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很喜欢逛知乎,可以学习到很多有用和有趣的知识,现在充斥盐选小说和无聊的内容和观点。 纯粹的内容越来越少,即使刚开始分享一些高质量内容,后续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恰饭,口口声声是知识,背后全是利益。 是不是恰恰能反映,社会的整体现状,生存压力大,娱乐至上,上网是最具性价比的娱乐方式,也可以把坏情绪都发泄在网络上。
我个人理解本质原因是“流量变现”。 因为目前的社会规则,认可流量价值,可以“流量变现”,所以就会导致内容的输出更偏向于利益,而不是自身出发点。于是信息平台的内容就会逐渐与原本的初衷与本质脱离。逐步“异化”。 而以利益为出发点的内容,在动力上会远大于比以分享为出发点的内容。 这就会导致一些好、真实、更接近本质的内容被附带利益包装的内容淹没,从而得不到应有的曝光。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btw:内容“异化”的问题普遍存在于整个互联网,并不是某个国家的特例。 比如油管,因为其黄标、红标机制,以及播放量为王的导向,会导致内容频道越来越专一、极端化。 B 站等国内长视频平台,因为其既是平台,又是传媒机构,导致个人 up 主永远不可能获得曝光度。你必须当平台旗下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