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其实已经有段时间不上酷安了。看到酷工作这个话题。想到自己毕业已经6年了。还是打算盘点下自己的收获的。一直在二线城市发展,深感自己能力有限,不敢去北上广。
毕业第一家公司是传统数码3C行业某pc厂商。但是大厂里面的边缘业务。做大客户销售。虽然挣得不多。但不得不说,传统行业的大厂是非常历练人的。为我后来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巨大的帮助。倒不是专业度层面,而是教会了我知荣辱懂进退。学会变通,忠于目标。
细节不好说太多。印象中就是天天喝,聊各种事情。对上对下对客户对下面的促销员对店面。说是八面玲珑有点夸张了,但一个人一副面孔是肯定的。
收入个税已经查不到了,不好截图。从17年初做到了18年中。毕业第一份工作。
【二线城市年收入¥50000左右】
第二份工作其实来的很巧妙。边缘业务缩减,给了机会转岗到主要业务部门。记得当时大家都在四处找出路,都很焦虑。我很幸运能够转到其他部门去,但是当时某出行行业绝对头部的公司开新业务,投了简历。可能因为确实沟通表达加分。培训师身份入职,薪资涨了蛮多。当时的感觉很明显:选择大于努力,互联网真挣钱。基本上翻倍了。
但随之而来的体会是:没有休息,没有周六日,不管什么岗位(职能/业务/研发)都是要为业务目标负责全情投入的。
在这家公司待了20个月吧。成长方面的感受是确实学到了东西,同事们很友好,绝对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对业务大盘的全面思考。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岗位类别后(职能-前线-中台),想清楚了自己究竟要做什么。
在这家公司待到了19年末,因为家庭原因离开(结婚/买房,异地工作,无法回家)
【19年全年。收入¥14500+】
20年至今。在另一家头部出行行业公司。但换了细分赛道。这家公司其实是很标准的优劣势都很明显的公司。网上风评不一,有好有坏。
进来时候是偏职能的中台岗位,陆续经历过几个岗位。目前真正沉淀下来的是HRBP这个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的动力拉满。
大家对这个岗位骂的很多。其实根本原因是部分HR门槛低,代入“主子”的角色太明显。我做事还是有很强的底线和准则的,政策范围内该给大家的一定会给,候选人招的时候也不会高高在上。工作过程中处理的事情很多很杂。怎么体现自己的价值,找准工作主线是一个很难很难的事情。
总的来说,在这家公司有很大的提升,也得到了晋升。由于公司密薪制原因不能贴近期的个税截图(也怕被精准定位),贴个20年的,剩下的大概说下数额吧
【20年收入¥20w,21年收入¥25w,22年收入¥33w,23年刚过一半按下不表】
再贴个出差路上发的随手拍和高德城市点亮吧。基本上一直在路上,多地在辗转。目前好像去了70多个城市了。
总结一下,互联网的压力很大。现在工作没有既要(高收入)又要(很轻松)还要(离家近)都能实现的。自己想好要什么,做好取舍就够了。家庭支持很重要。
互联网的红利期基本已经过了,现在大家入行要谨慎。35危机确实存在,正视危机,解决危机,做好心理预期。大环境下行的前提下,不要过度消费,提前处理好债务很关键
ps:大家有互联网相关岗位择业疑惑或者岗位疑惑的。可以随便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