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排提醒:本文均为作者主观感受,且大多为正面评价,无脑米黑/扫码摄像头固执者请提前退出,谢谢]
我们都知道,今年的米系主力手机摄像头一反常态,除了ultra的一英寸以外,竟不再以索尼的“IMX”系列为荣,反而主打“光影猎人800/900”系列,大肆宣传其“融合大像素”“双原生ISO”等素质,加上各路博主对其并不算负面的评价,笔者不禁好奇,宣传这么狠,实际效果咋样?尤其是搭载在中端机K70/K70pro上的这颗“光影猎人800”,离开了所谓的“徕卡算法”,能行吗?
作为一名金钱上并不富裕但是时间上超级充裕的准大一[受虐滑稽],我于高考结束购入12+512的K70,在这一个月几乎天天拿出去拍照的体验中,我得出结论:原相机能出片,谷歌相机好出片,且容易出好片[doge呵斥]下面将分为『原相机』与「谷歌相机」两个部分详细说明,后者篇幅较多,酷友们注意好自己的流量哦[受虐滑稽]
Part 1『原相机』:能用,但不好用
最初的几天都是用原相机拍,那时候还没安装谷歌相机,成片后第一想法竟是:嗯?还怪好看的[假笑]不得不说K70这次的影像在我眼里是成功的,它做到了让人第一眼看上去“不错”的观感,有分析说是下放了算法,即所谓“小米影像大脑”的作用,我觉得有理,但这颗传感器也功不可没。在夏季白天强烈的明暗对比下能够保留大部分细节,这个“高动态”的宣传并非虚假,的确展示出了它应有的实力。
同时这次下放的“夜枭算法”也不错,虽然暴力压光比不上谷歌相机的夜景模式,但是处理日常一些不太极端的场景是够用的,比如上图的灯笼、木牌,都较好地还原了当时的氛围。根据我几天的体验,只要不是路灯或者LED屏那种高亮光源,K70的[夜景模式]表现都不错,是超出2k价位段的表现。
如果说前面的[夜景]和[白天]都在意料之中,那么人像模式可以说是超出预期的好。原本我对米系的人像是不抱期待的,一是线下试14ultra时居然拍得人脸灰白,旗舰🐔都这样,何况中端;二是蓝绿厂的人像实在太强,相比之下粮厂简直是依托。但实际上手我却只能说一句“卧槽”,比我想象中好太多。鉴于隐私问题,我并不能放出真正的“人像”给大家,所以请酷友们原谅我用石狮子来“以次充好”[受虐滑稽]这次人像模式有以下几点值得夸奖:①背景虚化真实,很少出现“过度抠图”的感觉,基本不需要再在相册里手动调整虚化度②肤色还原正常:在我这台K70上再也没遇到线下14ultra那种皮肤灰白的情况,基本都是正常稍微偏白皙,符合大众审美③AI计算时间极短,基本不用转圈,相册里也只用等2-3s就完成计算,我觉得这个对拍摄体验还蛮重要的。
为什么我这么重视人像模式呢?因为谷歌相机的人像就是依托[喝酒]完全不能看的程度,因此每每拍人只能用原相机,这也是原相机唯一胜过谷歌相机的点了。当然也不是没有槽点,最大的便是人像模式不支持2x变焦[发怒]我理解k70pro的2x人像镜头是个卖点,但是我不要定焦镜头为什么还不能自己手动变焦[发怒][发怒]每次凑得贼近拍半身像很难受啊[发怒][发怒][发怒]而且别家的都可以,连iqoo z9t都能2x,怎么你K70比人家好那么多的主摄就不给裁切[发怒][发怒][发怒]这个忍不了,我今天就在这里骂,骂到xx改为止!
