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今晚我看到站哥发的内容有感而发写下这篇文章(其实就是想蹭热度[流汗滑稽])这应该是时隔一年,我再次写下关于麒麟的文章了吧?
首先声明一下,我不是所谓的内部人士,也不是靠自媒体吃饭的,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数码爱好者而已,上班之余偶尔写写文章罢了。
所以我就算说错,也算不了什么大问题。我只是阐述我的观点罢了,说错了有什么可丢人的?那些天天堆叠,天天480越用越流畅的人,他们才叫丢人呢!
去年毕业那会儿,因为闲来无事,也陆续写下9000一直到970的分析文章,现在回看真是我的黑历史。文笔一塌糊涂,思路相当混乱[受虐滑稽]
https://www.coolapk.com/feed/37645670?shareKey=YzcwYjQ2ZWU2ZGVmNjRiZTc0NjA~&shareUid=3967169&shareFrom=com.coolapk.market_13.3.1
https://www.coolapk.com/feed/37387850?shareKey=YmU4YmE3Y2Q0ODU2NjRiZTc0NjA~&shareUid=3967169&shareFrom=com.coolapk.market_13.3.1
https://www.coolapk.com/feed/37323902?shareKey=M2YwMmZjZDk3NjkzNjRiZTc0NjA~&shareUid=3967169&shareFrom=com.coolapk.market_13.3.1
https://www.coolapk.com/feed/37284731?shareKey=MjhhYjE0NjdmYTUxNjRiZTc0NjA~&shareUid=3967169&shareFrom=com.coolapk.market_13.3.1
https://www.coolapk.com/feed/37239056?shareKey=MjJkNTdmZmY3NWRlNjRiZTc0NjA~&shareUid=3967169&shareFrom=com.coolapk.market_13.3.1
零、引子
和大家普天同庆不同,我感觉我的情绪异常的冷静,完全不会沸腾。可能是两年前已经沸腾的太多了吧[流泪]人都要麻了;加上自己现在也不是十八九的小伙子了,自然也变得更稳重了一些。
再强调一遍,在没有见到芯片之前,所有的预测都是没有意义的(俗称扯淡),就好像前阵子说哲库的soc性能堪比发哥9000一样,没有任何意义。我也可以说我在家手搓芯片,性能暴打A17[流汗滑稽]
之余一次两次预测正确,也不能说明我的本事。毕竟我的手表就算不走了,让它指示时间,一天也能准两次[受虐滑稽]
一、我认为的新麒麟
继续强调,有没有还不一定,只是说可能有!全为猜测,请勿当真!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次的麒麟不太可能是9000的迭代产品。为什么这么说呢?麒麟9000是一颗采用台积电N5工艺的芯片,die size 106平方毫米,包含153亿晶体管,密度高达1.44亿晶体管/平方毫米!假如smic 7nm的密度能达到台积电n7+水平(台积电7nm euv),也就是每平方毫米1.16亿。用这样的工艺来复刻麒麟9000,面积要增大到132平方毫米了。芯片增大带来的问题有很多,首先是封装尺寸,会占据主板宝贵的空间,毕竟865+x55两块芯片的面积也才110平方毫米,比这个还大,啧啧啧;第二个问题更为致命,芯片增大,必然带来良率的降低,尤其是对于大陆的晶圆厂来说,这一点不得不忽视。
而旗舰芯片里面肯定是既要又要,又要塞进CPU和GPU,还需要强大的NPU和ISP等等等等,可是大陆的工艺有限,塞不下怎么办呢?要么像麒麟990 5g那样做减法(基带砍了一刀),要么像麒麟9000用最顶尖的工艺,成就了全球首款5nm 5G SoC!
所以这次的新麒麟,大概率是中端U的定位甚至是低端U的定位。比如说麒麟820/810,甚至更低710A[受虐滑稽]710A是smic14nm的杰作,但是至今smic14依然离不开荷兰进口nxt1980的机器……而新的麒麟,大概率是smic7了,在中芯南方产线那边。(再说一遍,smic7不是n+1)
至于CPU架构,什么x3/x4,a710都别想了,华为没有拿到ARM v9授权,只有ARM v8,最新也就是a78。但是华为有很强的技术储备,能不能把鲲鹏920那个泰山v120改吧改吧放到手机上?叫v120lite?我觉得完全可以,反正有没指望靠这款芯片大批量出货,对吧?
