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扫码点餐服务在餐饮行业迅速兴起普及。然而,有的餐厅却在“扫码”和“点餐”之间增加了一道程序,不关注微信公众号、不授权商家获取个人信息就不能进行点餐。
11月21日,“顾客扫码点餐法院判商家赔5000”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议。
这是怎么一回事?商家为何被判赔钱?强制获取个人信息普遍吗?个人信息该如何保护?一起来看看吧!
回顾:
餐厅强制获取消费者
个人信息被判赔礼道歉
2021年7月27日,孔某至某餐饮公司用餐时,店员未告知孔某可以人工点餐,孔某通过手机扫码方式进行了点餐并结账,在这一过程中,孔某被注册为某餐饮公司的会员。孔某发现,其取消关注“某餐饮公司”微信公众号后,仍是某餐饮公司的会员,个人信息仍存储在某餐饮公司处,无法自行删除。
孔某认为,某餐饮公司设置的扫码点餐方式强制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且消费者无法自行删除储存在商家处的个人信息,遂将某餐饮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告知个人信息处理情况、赔礼道歉并赔偿相关损失。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根据现有证据,2021年7月27日孔某在某餐饮公司用餐时,服务人员未告知孔某可以人工点餐,误导其以为只有扫码点餐一种服务方式。而某餐饮公司自行设置的扫码点餐程序要求孔某必须关注商家微信公众号,并授权其获取孔某的相关信息,属于变相强制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故某餐饮公司构成侵权。
法院判决,某餐饮公司停止侵害孔某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删除收集的孔某个人信息;将处理孔某个人信息的范围、方式向孔某进行书面告知;就侵害孔某个人信息权益向孔某进行书面赔礼道歉;赔偿孔某公证费用五千元。
现象:
商家强制或诱导
扫码消费的问题比较普遍
日常生活中,扫码购物、点餐、停车缴费等移动支付方式方便消费者,也降低了经营者的人力成本。但随之而来的强制关注、夹杂广告等问题,也让消费者在“扫码”之后感到困扰。强制或诱导扫码成为消费者不时面临的问题。
据媒体调查发现,商家强制或诱导扫码消费的问题比较普遍,即使消费者已经在店内,同样会被索取一些不必要的个人信息。在湖南长沙,消费者谢女士表示,很多时候,即使消费者阅读了相关的“隐私政策”说明,也知晓会被索取个人信息,大家也只能选择同意,否则你就得放弃购买相关的商品。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曾对覆盖全市主要商圈的140家商场的停车场进行了暗访,发现有67家停车场在消费者扫码付停车费时,需要关注相关公众号,提供手机号、微信昵称、头像等个人信息,才能支付停车费。根据调查结果,将近一半商场停车场在扫码付费时索要个人信息。
上海市消保委还曾在全市对29个连锁品牌的快餐店和奶茶店进行到店扫码点餐调查,结果发现,“COCO”奶茶、“沈大成”“茶百道”等8个品牌的餐厅,扫码点餐时小程序索要个人信息。
中消协:
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
消费监督工作
2023年6月1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文称,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以避免商家在扫码缴费过程中强制消费者关注商家公众号、过度索取消费者个人信息。
中消协表示,经营者要求消费者关注公众号,并通过公众号下单、结账、开具发票,可获得阅读量和关注量,通过广告和信息推送等方式吸引消费者更多关注和再次光顾,可增强用户黏性。但任何企业的任何商业行为,都必须尊重消费者意愿,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经营者将关注公众号或使用APP、小程序作为消费者行使权利或享受服务的前提,并在此过程中获取与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的行为,已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拒绝和举报。
专家:
须解好个人信息泄露
这道“信息难题”
当下,个人信息侵权行为可谓层出不穷。《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82.3%网民亲身感受到个人信息泄露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玲玲就曾指出,如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的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专业化,一些“内外勾结”型犯罪,甚至可以组建起从获取、交易直至变现、非法利用个人信息的全链条犯罪团伙。
为充分保护个人信息,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立法进程,已陆续出台、修订了相关法律法规,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民法典》《刑法修正案》,以及专门性法律《个人信息保护法》。
此外,公安、网信、市场监管、通信管理等部门,不断加大对个人信息侵权的打击力度。2019年至2022年10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嫌疑人1.3万余人,起诉2.8万余人。
上海中联(重庆)律师事务所律师曾惜曾指出,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也要注意查缺补漏。一些针对普通消费者的企业,涉及收集、处理大量个人信息,而它们很多不具备妥善处理个人信息的能力,也没有严格履行个人信息处理者的法定职责和义务,很容易因处理不当,对主体权益造成影响。对此,监管部门如何依照法律规定,建立健全主动排查、监管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而针对普通消费者维权成本较高的问题,如何建立便捷通畅的投诉或司法维权渠道,也值得探索。
信息是数字时代的“石油”。而如何对海量的“石油”进行安全高效地利用,让其迸发出强劲动力,事关每一个生活细节的便捷度,也事关经济发展,更事关国家安全。这道题,需好好作答。
(参考资料: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号、央视新闻、央视财经、中国消费者协会、封面新闻、上游新闻等)
话题主持 | 记者 郑宗敏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婉允
校对 | 赵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