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个月,硅谷10万人丢了饭碗

查看 46|回复 1
作者:极客公园   
导读:新年伊始,数家硅谷巨头开启了裁员的步伐。硅谷已经有10万人丢了饭碗。据统计,1月1日至2月1日,全球已经有326家科技公司提出裁员。



事情详述

硅谷寒潮持续。

2023 年开年才一个月,科技公司里已经有 10 万人丢了饭碗。据 trueup.io 统计,2023 年1 月 1 日至 2 月 1 日,全球已经有 326 家科技公司提出裁员,总计 106950 人受到影响,平均每天 3342 人。

FAAMG 是这波裁员的排头兵。亚马逊、微软、Alphabet 三家巨头裁员 4 万,再加上去年四季度裁掉 1.1 万人的 Meta,短短半年里四家公司裁掉超过 5 万名员工。苹果暂且幸存,但传出了裁减 Apple Store 以外零售渠道的非季节性员工的消息,库克也被传自愿降薪四成。

实际上这场裁员潮从 2022 年夏天就开始了。科技企业在 2022 年中已有陆续裁员,11 月,马斯克「清洗」推特和扎克伯格含泪道歉正式拉开大裁员序幕,至今愈演愈烈。

这些科技公司给出的裁员原因高度一致——疫情前期的过度招聘和当前下行的宏观经济环境。这话不假,收缩过冬是必要的,尤其对一些资金流紧张的创业公司而言,裁员降本攸关公司的生死。但对于几大科技巨头,似乎不只是这样。

部分外媒和熟悉科技公司作风的意见领袖认为,大刀阔斧裁员的科技巨头,远远谈不上是被外部环境被迫不得已而为之,而是趁着大裁员的风潮顺势而为——减脂清淤,裁掉那些「吃空饷」的,裁掉暂时赚不到钱的,清理快速增长期的积弊。

他们践行着前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那句名言,「不要浪费每一次危机」。

01

开年一个月,

裁员十万人

新年伊始,数家硅谷巨头开启了裁员的步伐。

1 月 4 日,Salesforce 宣布裁员 8000 人,占近 8 万名总员工的 10%;1 月 18 日,亚马逊宣布裁员 1.8 万人、微软宣布裁员 1 万人;两天后,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宣布裁员 12000 人。此外还有 IBM 宣布裁员 3900 人、软件巨头 SAP 宣布裁员 3000 人……



硅谷公司裁员统计丨数据来源:极客公园整理

最近一个宣布裁员的是电子支付巨头 PayPal。1 月 31 日,Paypal 发布公告,称在未来几周全球裁员 2000 名全职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 7%。

苹果是目前唯一裁员消息还未落地的巨头。但近期传出,除了圣诞节后的季节性雇佣会被裁减,苹果还将裁减 Apple Store 以外零售渠道的非季节性员工。此外,CEO 库克此前已确认冻结招聘计划,并有消息称,库克自愿降薪四成。

这一波裁员潮可以追溯回 2022 年,年中开始部分公司进行了小范围裁员。比如在 2022 年 7 月和 10 月,微软两度启动裁员,约 2800 名员工受到影响,涉及营销、Xbox、战略任务和技术组织等部门,今年 1 月初的裁员已经是微软一年内的第三次裁员。

到了 11 月,马斯克「灭霸式」清洗推特,扎克伯格道歉「哭诉」Meta 寒冬来临,硅谷大佬发出了更加明确的「寒冬」信号。

2022 年 11 月 9 日,Meta 官网发布公开信,确认进行 Meta 公司成立 18 年来首次大规模裁员,超过 1.1 万人,裁员比例占 8.7 万员工中的 13%。扎克伯格向被裁员工们道歉,「随着宏观经济下滑、竞争加剧、广告流失,导致 Meta 收入远低于预期。我错了,我要为此次裁员,以及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负责。」



扎克伯格致 Meta 员工的全员信|Meta 官网

就在 10 月 Meta 发布 Q3 财报的时候,扎克伯格还曾「嘴硬」,他表示,公司有信心让投资能在元宇宙领域发挥作用,每一项改进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更惨的是被马斯克收购后的推特,最新消息称只剩下1300 名员工(马斯克回应说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外媒 1 月 20 日报道,据 Twitter 内部记录,Twitter 的全职活跃员工人数已减少至约 1300 名,其中包括不到 550 名全职工程师。公司 1300 名员工中约有 75 人正在休假,其中包括约 40 名工程师。知情人士称,未来几周内推特将在产品部门再裁员 50 人。

SEC 文件显示,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推特有 7500 名员工,由此计算,裁员比例或逼近 80%。甚至推特于 2013 年上市时,都有 2700 名员工。