GPU有可能是G78,但是不排除用华为自研的GPU架构,因为试验性质的芯片,怎么搞都没所谓的[流汗滑稽]
二、新麒麟的影响
我认为如果有新麒麟,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因为这是华为经历mate50产品力崩坏,p60走向正轨之后又一次里程碑事件,仿佛一面旗帜,一声惊雷,给全国的数码爱好者乃至全国人民一点震撼!
麒麟暂停两年半多了,终于又回来了。至于新麒麟有没有5G,性能是不是很强,无所谓,没有人关心。就好像20年推出了smic20周年纪念版手机,它搭载了smic14nm的710A,但是依然没有在市场激起足够的浪花。
但是新麒麟的影响也就止步于此了,它能给大家一剂强心针,但是不能帮助华为夺回失去的两年半。因为smic7的产能极为有限。目前只知道去年7月生产过矿机(有拆解分析),摩尔线程也有可能也是smic7,但是缺乏证据。
然后来看看smic7的性能表现,能效比的话很接近台积电n7+,但是我们不能又因此而沸腾。矿机大部分都是很小的芯片,频率也不会像手机那样拉到3ghz以上,所以这个能效比不能说明问题。就好像2.2ghz的6gen1能效比也还凑合一样,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点就说三星4nm很强[受虐滑稽](提一嘴,三星4nm的良率终于提升到70-75%了,而台积电n4则是80%)
然后是产能,最关键的问题之一。smic由于制裁,一直拿不到euv的光刻机,光靠手头上nxt1980,做7nm也不是不行,只是效率和良率都不高。
根据相关人士透露,smic7的良率可能只有可怜的30%(台积电18年7nm用的也是nxt1980,但是良率有80%),产量一个月也只有大概1000片晶圆(可以切割五六百个手机soc)。也就是说一片晶圆切割几百个芯片,七成都是坏的……必然导致芯片成本居高不下。假如另一家代工厂有euv的光刻机,那么可以简化芯片生产流程。nxt1980四次套刻(SAQP),euv可能仅需一次就够了,而且芯片良率高达80%。多一次光刻,就要多用一点化学材料以及掩膜(mask)smic刻了四次,然后良率还只有竞争对手的一半不到,成本得高好多倍,这是非常简单的数学题。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产量真的这么低,轮得到麒麟吗?华为升腾AI芯片,天罡基站芯片,超算的海光和飞腾芯片,哪个不需要先进工艺?尤其是升腾,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换NVIDIA a100,优先级肯定比麒麟强。
那么有的朋友可能会说,能不能用国产设备替代?很遗憾,并不能……因为半导体产业链太长太长,我们落后的太多太多,一些方面不是短板,而是压根没有板,所以只能从美日荷进口设备。
更何况国产化设备刚起步,使用代价是不稳定的工作,还有更低的良率。smic的28nm产线良率85%+,但是中芯京城进行25%国产化替代之后,良率就只有70%不到了。还有smic14,早在20年底,良率就爬升到90%,接近台积电水准;而中芯南方替换了20%设备为国产之后,良率一直卡在60%……虽然有梁孟松,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真希望三星把euv卖了,玩不明白就别j⑧玩,让梁博士给你们露一手[受虐滑稽])
三、个人感悟
我之前也是个花粉,最开始喜欢上华为是源于mate7[流汗滑稽]直男审美没跑了,高考完买的第一部手机是mate10。后来又买了一堆华为的产品,包括耳机,平板还有荣耀66瓦充电宝()
但是现在自己正在用小米13p,虽然MIUI14的bug比hm3还多,但是快充,性能,拍照尤其是微距,让我喜欢上这台手机了。自己有时候也有点后悔,如果m40p没有摔烂,如果自己等到hm3新特性,可能现在的我还会继续用华为吧。可惜我的华为止步于hm3.0.200,卡顿的不像华为的系统的那个版本……
虽然华为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系统广告多,通知栏和任务中心切换麻烦,测绘返回没有震动反馈,相当差距的拍照预览窗,还有几乎没有的散热……
但是我很怀念两年半前的华为:有遥遥领先的麒麟9000,有稳定大气的EMUI,有技压群雄的IMX700,还有登高望远的潜望式长焦镜头,有自信霸气金句频出的余总……
作为花粉,我衷心希望华为能够渡过难关,也希望华为别忘了我们这些在低谷期还在花钱支持的粉丝(p50p屏幕就不是人用的[发怒])
HUAWEI is alive!Kirin is forever!
@qusmark @皮皮笑洛夫斯基 @多才多艺的路人甲君 @秋风花雨落 @光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