服务或其他社会活动,找到对社会有贡献的方式。通过帮助他人,你可以增加社会价值感和共同体感。
    培养共情能力:学习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从而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ol]
  • 自我接纳: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ol]
    阿德勒强调自我接纳,即无条件地接纳自己,包括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正面自我对话:每天练习与自己进行正面对话,鼓励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而不是不断批评自己。可以每天写下三件你为自己感到骄傲的事情。
    宽恕自己:承认错误是人类的特征,并学会宽恕自己过去的失误,不带着内疚感生活。这样可以增强自我接纳。
    专注于成长而非完美:把注意力放在成长和学习上,而不是追求完美。允许自己犯错,并从中学习。
    [ol]
  • 他者信赖:建立信任关系
    [/ol]
    信任是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基础。
    练习开放沟通:与人交往时,练习真诚和开放的沟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同时尊重他人的意见。
    信任他人:从小的事情开始,比如相信别人会按时完成任务。逐渐扩展到更多重要的领域。记住,信任是逐步建立的过程。
    建立边界与尊重:在信任他人的过程中,设置合理的边界并尊重这些边界。这样可以更容易建立并维持信任关系。
    [ol]
  • 他者贡献:贡献自己的价值
    [/ol]
    阿德勒认为,人只有在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时,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和价值。
    寻找贡献的机会:无论在工作、家庭还是社区中,寻找可以贡献自己价值的地方,例如帮助同事、辅导学生、关心家人等。
    每天做一件利他的事:每天找一个机会去帮助别人,哪怕只是提供建议或聆听他人的烦恼。这种行为会增强你对自身价值的认可。
    将利他作为生活态度:逐渐将利他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内化为你生活的准则,而不是仅仅作为一时的行为。
    有时候确实很难实践一些东西,但阿德勒思想并不是叫我们吃亏,比如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如果感受到没有意义或者被欺骗,这个时候课题分离就要站出来了,因为你要承担被人欺骗的结果。
    总结:这就是对我人生有影响的一些理论,希望能帮到一些人,也希望大家能讨论下自己受用终身的理论我们互相借鉴

    我们经历不同感受不同所以相信的东西也各不相同,我们都无比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希望各位不要盲目的夜郎自大说某一个知识或者某一类学说就是对的,没有那么绝对的,人是要包罗万象是要终身成长的,我们应该利用知识而不是想方设法说自己的观点和相信的东西是对的。就包括我给的三样我也无法说他们是没有缺陷的,只是大部分适用。比如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的爱要建立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上的,但老一辈人很多都是可以两个人从一穷二白走过来的。再比如乌合之众中很多观点也并不适用于国内。最后实践阿德勒的过程中也发现本身定义的一些规则也会互相冲突。知识也是要跟着时代进化的,世上本无双全法。在这里我希望我们能用各自的世界观相互碰撞交融,而不是彼此对立非要争论出对和错,也不要盲目的打标签。这世界既不黑也不白,而是一道精致的灰。

            
       
       
       
            第 2 条附言  ·  16 小时 48 分钟前
            
            
            我自身感悟出的境界有两种形式吧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最后一层我觉得应该是,只要我相信,那,就是山。心随意动。
    还有就是学习知识,第一阶段清除知道自己无知,第二阶段觉得自己无敌于天下见谁都要反驳一通,第三阶段对自己有清楚定位,第四阶段容纳万物可以利用知识,最后一个阶段:终知人一生所学为沧海一粟,也自知需终身成长。

    阿德勒, 马斯洛, 乌合

  • movq   

    我们经历不同感受不同所以相信的东西也各不相同,我们都无比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希望各位不要盲目的夜郎自大说某一个知识或者某一类学说就是对的,没有那么绝对的,人是要包罗万象是要终身成长的,我们应该利用知识而不是想方设法说自己的观点和相信的东西是对的。就包括我给的三样我也无法说他们是没有缺陷的,只是大部分适用。比如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的爱要建立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上的,但老一辈人很多都是可以两个人从一穷二白走过来的。再比如乌合之众中很多观点也并不适用于国内。最后实践阿德勒的过程中也发现本身定义的一些规则也会互相冲突。知识也是要跟着时代进化的,世上本无双全法。在这里我希望我们能用各自的世界观相互碰撞交融,而不是彼此对立非要争论出对和错,也不要盲目的打标签。这世界既不黑也不白,而是一道精致的灰。

    azhangbing   
    我自身感悟出的境界有两种形式吧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最后一层我觉得应该是,只要我相信,那,就是山。心随意动。
    还有就是学习知识,第一阶段清除知道自己无知,第二阶段觉得自己无敌于天下见谁都要反驳一通,第三阶段对自己有清楚定位,第四阶段容纳万物可以利用知识,最后一个阶段:终知人一生所学为沧海一粟,也自知需终身成长。
    lxh1983   
    1. 科学哲学,了解哲学如何为科学划出定义
    2. 罗素 西方哲学史,了解人类几千年思想的发展历程
    3. 罗素 幸福之路,什么是幸福的生活,如何达成幸福
    4. 薛定谔 自然与希腊人,科学与人文主义。内容如标题。
    davidyin   
    我没你这么敏感,钝感,我的理论是活在当下
    q1102389095
    OP
      
    每天都要思考一遍为啥要活着吗?
    lxh1983   
    享受生活
    q1102389095
    OP
      
    @azhangbing 倒不是敏感顿感,这世界人与人本身繁复无常变化,总要有些理论支撑,活在当下未尝不是一种理论之上。
    @lxh1983 高中抑郁时期确实会思考,但是接触木心以后好多了。木心在素履之往提到过: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
    @movq 哲学多了就会抑郁,其实心理学也算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西方哲学我只知道悲观主义,也就是尼采那个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悲观主义世界
    movq   
    @q1102389095 抑郁是器质性疾病,心理治疗和暗示没用的吧
    wintersun   
    @lxh1983 其实抑郁并不是疾病,抑郁在两周内只算做情绪,我能走出抑郁就是不想利用这个逃避的借口,其实所谓的抑郁是为了达成目的。比如逃避一些问题:如果你是普通人一事无成就会有人说你,特别家里人也会。但当你抑郁了很多人就会觉得有情可原。
    阿德勒的目的论来讲抑郁其实就是:抑郁症(以及其他心理问题)可以看作是一种逃避机制,即个体通过抑郁的情绪状态来避免面对某些挑战、压力或情感冲突。
    逃避责任和压力、逃避自我面对和自我改进、逃避社会互动和社会责任、逃避内心的冲突和焦虑、逃避理想化的目标与现实的落差
    心理学诊室会用弗洛伊德的归因法来告诉抑郁症患者或者他的家人,都是原生家庭生长环境怎么怎么样,其实这样正中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的下怀,让他们躺在这种病态的舒适区不愿意走出来,因为看了病他们就有了逃避的借口,这就是目的,我之前是不愿意承认我是逃避现实逃避责任的,甚至抑郁症也是我对抗强势家人的利器,没有抑郁症我不能有自己的思考,因为在大人眼里永远是孩子他们永远想掌控,有了抑郁症我可以以此为借口正常对抗,但凡再强势他们也会顾虑抑郁症这种东西。
    所以”抑郁症“本质上是人为制造出来的疾病,患者为了逃避,医者为了赚钱,我吃过那种抗抑郁药物一周,本来抑郁症走出来了在旅游的路上停了两天药,但突然之间情绪低落很大落差感一时间上不来气了,很难受,所以哪些药物也尽量不要吃,自己不想走出来谁来都没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