马斯克没有道歉,他曾在 11 月 4 日推特发文称,公司每天亏损超过 400 万美元,除了裁员「别无选择」。马斯克在 2022 年 10 月底接手推特后,立即炒掉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等高级管理人员,接着大刀阔斧大量裁员,并要求留下的员工进入「硬核」工作状态,一些员工被迫睡在办公室。

11 月过后,整个硅谷和天气一起进入了寒冬,一轮大规模、高频率、高密度的裁员潮延续至今。根据美国就业咨询公司 Challenger 统计数据显示,2022 年美国科技行业共裁员 9.7 万人,同比增长 649%,为 2022 年裁员最多的行业。

这个冬天之前,则是 2020 年疫情以来美股科技股的一波牛市。美联储不断超发货币以应对疫情危机,其中,苹果、微软和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先后冲上两万亿美元市值,特斯拉也在 2021 年 11 月达到 1.3 万亿美元历史最高市值。

彼时,各家科技公司都在扩招,给出更高的工资吸引人才。扎克伯格在给员工的备忘录中写道,「许多人预测,这将是一个永久性的高增长,所以我也决定大幅增加我们的投资。」

然而疫情的红利逐渐消失,政策放松之下,科技公司在 2022 年不再高增长,2022 年全年,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累计暴跌 33.1%,多家巨头市值受到重挫。据统计,美国上市公司市值最高的前 10 家科技公司的市值总共损失了 4.6 万亿美元。2022 年,苹果市值损失约 7550 亿美元,微软市值下降约 7260 亿美元,Alphabet 下跌约 7870 亿美元。此外亚马逊股价腰斩,Meta 一年损失了近三分之二的市值……

到现在,寒冬愈演愈烈,春天似乎还很远。

02

芯片、自动驾驶成重灾区

在这一轮裁员中,芯片、自动驾驶和 SaaS 是裁员的重灾区。

2022 年以来,几家芯片巨头在裁员潮中几乎无一幸免。泛林集团裁员 1300 人,美光裁员约 5000 人,格芯裁员 800 人,新思裁员 100 多人,英特尔裁员数百人……

除了疫情和大环境的影响,芯片企业的困境更多在于供求不平衡导致的价格暴跌。2020 年疫情爆发时,「缺芯」困局席卷全球,各行各业「无芯可用」,一路「囤芯」。加上市场对消费电子的需求持续疲软,芯片价格暴跌,各家芯片公司的业绩直线下滑。



近期科技企业离职人员统计|图片来源:trueup.io/layoffs

1 月 26 日,英特尔刚刚发布的四季度财报被称为「灾难」。财报中,英特尔明确提到,预计今年将削减 30 亿美元成本,裁员、砍业务将会继续进行。已经公布的裁员有从 3 月 15 日起在美国圣克拉拉市裁员 177 人、在旧金山湾区裁员 378 人。去年 10 月到 12 月,英特尔已经进行部分裁员,包括中国区,媒体称裁员涉及 2.4 万人,占总人数的 20%,英特尔还给数千名员工提供了 3 个月自愿无薪假期。

1 月 26 日,美国三大芯片制造设备供应商之一泛林集团宣布,计划裁减约 7%的员工。12 月 22 日,美国最大的内存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将在 2023 年裁员约 10% 并停发奖金。同时,美国最大的晶圆代工厂格芯也宣布,2022 年 12 月底前在全球裁员近 800 人,约占格芯全球 1.4 万名员工的 5.7%。此外,2022 年 3 月,英国芯片公司 ARM 计划在全球裁员 12% 至 15%,在 10 月 6 日,有消息称 ARM 已经将其英国员工人数减少了 20%。

属于「未来」的行业——自动驾驶和元宇宙也被寒风刮过,烧掉大量资金却久久见不到回报的创新型业务,在寒冬来临时会首当其冲被调整。

2022 年,海外多家明星自动驾驶公司都情况不妙。Robotaxi 全球第一股 Aurora 巅峰市值高达 130 亿美元,当前股价缩水了超过 90%,传出消息将卖身苹果;无人车配送公司 Nuro 年前裁员 300 人,占比 20%;2022 年 10 月,背靠福特和大众的 Argo AI 直接宣告破产。

Waymo 也没有挺住。1 月 25 日,据谷歌员工在社交平台上爆料,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 Waymo 本轮裁员大约涉及 80 人,占该团队员工总数的 4% 左右。前员工在 LinkedIn 和 Blind 上发的帖子显示,Waymo 裁员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感知和运动控制工程师、车队和车辆技术人员,甚至还包括招聘人员(HR)。Waymo 回应,承认裁员,但强调「比例有限」。

国内的自动驾驶创业明星们同样近况不佳。小马智行在去年 11 月传出 50% 裁员的消息后否认;12 月图森未来表示裁员 25%;通用汽车旗下自动驾驶部门 Crusie,去年裁员 8%……

