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枪炮,病菌与钢铁》前两章有感/疑

查看 752|回复 44
yituanmaoxian   
看得太少 想得太多
Trim21   
这本书主要是讲史前的吧,这个话题相比历史应该更靠近人类学?
Myprajna   
建议列出十条哲学问题,自己写 10 篇文章回答。然后看一本书修改一次这 10 篇文章,觉得看完一本书改变你观念了,很好。看完一本书没什么修改,也很好,算是加固。
其实就是不停地修改自己的三观,越到后来越自信。书、文章、视频,都差不多。建议你先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或者像研究生一样写一篇综述。
searene   
我一直都是打卡式阅读,作为一个程序员,我不务正业的读了很多其他专业的书籍,包括心理学、哲学、神经学、历史学等等。按我的经验,我觉得是有用的,而且用处很大。在你读了大概十几本类似的书籍之后,你就会明显发现自己跟周围人的想法开始不一样了(因为大部分人工作了之后就不读书了,或者只读工作相关的书),也开始看清楚一些问题的实质。
我可以举几个我的书来说明一下。
1. 人类简史:这跟你说的书有点像,可以归类为历史书,不过我们也可以把它归到哲学一类,因为作者在书中用大量的篇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比如猜测部落时代的人类是否因为交流密切而幸福感更高,再比如大部分人觉得旅游很浪漫,甚至周游世界成为了自己追求的目标,殊不知这正是经济社会为了刺激消费而做出的宣传。在周游世界前,不妨想想这是否真的是自己想要的
2. 洞见。这是一部讲冥想的书,但与其他的书不同的是,作者是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去阐述冥想的作用的。读完这本书后,你会发现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冥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你平静下来,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感情和欲望。这无疑可以让人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比如考虑一下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上的焦虑是否值得。
3. How to Teach Philosophy to Your Dog 。一本哲学的入门书,这本书阐述了各种不同的哲学理念。很多人不知道哲学有什么用,但我觉得哲学是这个世界上最应该学的东西,它可以告诉我们为什么活着,要怎么活着,如何才能幸福,如何判断是非。有很多哲学观点都是互相矛盾的,这也提醒我们要辩证思考,这个世界上除了数学定理以外,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绝对对或者绝对错的,承认自己有可能是错的是辩证思考的前提。
我建议要多读这种看起来跟工作无关的书,多读跟自己观点不同的书,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比较全面的世界观。
buermo   
我是毕业了一阵子之后才知道看书不总是为了获得“知识”的。大学时候选社科的课总感觉这都讲的什么跳大神的唬人玩意。后来也不知道从哪个契机才发现哦原来除了理工课本那些东西大部分都是大家坐下来交流下看法互相激发一点思考的灵感。
仔细想想可能是看沉思录里说的。“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
ciderzero   
读到最后 感觉一切都是命运 欧洲人能走在前面 非洲人只能被奴役
probe301   
这本书是本历史书吗?
答:作者是个研究鸟类的生物学家,花了 30 年时间探究“为什么不是美洲返殖民欧洲”的“根本原因”,说白了就是地理决定论。书中甚至完全没有讨论政治、宗教等影响,所以观点一定是存在巨大争议的,权当一个有趣的切入角度就好。
这么厚的书慢慢看,好像收获并不多。
答:个人观点,即使是这种"非娱乐"的读书,和打游戏其实没什么区别,本质都是为了对抗空虚,但多读一些书会让你很爽,看到羊驼你会想到,原来这就是南美洲唯一的被驯化的家畜,就是这家伙导致了美洲拼不过欧洲(枪炮一书观点),而不是只能想到“草泥马”这个昵称 23333
sangleft   
1. 是历史书吗?
我觉得算
2. 即使做笔记摘录,最后还是“打卡式阅读”,有意义吗?
光打卡没有意义,需要尽量吸收才行
笔记摘录写了总比没写好,用自己的话总结笔记比单纯摘录好,能讲给别人更好
有一篇写 “为什么读书不管用” 的文章
https://andymatuschak.org/books/
大致观点是,书的媒介形式假设了“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句子吸收知识”,但这并不是个很好的认知方式
想有效吸收,需要读者提升参与度
3. 怎么定位非技术阅读行为?
挺有意义,不能只看技术类的书
wingerwwang   
自己感觉读书是跟作者交流,当成娱乐就好,目的性越强读起来越痛苦。
imsea1   
如果想要挑战一下其中的一部分的论点与逻辑的话,可以考虑读一下人类学与考古学的新书 The Dawn of Everythi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