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直没注意过,今天才看到京东的白条用我的名义去贷款然后还全贷出来了,白条平时使用都没超出过 100 下面是信用报告的内容: 2021 年 08 月 13 日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为其他个人消费贷款授信,额度有效期至 2025 年 02 月 02 日,可循环使用。截至 2024 年 10 月,信用额度 33.100 元(人民币),余额为 0 ,当前无逾期。 22022 年 12 月 25 日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为其他个人消费贷款授信,额度有效期至 2026 年 10 月 23 日,可循环使用。截至 2024 年 10 月,信用额度 100 元(人民币),余额为 9 ,当前无逾期。
花呗 白条好像都是重庆这些小贷公司的。 买房的时候问过银行客户经理,说不影响个人征信。 但是年初提前还款的时候,银行又要求必须先把白条还完,并去京东金融 app 上出具一个什么未欠款证书。 我觉得虽然叫“贷款”不好听,但是应该还好。
另外,发现大家很容易跟着自己主观来做判断,并且会有意忽略可以很快辅证的线索。 楼主既说了京东,却忽略了蚂蚁的这一条记录,如果从现有的数据倒推,余额是未还款额度,那么余额 9 表示楼主在花呗上授信 100 元,但只使用了 9 元,说明楼主平时花呗用的也很少; 那么再换回楼主发帖时的角度,楼主明明花呗也没怎么用, 为什么余额也只剩 9 元了?也就可以倒推出“阿里也贷出来了很多(差值 80 元左右)”。 当然,这里回帖并不是要说楼主有问题,只是点出一个现象,这个问题同样有可能出现在我身上和看帖子的大多数人身上,也希望我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尽量避免这种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