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在 Github 上公开了一系列 [Autonomous Databases] 的研究和实践,目前所列的论文大部分只有英文版,所以就有了这么一个疑问: [ol]国内大学发表的论文要不要提供中文版?为了评奖、评职称只要在国外杂志上发表论文就完事了,其研究成果不用对国内公众负责任?国内公众对大学没有影响力(经费),只要领导认可就行了,故论文不用发表中文版?国内大学的对公众财富没有义务做贡献,故研究成果和论文等不用考虑国内公众的意见? [/ol] 论文, 中文版, 公众, 发表
1. 在国外期刊杂志发文章不是“为了评奖、评职称这样做就完事了”,是因为国外期刊的影响力比国内期刊高得多,英文更是学术界唯一通用语言。为了不闭门造车,大部分做正经科研的、有希望向全世界所有同行公布自己研究结果的都需要发表英文论文。相反,现在国内会给“评奖、评职称”增加发国内期刊的要求,强制你必须发表多少篇文章在国内期刊,以推动国内期刊的影响力。而这些国内期刊也都是英文期刊。 2. “研究成果对国内公众负责任”,这件事情欧盟、美国的要求是,使用了公共经费获得的科研成果,发表的论文必须开放获取,即不能要求公众再付钱给出版社获取文章。但没有对语言的要求。 3. 如果看不懂英文的国内公众,可以使用翻译软件阅读论文。
@V2April 我说做正经科研的都需要发表英文论文可能有些过了,这不绝对,有些研究方向可能只有中国同行关心,就没必要写英文论文。比如我有研究地质的朋友,研究国内某地矿藏石油分布的,这种可能不需要发英文论文,因为外国人不会关心。但大部分比较通识的科研是需要和全世界同行交流的。
1.发在中文期刊上就是中文的,英文期刊上就是英文的。 2.评奖合职称主要看文章的影响因子、中科院分区,中文期刊大部分没有影响因子,也不在分区表上,或者影响因子比较低、分区靠后。研究成果的发表主要是为了研究的影响力服务的,不太明白对公众负责任是什么意思? 3.科研人员的能力大部分情况下是通过所发表文章的水平体现的,大部分研究领域内的大部分中文期刊都没有太多科研价值。 4.科学研究主要是为了探索前沿内容,解决关键问题的,不太明白你这里指的国内公众的意见具体是什么意见? 以上回答基本上符合基础科学研究,对于文科的一些研究可能中文期刊的影响力会更高一点。另外,楼主知道 cnki 吗?
中文歧义与不严谨,就不适合写技术性的文章。 ``` 中文常用一件事情 (一个短句) 做主词,英文则常用一个名词 (或名词词组)。「横贯公路再度坍方,是今日的头条新闻」,是中文的说法。「横贯公路的再度坍方,是今日的头条新闻」,就是英文语法的流露了。同理,「选 购书籍,只好委托你了」是中文语法。「书籍的选购,只好委托你了」却是略带西化。「推行国语,要靠大家努力」是自然的说法。「推行的国语,要靠大家的努力」却嫌冗赘。 中文「名词成灾」。本来可以说「名气」,却凭空造出一个「知名度」来,不说「很有名」,却要迂回作态,貌若高雅,说成「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真是酸腐可笑。另 一个伪术语是「可读性」,同样活跃于书评和出版广告。明明可以说「这本传记很动人」,「这本传记引人入胜」,或者干脆说「这本传记很好看」,却要说成「这本传记的可读性颇高」。我不明白这字眼怎么来的,因为这观念在英文里也只用形容词 readable 而不用抽象名词 readability 。 中文的名词没有复数的变化,也不区分性别,否则将不胜其繁琐。旧小说的对话里确有「爷们」、「娘们」、「ㄚ头们」等复数词,但是在叙述的部分,仍用 「诸姐妹」、「众ㄚ鬟」。中文要表多数的时候,也会说「民众」、「徒众」、「观众」、「听众」,所以「众」也有点「们」的作用。但是「众」也好,「们」也 好,在中文里并非处处需要复数语尾。往往,我们说「文武百官」,不说「官们」,也不说「文官们」、「武官们」。同理「全国的同胞」、「全校的师生」、「所有的顾客」、「一切乘客」当然是复数,不必再画蛇添足,加以标明。不少国人惑于西化的意识,常爱这么添足,于是「人们」取代原有的「人人」、「大家」、 「大众」、「众人」、「世人」。「人们」实在是丑陃的西化词,林语堂绝不使用,希望大家也不要使用。电视上也有人说「民众们」、「听众们」、「球员们」, 实在累赘。尤其「众、们」并用,已经不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