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3月18日,记者来到位于金沙江路33号的克莉丝汀上海总部,目前仅剩一位保安在一楼留守。据悉,克莉丝汀所有门店已经暂停运营。
曾红极一时的蛋糕巨头克莉丝汀
如今已经人去楼空
3月18日,记者来到
位于金沙江路33号的克莉丝汀上海总部
目前仅剩一位保安留守
上海总部关门几个月
还拖欠半年房租
记者在现场看见,偌大而昏暗的门店内没有一个员工,玻璃柜台里仍陈列着一些已经积灰的盒装糕点。
保安透露,“这家店关门几个月了,据说是5月30日重新开业。我们保安的工资欠了几个月了,但也在陆续发了。”
总部的3楼和4楼以前是克莉丝汀的办公点,现在也没有人了。而这位保安现在的工作任务就是看守门店内仍有的物品。
门外的墙上贴了一张徐汇区人民法院的公告。公告显示,作为被告的上海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已经拖欠了半年左右的房租,金额为12.16万元。
金沙江路的克莉丝汀旗舰店只是公司目前情况的一个缩影,克莉丝汀旗下所有门店自2022年12月起,均已暂停营业。
一位克莉丝汀十几年的消费者表示:“大概半年前耀华路的克莉丝汀就关门了,不过克莉丝汀没有什么创新产品,一直是那几样东西。”
早在去年7月,克莉丝汀的门店已经出现过一段时间的停业。8月又有部分门店重新开业,不过有网友反映,蛋挞从4元/个涨到6.5元/个,种类也越来越少。如今旗下所有门店再度全部暂停营业。
记者在小红书等平台看到,上海部分克莉丝汀门店曾于2022年11月贴出“告顾客书”,称“因疫情影响,本店暂停营业,恢复营业时间另行通知”。有网友同年12月发帖称,“店员跟我说总部原材料都发不了,蛋糕做不了,可以买点面包,面包卖完由于没有原材料也做不了了。”
自曝欠款5700万元
自上市起连续九年亏损
今年3月10日,克莉丝汀(01210.HK)在其官网上发布了认购股份协议以及公告。公告称,受疫情影响,集团业务遭受严重打击,经营困难,公司在支付店铺租金、供应商货款、员工薪酬方面出现延误,截至2023年2月28日,拖欠金额约为人民币5700万元。由于拖欠货款,若干供应商已展开法律程序,冻结了本集团的银行账户,被冻结金额约人民币350万元至人民币400万元。克莉丝汀目前只能依赖股东贷款维持营运。
为了自救,克莉丝汀计划通过合适的融资方式(如出售资产及股本融资)解决流动资金问题,并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恢复营业。
官网资料显示,克莉丝汀自1993年起生产及销售烘焙产品,主要在长三角地区的黄金地段及主要城市进行营运。2012年2月,克莉丝汀登陆香港联交所,成为烘焙行业上市第一股。不过那之后,克莉丝汀的经营状况就一直不佳。财报显示,2013年至2021年,克莉丝汀已连续9年亏损。而且,克莉丝汀的门店数目也一直在减少。年报显示,2021年,克莉丝汀关闭了55家门店,2020年关闭了99家门店,2019年,共关闭了117家门店。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对于中国的烘焙行业来说,创新、升级、迭代一定是整个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一些老品牌的倒闭,一方面与疫情有关,一方面也和自身缺乏创新,机制的僵化、团队的老化有关。
烘焙行业的竞争较为激烈,近些年新消费品牌不断涌现,它们也在该赛道分了一杯羹。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约为2600.8亿元,同比增长19.9%,并预计2023年中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3069.9亿元。
创始人欲举报现任董事会
股东内斗不断升级
当然,同行竞争、疫情影响,也许都只是克莉丝汀倒下的一部分原因。自曝欠款5700万元后,克莉丝汀创始人罗田安3月12日向记者提供材料,对克莉丝汀2022年6月配股所得资金是否用于公司一般营运“郑重怀疑”,并称近日将赴港交所进行举报。
记者注意到,克莉丝汀3月7日公告中已透露出罗田安对现任董事会的指控内容,包括“股东周年大会上拒绝回应股东就本集团一般财务表现提出的问题”“以不诚实方式处置集团资产”“涉嫌滥用集团集资活动所得款”等。罗田安实控的Sino Century公司已提请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并建议委任两名新董事。
罗田安方面之所以要求委任新董事,主要原因在于2022年“发生的一系列令人失望的有关本公司的事件及丑闻”。罗田安还将矛头指向克莉丝汀2022年6月24日配股所得的资金流向,称之为“可疑交易”。
“去年8月重新开业只是做个样子,原来我们产品有近百种,当时就做了三五样,没有几天就关掉了,供应商不供货,没钱买原料。”罗田安告诉记者,目前克莉丝汀大概拖欠供应商2000多万元货款,拖欠员工工资、公积金等合计四五千万元,拖欠消费者预付卡费用2亿多元,“不止公告里说的5700万元”。
“他举报好几年了,欠我们钱(股权转让款)到现在都没给,这个人瞎搞。”对于罗田安的说法,克莉丝汀执行董事朱永宁3月15日回复称,2022年6月配股所得已全数回到克莉丝汀账上。受疫情影响,克莉丝汀去年近5个月未开工,朱永宁称主要靠其提供资金维持运营,此次筹资款转出记录并非偿还其垫款,“我们给克莉丝汀人民币,未来等克莉丝汀好了把人民币还给我,我们再把美金退给克莉丝汀。”
克莉丝汀公告显示,罗田安从事烘焙及零售行业20余年,于2008年3月出任克莉丝汀董事,2011年12月获任执行董事及主席。2018年11月,克莉丝汀宣布委任有20余年金融工作经验的朱永宁为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创始人罗田安卸任首席执行官,且不再担任董事会任何角色,克莉丝汀创始人时代从此落幕。
失去大权的罗田安并不甘心。2019年1月,罗田安方面作为克莉丝汀大股东,曾两次提请召开股东大会,试图“清洗”以朱永宁、洪敦辉为代表的克莉丝汀董事会成员。这两次要求均未获得通过。2020年5月,罗田安又向港交所递交实名举报信,称朱永宁通过非法手段获得股权和投票权,上市后的不断内斗拖垮了公司,朱永宁则称罗田安“不诚信,一片谎言”。
此后,克莉丝汀多次上演罢免董事和董事辞职的戏码,罗田安至今尚未回归上市公司董事会。2022年12月,克莉丝汀7名现任及前任董事还受到香港联交所谴责、批评,其内控问题浮出了水面。同样是在3月7日的公告中,克莉丝汀董事会也着重“提醒”,罗田安曾受到香港联交所纪律处分,“若罗田安仍留任公司董事会成员,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在知情人士看来,克莉丝汀“倒下”的主要原因在于品牌老化,公司内耗远多于运营创新。
网友唏嘘
手上的消费券怎么办?
你吃过这家面包吗?
话匣子综合自第一财经、新京报、上观新闻等
编辑:玫瑰砂
责任编辑:陈敏
-本文完-
版权声明: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