元宇宙裁员的讨论集中在 Meta 和微软两家,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情况。

扎克伯格已经走上了一条「元宇宙不归路」。在裁员时发布的公开信上,扎克伯格表示,「我们已将更多资源转移到少数高优先级增长领域——比如我们的人工智能搜索引擎、我们的广告和商业平台,以及我们对元宇宙的长期愿景。」

不过投资人们并不买账。美国投资公司 Altimeter Capital 持有 Meta 公司数亿美元的股票,10 月,其 CEO 布拉德·格斯特纳在一封公开信中,呼吁该公司削减 20% 的员工成本,并将「元宇宙」项目的支出限制在每年 50 亿美元。

和扎克伯格的「ALL IN」元宇宙不一样,微软的目光已经转向火热的 AI 领域,似乎在「抛弃」元宇宙。裁员时,微软的 AR/VR 团队首先受到重创。微软宣布,将于 3 月 10 日关闭其 2017 年收购的 VR 社交平台 AltspaceVR,有报道称,微软还将摆脱其整个混合现实工具包(MRTK)团队。微软 HoloLens MR 头显的军方大单被叫停,未来堪忧。

此外,苹果 MR 设备即将在今年上线的消息传来得越来越频繁,「元宇宙果链」或将成为今年元宇宙行业的新变量。

03

科技巨头不浪费每一次危机

各家公司对外声明的裁员原因都指向了同一个理由——疫情时期的过度扩张,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

亚马逊公司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日前在一封公开信中表示,「由于经济形势不稳定且过去几年招聘速度太快,我们不得不继续裁员。」

亚马逊的 150 万名员工,大多招聘自一年多前的疫情期间,2020 年 3 月,亚马逊的全球员工数只有约 62.8 万人。Salesforce 联席首席执行官马克·贝尼奥夫也在致员工的信中表示,疫情初期,公司收入激增,导致过度招聘,而现在公司正面临经济下行,客户的采购决策变得更加谨慎。

然而,这些科技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情况似乎并没有那么糟糕。虽然很多公司年报和四季度财报还未发布,但是券商和市场研究公司的分析报告指出,各公司的数据并非惨不忍睹。

1 月 26 日加入裁员大军的 IBM 便是如此。这个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宣布,将裁员约 3900 人,根据该公司最新的年报,此次裁员将使其 28 万的员工总数减少 1.4%

但值得注意的是,财报显示,IBM 在刚刚过去的 2022 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亏损,反而出现了不低的涨幅。1 月 25 日 IBM 公布 2022 财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显示,四季度 IBM 营业收入 166.9 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 164 亿美元,和 2021 年四季度持平。调整后每股收益 3.6 美元,略高于市场预期的 3.58 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 16% 至 27.1 亿美元。

其实一直以来,科技企业的裁员动作都不只是无奈之举,更是主动割掉腐肉,去除淤血。增长不足时,科技公司会为寻找新的增长点扩张大量业务,但一段时间的运行后,这些业务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会积累很多鸡肋部门和冗余的人员。下行环境下,这些人就会被裹进裁员潮中。



近期五大科技巨头的招聘信息|图片来源:trueup.io/layoffs

微软是典型的案例,裁掉了几年前收购的 VR 社交团队,但要在 AI 领域进行招聘。再如 Meta 在裁员中停止智能手表的研发,裁撤掉多个收购部门的员工。据外媒报道,一位了解公司运作的前 Meta 员工认为,不属于 Meta 核心业务的项目正在拖垮公司。「今天的裁员新闻不仅仅是由于疫情肆虐,可能是过去 5 到 10 年公司项目扩张的结果。我实在想不出在过去的五年中,有哪一个成功的 Meta 应用或功能不是收购得来的。」

紧缩之下,市场对前景不明朗的创新业务的包容度也会缩小。投资人会对公司施压,正如 Meta 投资人格斯特纳写道:「Meta 已经陷入了过度的境地——太多的人数,太多的想法,太少的紧迫感……当增长放缓和技术急需变革时,这种情况就会致命。」

国内大厂的裁员逻辑也如此,多家大厂借外部压力给内部做改革,借着「降本增效」一口气清理清理业务线。腾讯是一个典型的案例,2022 年 12 月 15 日,腾讯在线上召开了一场内部员工大会,马化腾在会上提到,「看到别人增重,我们就跟着增,结果发现增的是脂肪,打不过对手」「如果不能自负盈亏,留给腾讯新闻的时间不多了」。

这些话道出了部分科技巨头大刀阔斧裁员的本质:借着外部的经济危机,清理内部快速增长时期留下的积弊。

科技巨头不浪费每一次危机,紧缩过冬,是为了春天的复苏。

新年第一个月, 个月, 硅谷, 10万人丢了饭碗

沐渔   

不要怕,才开始,好日子还在后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