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硕士研究生,住宿资源紧张的问题愈加凸显。为学生提供宿舍,不再是高校的既定规则。“不予安排住宿”,高校的官宣合理吗?
不再安排住宿,近年来确实出现在很多高校的研究生招生简章里。但是,主要依旧集中在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而非全日制研究生以短时集中授课为主,他们并不需要校内宿舍。还有一些学校,对全日制研究生也不提供住宿,主要集中在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因此,所谓高校不予安排住宿,终究只是少数的例外。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注定只会是例外。
有人认为,高校不安排住宿“其实是个大趋势”,可这种所谓“大趋势”,至少在中国,是绝对不存在的。又有人认为,高校不安排住宿“是一种放手教育”,还有人将高校安排学生住宿归为“计划体制”,其实都有过度阐释之嫌,并无多少道理。真实的情况只是,某些高校的研究生近年来扩招太猛了,住宿供应跟不上了,于是只好挑出少部分学生,在招生简章里明确不提供住宿,凡报考者皆视为认可,如此而已。
事实上,高校不给全日制研究生安排住宿,区别对待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本身就存在公平质疑。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职业实践和应用。专硕学生因此有少部分的确是本科毕业后已在相关行业具有职业经历的人,但是更大部分学生,其实只是因为学术型硕士招生名额不够,被调剂到了专业型硕士,他们同样没有任何工作经历,没有任何工资积蓄。高校不提供住宿,对他们来说,毋庸置疑将意味着要高得多的就读成本。
拿到一样的文凭,却被迫付出不一样的成本,这才是高校不提供住宿问题的实质。站在高校的角度,问题的关键,根本不在于什么“大趋势”或者“放手教育”,完全是因为高校扩招研究生的规模超过了学生宿舍的规模。如果学校扩招可以不顾宿舍规模,将学生住宿问题交给所谓市场解决,学校扩招倒是更加方便了,但是教育质量能否得到保障,师资力量能否跟得上,同样值得打问号。而且,对那些家庭并不富裕的学生来说,学校不提供住宿,无疑将会大幅提高他们的就学成本,从而有可能人为制造不公平的进入门槛。
我们的高校,主要都是公立高校,而非私立高校。更好的高校住宿供应方式,应该是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一方面,让那些家庭经济实力许可的学生可以选择校外租房;另一方面,也要保障那些来自农村和家庭并不富裕的学生在校内住宿的权利。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把一部分学生通过看似自愿地“调剂”到无住宿的那一拨,而完全不管他们其实对于在校内住宿有多么需要。高校总有扩招的冲动,学生宿舍数量应该成为必要的扩招制约因素之一,否则将不利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说到底,高校不提供住宿无非只是扩招下的无奈,不可能成为将来的常态,因此没必要通过某些过度阐释,赋予一些并不存在的所谓“意义”。这一现象,倒是有必要引发我们关于高校扩招是否速度过快、规模过大的思考。因为,跟不上扩招规模的应该不只学生宿舍,可能还有很多方面。学生宿舍可以要求学生自行解决,教学方面难道也如此吗?高校不提供住宿到底好不好?应该把话语权更多交给那些被迫在校外租房的学生,更多倾听他们的心声。听完他们的诉苦,再来高唱“赞歌”也不迟。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