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这没有共享电瓶车,总是在网上听说共享电瓶车多么方便,多么好之类的。
一直到前几年我们这终于有共享电瓶车了,这下可给市民们高兴坏了,纷纷扫码体验。
小心翼翼的坐到车座上,先熟悉一下喇叭,刹车的位置,然后才轻轻拧动电门上路。
后来大家新鲜感消失以后开始变得肆无忌惮,一路上电门拧到底,横冲直撞,颇有种不死不休的架势,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更有那种不要命的,过减速带都不点刹车,就为了体验那种飞起来的感觉。
也有一些特殊群体,不知道是为了省钱还是体验不一样的感觉,也可能是在使用高峰期没找下,俩人同骑一辆电瓶车。
姿势怪异,有的是一前一后,一个坐车把上,一个坐车座上,有的是集中一点,逮着车座使劲虐,俩人都坐车座上,也不知道咋挤上去的。
还有更夸张的,三个人共骑一辆电瓶车,给电瓶车压的大梁都弯了,走在路上咯吱咯吱响,成为了公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共享。
再后来我们城市为了交通安全开始查头盔,每辆共享电瓶车上也配有头盔。
但是这个习惯一时难改过来,大家总觉得戴着头盔不舒服,有种被束缚的感觉,所以应付差事,碰到检查的才戴,不检查的时候不戴,如果不注意被抓包了,就说一时疏忽,或者说头盔不合适。
还有一些人占有欲特别强的人,明明是共享电瓶车,非要印一些属于自己标记。
使用暴力在电瓶车上刻下一些痕迹,证明他来过。
其实共享电瓶车使用体验并不好,减震较硬,框架简单,因为使用频率过高也有多处损坏的痕迹。
但是好在方便,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能解一时燃眉之急,也不用担心后期维护,保养之类的,为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后来共享电瓶车公司不想干了,想把每辆共享电瓶车转卖给个人,但居然高出市场溢价很多,原因是美其名曰当时生产的共享电瓶车都是用最好的技术、最好的材料生产的,诡异的是居然有消费者买,即使买到手之后感觉车体松垮,并不实用,但共享电瓶车公司还是又大赚了一笔
现在我们这里已经没有共享电瓶车了,以前是雷锋行,你也可以讲讲你们城市关于共享电瓶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