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哪个瞬间让你觉得这个社会已经病得不轻了?

查看 167|回复 16
作者:bzdemo   
坐标广州,定点的是一家三甲医院。
以前看病取药的流程都是,诊室开完药就在微信付费,付费完会直接显示到几号窗口取药,取药窗口上也会有液晶屏提示,比如张 X 三,李 X 四等,哪怕是老人,大部分也是在对应窗口看液晶屏上的名字。
这一次突然发现,付费完之后不会提示到几号窗口取药了,而是多了几台所谓的“取药报到机”,拿自己的处方单或手机去扫一下二维码,才会显示在几号窗口取药。
然后重点就来了,液晶屏上也不显示名字了,而是多此一举显示成几号窗口,然后就所有人都围着自己的取药窗口,医生就要不断喊着对应的患者名字,整得跟菜市场一样。
那时候我就想到一个问题,像“取号报到机”这种没有需求硬造需求的做法,其实跟当年泰晤士河倒牛奶没有区别吧?只不过人家是明晃晃倒掉,我们是偷摸着用各种幌子遮掩起来,但本质上都是生产过剩消费不足导致的。
再往深了说,这种其实就是劫贫济富了吧?毕竟底层劳动者哪有机会接触到这种承接生产资料的机会,不禁觉得有点讽刺又可悲。

三甲医院, 取药报到机, 液晶屏

dawn009   
> 那时候我就想到一个问题,像“取号报到机”这种没有需求硬造需求的做法,其实跟当年泰晤士河倒牛奶没有区别吧?
两者完全没关系吧。
牛奶卖不掉,农场主自负亏损。公立医院的开销,出自纳税人。
uqf0663   
大概率是基层没搞明白运作逻辑导致的乌龙而已,需要时间完善,总是慢慢会变好的。
就类似于最开始推行无纸化办公的初期,很多基层搞不清楚状况反而浪费了更多纸张是一样的。
没事多去跟基层人员打交道,你会发现这些人里面大多数人的脑回路真的是很清奇,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他们能给你绕很多圈最后他们自己都绕晕了。(我不是特指公家单位的人,你多上几年班在各种私企里你也会接触到各种奇怪的人,大家都是人都一样,不可能在公家单位上班的人就都是神)
我认为不存在“病得不轻”,总会慢慢变好的,只是需要时间,就像很多年前去政府办事各种跑断腿,现在很多在 app 就能完成了。
bzdemo
OP
  
@dawn009 你这么讲也没错,但广义上来说,我们不就是所有公立医院的“农场主”吗?
Rickkkkkkk   
多这个流程肯定是因为“某些原因”而加进来的,可以仔细想想前后的差异
你说硬做需求,那不会有,逻辑不通顺
dawn009   
@bzdemo 农场主能决定如何经营农场,我们无法决定如何经营公理医院。
EastLord   
北京协和医院的事儿,虞书欣家族,姜萍 等等,好多
bzdemo
OP
  
@uqf0663 应该也不是运作逻辑的问题,原先线上缴费会直接提示在几号窗口取药,线下缴费会在缴费单上显示,到这一步其实就已经很明朗了,现在贸然多一个取号报到机,不就是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吗?
boringwheat   
类似分诊台的设计?避免窗口人员挂牌休息但是依旧将单号分配到这里吧 ,目前应该是取药报到机和窗口 LED 的显示还没打通
evan9527   
「拿没拿洋奖项,不是定义中国发展水平的指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