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决于用途和场景,大致有几个思路,你可以按照关键词去搜对应的做法。 如果以安装的包来划分,整个显示框架大概有:Framebuffer 层( DRM/KMS ),Display Server 层( X.org/Wayland ),窗口管理器,桌面附加组件四层。FB 层肯定都有也不需要关心,Display Server 层必须要有一个,根据你的应用来选。按照你的描述,桌面( KDE/Gnome )这些都可以不要,窗口管理器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这里以 X11 作为显示后端为例: 在某个 tty 启动 X session 。用到的命令就是 `startx`,后面可以直接跟你的 x11 应用,也可以跟 `xterm` 之类的 vte 终端,之后可以在终端里面按需启动 x11 应用。 这里对于 tty 的分配,以及对应到显示器需要你手动配置。如果你是 ssh 连接到远程服务器,需要 ssh x11 tunneling 。 如果需要窗口管理器,可以 `startx` 先启动窗口管理器,然后再启动对应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