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当下”,应该包含着这样一种语境:你大脑里正在想的内容,正是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反过来说,你正在想的事情,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那你离当下就太遥远了,这相当于是一种精神与现实的分裂,其实就是精神分裂。
再反过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你大脑里正在想的事情,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重合度越来越高了,你活在当下的能力,肯定就越来越强了。
这也诠释了什么叫:知行合一。
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人,胡思乱想只是他的业余爱好,只是偶尔为之;心理不健康的人,胡思乱想就是他的主业。每天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并且在做事的时候,总是杂念丛生,心不在焉,任何一件事,都无法专注。
这样的人,最容易发生生理疾病。
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什么是身心合一。
你大脑里所想的,正好是你现在正在做的,这样的生命状态,人们就称之为身心合一。
身心合一,既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也是从做事中感受到愉悦的前提。
想象一下,人在做事的时候,大脑并没有参与,只是人的潜意识在指挥着人做事,潜意识是不具备任何创造性的,只能让人以重复的方式去做同一件事,这注定了这件事,永远只能做到一个水平面之上。
潜意识可以直接理解为“过去的自己”。
“过去的自己”是旧的,不会有新意的,不具备创造性的。
唯有“做”与“想”完全结合在一起,“现在的自己”才会发生。“新的自己”,唯有“做”与“想”重叠在一起的时候,才有可能被塑造。
“过去的自己”只能做出来“过去的事情”,只有“现在的自己”才有可能做出“新的事情”。
当所做的事,毫无长进的时候,做事的人,肯定也毫无长进。
现实生活中,越是简单的事情,人越容易走神。越是简单的事情,人们越是无法做好,去做彻底,并做出创造性和新意。
反过来说,能把简单的事情也不断地做出创意来的人,必是高人。
这正是人们所说的,平凡的生活里,其实已经包含着极致的快乐。但这样的快乐,唯有智者才能真正品尝到。
也可以从这一个角度,重新去定义一下什么是智慧。
智慧,就是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也是你大脑里正在想的事情。
这就是:知行合一,身心合一,做与想合一,生命与当下合一。
“做”与“想”重叠、交叉、碰撞,人生这才产生了创造性。所有的创造性的思维和行动,只能发生在当下。
人类只有在童年时期,才是真正活在当下的时期,才是“做”与“想”始终是在一起的时期。也唯有在这个时期,才是充满了创造力的时期。
所以,“长大”正是人逐渐失去创造力的过程。
童年时期有一个最重要的特质,就是没有“昨天”和“明天”,只有今天,只有现在。
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在我们大脑里的“回忆”和“希望”对应的正是“昨天”和“明天”的语境。
最早出现在我们大脑里的应该是“明天”这个概念。
父母总是拿“明天会有怎样的好事发生”来不断地刺激我们,告诉孩子“今天做到了怎样”于是乎“明天就可以怎样”,“明天”这样的概念和逻辑关系,就是这样子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的。
父母用“明天”来代表着某一种奖励,这些“奖励”就是后来出现在我们生命里的“希望”,这些的刺激重复的时间一长,“满怀希望”这种大脑程序,就被安装到了我们的生命里。
有了“明天”就出现了与之相反的“昨天”,紧接着就出现了“过去”,然后,大脑里就出现了“回忆”这样的程序。
孩提时代,“昨天”和“明天”在我们的大脑里占据的心智空间是有限的,主要还是以“今天”和“现在”为主流。
随着年龄的增长,“昨天”就变得多了起来,各种“明天的希望”也同时变得多了起来,回忆与希望的素材变得多了起来,“今天”和“现在”所占领的心智空间,就逐渐被瓜分了,人就逐渐失去了“活在当下”的生命状态,伴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就逐渐长成了能够去“回忆过去”和“担忧将来”的心智模式的大人。
于是乎,我们从童年时代的一个完整的生命,分裂成了:过去的自己、现在的自己、将来的自己。
它们三兄弟并不和谐,总是互相争斗,才让每一个成年人,都感到自己的人生,支离破碎。
现在的自己不够快乐,就只能去回忆里寻找快乐,或是去希望里寻找快乐。
经过长时间的这种训练,这样的心智运行模式便被固化了下来,人总是在做事的时候杂念丛生、心不在焉,源头上就是这么来的。
所谓“习性”,就是日积月累所形成的人生套路。
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人没有“回忆过去”与“担心将来”的习性。
而“活在当下”所逆反的,正是人们身上这种根深蒂固的习性。
审视一下自己每天的日常生活,看看自己有多少时间,“想”与“做”是完全重叠的,就能看见这种习性在自己身上有多深重。
积重则难返,人的心智是这样,人的身体也是这样。
当我审视自己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很幸运。
在山里八年,每天有很长的时间都在写作,写作是一件“想”与“做”非常重叠的事情,非常身心合一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
第二种“想”与“做”非常重叠的事情,是运动。
运动,必须是身心合一的事情,非常当下的事情。不过,这仍然取决于自己在运动的时候,是否专注于自己的身体感受之上,专注于如何提升自己的运动技能的动脑筋之上。事实上,很多人在运动的时候,脑子里仍然想的是与运动无关的事情,这样的运动效果,一样大打折扣。
做什么就专注于什么,往往事半功倍,这也是常识。
第三种是冥想,这本身就是专门用来训练人如何活在当下的,用来提升人的专注力和觉察力的。如果连呼吸这么简单的事情,你也能做到“想”与“做”合一,那活在当下,其实就不难了。
第四种是欣赏和阅读,欣赏电影,欣赏大自然,阅读和思考,这些都是促进自己身心合一的事,“做”与“想”十分重叠的事。
我一直在思考,现在的自己是如何做到几乎不再回忆,也几乎不会去担心将来的。
不过只是因为以上那四种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通过长时间的大脑塑造,彻底颠覆了过去的习性。
大道至简,就这么简单。
今天写完这篇文章,算是给自己作出了完整的解释。
“现在”带给自己的快乐足够了,人就自然而然不用再去“回忆”和“希望”里寻找快乐了。
一个人要靠回忆或是希望来带给自己快乐,也足以证明,此人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是身心分离的状态。正在做的事情,也是因为心的疏离,从而无法从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之中,去体验到快乐。
还有一点真的是非常重要:“快乐”的全称叫“创造快乐”,这种创造性,唯有当下才具备。
唯有“做”与“想”在一起了,人才能重新创造自己。也唯有创造性的思维和行动,才能增长自己大脑的智慧,让人“长心”。
心长大了,快乐才能一并长大。
无法生长的心,就是一颗停滞的心,一颗已死的心。
修行这个领域充斥着各种高大上的概念和理论,却少有人能:朴实一点,简单一点,实操一点。
如果一个人每天醒着的时候,每时每刻自己正在做的事,也正是自己正在想着的事,你就是老子、庄子,你就是佛佗,你就是圣,你就是一个神。
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去洞察一下自己,看看“想”与“做”在一起的时候,是不是自己最快乐的时候。
如果“想”与“做”始终在一起,人生还何来的什么痛苦可言。
———《搬运分享.看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