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ge笑哭] 从 Apple 隐私官网下载了个人数据副本,内容可谓事无巨细:大到付款的账单地址、小到点击显示歌词的一个动作,包括当时的位置、设备,都有详细的记录。可以说 Apple 什么都知道。 使用过程中,我关闭了一切可以关闭的个性化推荐和历史记录,但埋点的密度和数据的收集依然如此令人感叹,值得我们重新审视数字足迹的存在。 如果将这些与我们的生活高度相关的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侧写和画像的精确度和完成度能有多高? 数据, 都有, 官网
这次讨论的重点在于数字足迹的“详细程度”,互联网厂商收集和记录的信息几乎可以精确地还原到每一次点击 留意包括输入法云输入、浏览器搜索建议在内,即便选择退出分析和个性化、删除并关闭历史记录,各项功能都会详细地记录并保存你的行为,不仅仅是一种“可能性”和“猜测”,而是可以证实的行业惯例
不放心的可以看看俄外长自己私下在用什么:https://www.coolapk.com/feed/41024790?shareKey=ZGE2OGJmMTE5NmRkNjUzMzM2ZDM~&shareUid=3097592&shareFrom=com.coolapk.app_5.2.3
因为工作原因换安卓两天了,我只能说,国内流氓三方、手机厂商才是我们该担心的。苹果,相关部门会留意。国内遥遥领先们呢?没人管。2023年了,我们还需要在后台挂着一个什么都知道的绿色尿袋....天天去吹那些遥遥领先的各种互联网科技、技术...有啥用?还不是为了更好的获取用户数据?这么多遥遥领先的技术,我们却到现在都无法搞定一个统一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