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不卖就不亏的说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说的人经济水平是不是能够承受这个代价。如果就是普通工薪家庭,那么他就是 OP 心理想的自我催眠的心理安慰策略。 短期对于浮亏浮盈每个人都有不同理解。至于最后是不是要卖掉,把浮亏变成实亏,就完全是看个人多因素决策和经济实力。 如果从 5 年 10 年计算肯定会卖,或者因为结婚对象非要买,那确实就是冤大头。如果要赌长期,很容易就赌进去大半年辈子。日本的泡沫破裂到现在才堪堪恢复不到差不多的水平。 想要理解他们,可以这样把买房不卖就不亏,不买更不会亏的两拨人。简单理解成买电子产品时的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只是经济价值放大了,决策风险也更高。但是不两拨人的想法是可以类比的。 很多人买手机今天买,两个月后降价了都会不爽很久,那么这种价值贬低带来的不愉快也会放大。另外一些则会选择提前走分期贷款先拿到手用起来再说。只要降价的部分在他可接受范围内就行了。 早买的早体验带来的附加情绪,不只是房子带来的居住体验,还有身边人来带的情绪(压力)。这个情绪价值的部分可以参考社区里面关于买车的讨论,理解也是有非常大的差距。 ----- 另外一个就是要看当地的房价和薪资待遇占比了。按照我的税后月收大概可以折算成 5~6 平,那么其实可以预期出来房价的不会有非常大剧烈波动了,或者说再降价也已经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了。 那么在需要的时候做决策,经济账上的亏不亏就不是一个非常大的占比了。
你买过手机吗 如果你买二手的,能省大量金钱。 比如我的小米 8 买的就是新发售被用了 1 年的二手。 价格差不多只用了 1/3 。 原机主如果不卖掉并再次购买新手机,那么对他来说不存在亏,因为买来就是用的。 而导致他亏的原因是他选择卖掉再买新的其他手机。 房子这个问题,真正悲哀的是,月收入几千,却要住几百万的房子,还理所当然,才导致出现了这个巨大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