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小当家原型去世

查看 36|回复 0
作者:大象新闻   
导读:3月11日,《中华小当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之一,川菜厨师陈建一在日本去世。这部动画的原作者小川悦司,不久前专门发文,悼念陈建一。



事情详述

来源 |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成都商报26日报道,一位名叫陈建一的川菜厨师3月11日在日本去世,这个消息刷遍了日本媒体的头条。四川对日本文化输出影响最大的,除了三国和熊猫,就是川菜了,他们甚至为此拍了一部动画片。

“离北京城遥远的西南方2000公里处,长江源头,受惠于大自然环境的天府之地,四川省的某个城镇中,诞生了中华料理史上新的传奇性料理师傅,天才料理少年——小当家。”



这就是很多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中华小当家》。这部动画的原作者小川悦司,不久前专门发文,悼念陈建一。



陈建一

陈建一是日本家喻户晓的明星厨师。他的父亲陈建民,更是被誉为日本“川菜之神”。这对父子的人生经历,正是《中华小当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之一。

要追溯陈氏家族的传奇故事,得从“小当家”出生的那个四川城镇说起。

1919年,陈建民在四川自贡的一家农户出生,排行老幺。1929年,他随伯父来到宜宾,次年进入饭店做学徒。之后,他辗转于重庆、成都、武汉、南京、上海、台湾、香港等地的各种餐厅,如“小当家”一样到处学艺,在厨坛闯出名声。

值得一提的是,陈建民在成都期间,曾做过艺术大师张大千的私厨。当时他做了一道宜宾怪味鸡,张大千赞不绝口,改其名为“大千鸡”,后来成了日本中华料理的名菜。多年后,张大千旅日,送给陈建民不少画作,两人之友情,堪为一段佳话。



张大千和陈建民合照

1952年,33岁的陈建民远赴日本横滨,凭借出众的厨艺,打下根基,娶妻生子。6年后,他以股东身份在东京新桥田村町开设了日本第一家川菜馆“四川饭店”,并针对日本人的口味,对传统川菜进行了改良。

他在制作最经典的“麻婆豆腐”时,用刺激性弱的山椒粉替代花椒粉,八丁味噌替代甜面酱,最终调和成日本人接受的口味。其他如“回锅肉”“担担面”“青椒肉丝”等名菜皆如法炮制,改创出符合日本饮食习惯的中华料理。日本食客络绎不绝地涌入“四川饭店”,陈建民的名望随之水涨船高。



“四川饭店”赤坂分店

1960年,他在东京繁华的六本木街区,开办第二家四川饭店。该店毗邻日本NHK电视台,并招来“今日的料理”节目采编人员的注意。节目邀请陈建民上电视教烹饪。他那一口川普口音的日语,加上出神入化的厨艺,吸引了大量观众,不仅打响了“麻婆豆腐”的名号,更成就了自己的声名,以致日本首相等诸多要员都曾多次光顾“四川饭店”。



陈建民

彼时,日本惯来“男主外,女主内”,家庭主妇们很少能进饭店品尝川菜。在妻子陈洋子(改了夫姓)的支持下,陈建民特意创办“惠比寿中国料理学院”,本着“有教无类”的理念,培训来学习的男女学生。二十余年,他一共培养了超过15000名厨师,为传播中华料理作出了巨大贡献。

1987年,陈建民获得日本政府颁发的“现代名匠”头衔,被评选为传统工艺和饮食文化上的职人。他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个日本华人。

1990年,“川菜之神”陈建民去世,但“四川饭店”的历史还在延续:他的儿子陈建一将续写父亲的传奇故事。

在《中华小当家》中,“小当家”刘昴星的母亲是出名的川菜厨师,被称为“川菜仙女”。刘昴星承袭家业,成为史上最年轻的特级厨师。这段母子渊源,或许正是陈建民与陈建一父子的写照。



《中华小当家》主角刘昴星

1956年出生的陈建一,打小就在父亲的厨房里玩耍。恰如刘昴星所言,“厨房就是我的游乐场”。也许是受父亲影响,他从玉川大学文学部英美文学科毕业后,并没有从事文科相关工作,而是拜入父亲名下,学习川菜烹调技术。

与刘昴星13岁继承成都驰名餐馆“菊下楼”不同的是,陈建一从父亲手中接过“四川饭店”时,已经34岁了,但他还是个无名之辈。



左:陈建民,右:陈建一

面对父亲开辟的川菜江山,陈建一不甘沦为一名墨守者,于是在1993年,以素人选手的名义,报名了富士电视台的《料理铁人》挑战赛。

这档节目娱乐性强,多国厨师根据每期题目各显神通,然后由美食家和明星嘉宾点评打分。每次公布主题食材后,其他厨师都忙不迭地开始准备,只有陈建一不慌不忙地在脑海里建构食谱、思考烹饪步骤,这种与众不同的做派和气度,就像一个胸有成竹的大侠,吸引了许多日本人。



当然,气度若无实力作配,只会让人觉得装腔作势。而陈建一以67胜、22败、3平,17连胜的战绩,创造了节目史上史无前例的记录,在日本引起很大反响。他的“封王”传奇,也许就有“小当家”最终拿下“中国第一厨师”称号的影子。

