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加班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最终的受益者到底是谁

查看 1340|回复 100
liuidetmks   
@huihuiHK #1
狗屁,受益者明明是那些封建利益集团,包括地主和金融利益集团,连资本家资本主义利益集团都不是受益者。
@cmdOptionKana #2
@hooych #46
公司(资方)的获利都不是大头:没有时间消费了,失业率上去了也没有钱消费了,公司的东西都卖不出去还是赔钱。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教育给大家的。
@wqhui #18
国并没有受益,你自己也说,“花 1.5 个人的钱,招干 2 个人活的进来”,因为这是加班情况下的 2 个人,那么说明在不加班的情况下,活需要多于 2 个人来干(比如说需要 3 个人来干),那么那 1 个人就是失业状态,在“国”这个角度,这 1 个失业的人就是问题,所以“国”也并没有受益。
@32 #21
这不是玩笑,国内矛盾尖锐了,美国当然受益了。
@tulongtou #39
不是“工业革命受益”,而是被经济危机教育过的资本主义国家。
fengleiyidao   
Q1: 国内加班文化是如何形成
有幸 14 年毕业,直到 17 年才享受到加班,刚毕业外包公司,每天强制到晚上 8 点下班,周末不加班。
后来换了家公司,基本上不加班,公司核心部门,1 ,3 ,5 强制加班到晚上 9 点。周末不加班。这个部门在大家眼里是加班最多的部门。
后来公司空降了几个领导,开始拉起横幅,打上标语,强制加班 3 个月来了。同时,发现朋友、前同事们大多数公司也都拉起了横幅,加起班了。
大家嗷嗷喊着口号,要向某为学习,劳动法在他们眼里,已经是废纸若干张,奋斗者协议可以凌驾在劳动法之上。
18 年以后,很少有不加班的公司了。
Q2: 最终的受益者是谁
郭嘉旱涝保收,老板们有赚的,也有玩砸倒闭的。最惨的就是员工。
现在很多公司的实际情况,大家都在加一些无意义的班,摸鱼是加班文化衍生出与之博弈的手段,虽然工作时间长了,但量不变。
多劳多得已经变味,多得由薪酬变成了工作量,你干得快,效率高你想早点下班,抱歉,领导只会觉得你工作量不饱和。如此恶心循环下去,导致了大家普遍效率不高,每天就是毫无效率的会议,工作没效率,沟通自然效率也就不搞了。
以上是目前亲自体验,挺朋友同事吐槽得出的结论,样本小仅供参考。
另外,加班个人觉得是一件正常得事情,但一定是合理的加班,而不是强迫、是为了卷,为了表现而加班。绝大多数工作来说,加班是不可避免地。这往深说最后也是执政党得问题,房价拉的太高,房价一高,消费水平接着也会被拉高,毕竟老板也要赚钱买房子。消费水平高了,工资就得高,不然打工人咋买房。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原来可以倒班得,因成本太高而无法再招一个。原来可以配置得位置被一人代劳。那么就业就会越来越差,就也越来越差,大家都不敢花钱,经济得车轮就转不起来,经济得车轮转不起来,那么工厂饭店就得倒闭,倒闭就意味着有更多人失业,更多人不敢花钱。 我记得 10-16 年得时候,村里的人看病可舍得花钱了,今年过年回家听父母聊家常,好几家因为一些不致命得病选择放弃治疗自己了结了。
连医院的钱都不愿意花,那就说明一个问题,确实没钱了。要么病死,要么饿死。经济车轮转不起来,那就得转历史的车轮了。
nekoneko   
这不是文化!
把加班配上文化二字似乎就不那么恶劣了。
一部分原因是低纬度的竞争导致的,
你抄我我抄你,这种抄袭不但没有得到监管部门的遏制,反而让抄袭者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因为这样,企业不得不快马加鞭,没有需求创造需求,让你抄不到。
aliveyang   
受益者,还有那些,为了加班费,而“自愿加班”,出卖灵魂的人。
systemcall   
@shellus #3 某些人还真去送外卖了, 但不一定是那些嘴硬的
zhaorunze   
谁得的钱多谁受益,话糙理不糙
chosen1cwp   
国内很多年前就是单休,是后来才有的双休,而且是为了加入 WTO 所做成的妥协,没记错的话的确是美国那边要求的
因为国内,劳动者和享受劳动成果的不是一批人,就这么简单。加班不会影响消费
私有财产是 00 年前后才被承认和保护的,而且中国一直都是公有制,也一直都是双轨制
只有劳动者和消费者是一个群体,才有必要限制加班。8 小时工作制不是因为苏联,甚至早于苏联
kangyue9999   
华为可能是最开始的,马云是发扬光大的,吃了馒头了还到处说,搞得好像是多正义的事情
pppanda   
东亚都这样子啦
palemoky   
你过得每一个节日都是曾经历史上付出了血的代价换来的
当然我们很多东西没有经历,很多东西只是照方抓药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坐享其成,最终还是要靠只有持续斗争才能获得胜利
这不过过程可能会漫长,历程会艰辛,但是绝对不会有不劳而获的结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