再放一些我拍的给大家参考吧。声明一下,我只是摄影爱好者,上一台手机是🌸的畅享20pro,典型的老人机,因此你可以说我没吃过细糠没看过猪跑,我只是从一名普通爱好者的角度来分享自己换机后的体验。我也有佳能的EOS 750d和M200,经常带出去乱拍,摄影是我为数不多的发自内心喜欢的事物,我是真心喜欢拍照。所以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激♂情讨论,但是觉得我说的不对/拍的不好的话,麻烦不要骂我,谢谢大家[喝酒]
Part 2「谷歌相机」:拯救中端机的神
为什么用谷歌相机呢?还不是听酷友们吹的这么起劲[微笑][微笑][微笑]我能用上谷歌相机在座的各位都有责任(划掉)但是玩归玩闹归闹,正经拍照还得看它[色]简单概括谷歌相机的作用就是,把普通的照片变好看,让中端拥有旗舰的感觉[笑眼]
我用的是山河大佬的配置,如图所示,在此特别感谢山河大佬的无私奉献,我私信请教一些不会用的模式还能得到大佬的指点[喝酒]安装教程很简单,谷歌相机的板块一搜一大堆,大佬本身也有帖子指引,在此我就不赘述了,感兴趣的酷友们可以看看,强烈建议中端机主人手一个谷歌相机[色][色]接下来我将尽我所能地描述K70搭配谷歌相机带给我的震撼,也欢迎酷友们评论区带图集合~
首先就是白天拍摄,大家还记得我在文章一开头夸这次的光影猎人800在白天明暗对比时能保留大量细节吗?没错,这个优势在谷歌相机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我用的是{光影暗调}模式,三个字,碉堡了!!!有的人会认为这是无脑拉高饱和度,但在我看来这确实「好看」,并不应该被批判。在这个模式下,只要找到有阴影的地方,用它,出片简单到令人难以置信。
在我看来,{光影暗调}存在的意义就是“增加新手拍摄的信心,强化随手拍的体验”,很少用户会用手机拍一张照再丢到Lr里后期个十几分钟,我认为,在手机摄影的时代,“主动后期”的分量是越来越小的,我Lr里的照片99%都来源于相机拍摄,在这种背景下,直出的色彩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各家厂商卷所谓〈影调〉的根本。谷歌相机的出现,抹平了横跨“中端”与“旗舰”之间〈影调〉的鸿沟——你不给我中端机算法?没问题,我靠谷歌相机搞,并且搞出来可能比你厂商自己的算法都好看。就是这个软件上的〈影调〉,可能代表的就是四位数的差价,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谷歌相机是功德无量的,它让我们中端用户依然保留一份美妙的拍摄体验,在谷歌相机的加持下,我们愿意举起手机,愿意四处张望来寻找出片的角度,这就是摄影的乐趣。
而在夜景方面,谷歌相机自然不逞多让。无论是其声名远扬的“夜视仪”功能,还是其让原相机汗颜的暴力压光HDR策略,都造就了谷歌相机在{夜景}这个板块无可比拟的,中端机的救星。你只需要思考构图,其余的等待转圈结束,让它来完成。
山河大佬的配置中还有其他模式,比如我很喜欢的[哈苏印象],拍蓝天非常合适,是我印象中的“哈苏蓝”;{清栈日系},小清新的样子,应该有不少朋友喜欢;还有经典的“徕卡生动”,虽然我不觉得这比{光影暗调}更加徕卡[流汗滑稽]
最后我想谈谈自己对“手机摄影”尤其是“中端机摄影”的理解,请允许我摘取前几天发在朋友圈文章中的几段话来表明我的立场:
“存在那么一大批人,Ta们喜爱拍照,常常在各大教学视频/文章下诚恳地夸赞以及请教发布者,却在上面提到的板块中鲜少露面。Ta们用的不是“旗舰”,大部分是1k多2k的“中端机”,但Ta们才是手机的主力军,是那95%的“大多数”。因为论坛里满天飞的水印Ta们没有,因为只要附带自己的机型就会招来“xx手机不就扫个码”的暴论,Ta们慢慢地沉默了,只在零星的一两个只有“扫码手机”的帖子里才能看到Ta们又重新热烈地讨论起来。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少不了厂商们的鼓吹及怂恿,更少不了人们“照片好看=器材高级”的刻板思想。前者是坏,后者是蠢,是自己学不好就甩锅到设备的不负责任。可悲的是,这样的人太多了。
摄影从来靠的都不是器材,而是器材后的那一颗脑袋。摄影隶属于美学,追求的是色彩、构图、光照、主体、环境的协调,它是创作,跟纂文绘画一样的创作。器材从来无法限制创作者的天马行空,正如我从未遇到过甩锅于笔的文章、甩锅于刷的画作,工具决定了「我能做」,而头脑决定了「做得多好」。手机摄影,从来不低相机一头;中端机摄影,从来不低旗舰机一头;热爱摄影的人,从来不低只凭嘴皮子“以价论照”的人一头。”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其实很简单:鼓励像我这样的“中端机用户”去勇敢摄影,去讨论,去热烈学习,怀着一颗无限进步的心永远向前。谷歌相机只是手段,我想跟各位未来的摄影家,也跟我自己说,永远不要被别人的层次划分而划分,即使是所谓的“中端机”,我们也能拍出大气的照片,实现高端的梦想,不分昼夜,无论远近。
感谢你看到这[doge呵斥]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在评论区留下一句话再走呢?请让我知道,有这么多同志和我一起,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