这档节目拥有海量日本观众,其中就有小川悦司。他说,他曾为陈建一在《料理铁人》的舞台上做“麻婆豆腐”时的潇洒姿态所折服,甚至把节目录下来反复观看。正因此,他才在《中华小当家》中,用“麻婆豆腐对决”做开场情节,由此拉开整个故事的序幕。

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陈建民就没有“麻婆豆腐”,没有陈建一就没有《中华小当家》。

“他(陈建民)对徒弟非常严格,但对我就很温柔,流露着巧克力和蜂蜜一般甜蜜的爱。料理就是这样感性的世界,食谱都是一点一点创造的,锅里食材的颜色、声音都很重要,要抓住一刹那的时机。”

陈建一在回忆父亲时,曾提到父亲对自己深沉的爱。而他回馈父爱的方式,不仅仅是继承他的“四川饭店”和川菜手艺,更是凭借电视带来的声望和超凡的经营头脑将“四川饭店”拓展至16家。

就像“小当家”在成长中,总是不由自主地踏上母亲“川菜仙女”的路,陈建一几乎是父亲的某种翻版:在对川菜的创新、普及、传播上,乃至作为一名厨师的人格等精神层面,他都与父亲如出一辙。

陈建民当初对“麻婆豆腐”做了适口性改良。陈建一在父亲的基础上,进一步琢磨风味的平衡性,逐渐将麻婆豆腐发展成被如今大多数日本媒体评价为“麻辣中带着鲜甜,口感浓厚,吃一次就上瘾”的经典菜式。

陈建民为普及川菜手艺,将自己的厨艺心得浓缩在《中国食谱》《中国四川料理家常菜》等著作中。作为儿子,陈建一同样将毕生所学,著成《铁人陈建一的中国料理》《陈建一每天的小菜》《我的真心话料理》《铁锅的法则》《继承父亲的工作做自己的味道》等书籍。

陈建民创建料理学院,无私地教授川菜菜谱和厨艺。陈建一则利用时代之便,借流媒体平台向全球网友传授“麻婆豆腐”做法,引发无数网友围观。

陈建民曾多次教诲学员:“人和第一,技术第二,厨艺再高也要谦虚。”到陈建一时,尽管他已成为日本中餐界的领军人物,但仍谦逊地表示:“我从未想过追求一流的厨艺。对我而言,最重要的只有一件事:让今天来的每一位客人都带着笑容尽兴而归。其余的事,交给后人评说就好。”

“料理的本质是爱。”陈氏父子对这句话奉若圭臬,并将之写在“四川饭店”官网首页。事实上,他们也是这样践行的。



陈建一常说,“做菜的人幸福,吃菜的人才会快乐。”无论是吃过陈建一料理的食客,还是听他讲课的学生,或是在日华人同行,发现他总是在笑,说话时笑,做菜时笑,他的笑容像是焊在脸上的招牌;而熟知他的人都知道,这笑无比真诚。

小川悦司笔下的“小当家”从内心热爱与享受烹饪,并热心于通过烹饪向人们传递幸福。这几乎就是陈建一一生的信念和追求。

2008年,他在日本评为“现代名匠”,领受了父亲21年前就曾获得的荣誉。5年后,他还被日本政府授予“黄绶奖章”(日本政府颁发的6种奖章之一,授予在业务上勤勉精进、能作为众人模范的人)。

也许是陈建一回报父爱的方式感动了儿子,生于1979的陈建太郎在大学毕业后,选择了父亲的路:进入厨房,学习川菜。不久,他又到四川大学留学,拜在成都名厨曾国华手下学艺,两年半后回到日本,并像父亲一样大胆创新,将中国传统川菜风味和现代食材融合,颇受日本食客好评。



陈建太郎

2010年,陈建一身体有恙,“四川饭店”交由儿子接手。陈建太郎不负所望,在他的经营下,“四川饭店”走出日本,到东南亚开设分店,尤其是新加坡分店,自2016年起连续3年获评米其林二星餐厅。

受日本掀起的“川菜热”影响,一位川菜迷中川正道,联合其他狂热川菜迷,组成一个民间组织“麻辣联盟”,并于2017年筹办了首届东京“四川美食节”,期间最高客流量达10万人次。陈氏父子经营的“四川饭店”从活动首届起就是常客。



左:陈建一,右:陈建太郎

2022年,第四届“四川美食节”召开。陈建一与儿子陈建太郎一起现身造势。他们在“四川饭店”摊位亲自掌勺,引发巨大轰动。父子二人合作烹制的“麻婆豆腐”,刚出锅就被抢空,人气之高,在日本几无匹敌者。

遗憾的是2023年3月11日,陈建一因病去世,年仅67岁。作为陈氏川菜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若无陈建一孜孜不倦地研究、改良、创新和推广川菜,中华料理恐怕也不会征服日本。



他曾说:“我的工作,就是为大家提供美味的中国菜,把它作为中华文化传播出去。”他做到了,并且他的后代陈建太郎还将继续他的传奇。

中华小当家, 原型去世, 去世, 原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