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听“得到”,而有些人喜欢听“樊登”? 不同 APP 的用户有什么特点?

查看 193|回复 15
CaptainD   
我个人觉得得到的模式稍好一点,需要去”听“的书我觉得有两种,一种是本来就比较浅,稍微听一下就行,不需要深入,另一种是需要深入读的书,先听一下简单了解,有时间再深入读
听书本身就不能代替读书,不如简洁一些
secrexy   
还原度的差别。毕竟信息加工程度越高,失真越高。一本书浓缩程度越高,就越带着讲述者的个人筛选和观点。
另一个方面,当客群都相对喜欢短一些的时长,那么对于平台来说,内容产出就会愈发的往这个方向靠。从而整体讲述者会大方向上变得 [浓缩内容,制造金句,提高讲述趣味性,...]
而如果读者能接受长时间,那么讲述者自由度会更高些。但相同的,对于内容质量的要求就会更高了。
sentinelK   
对于可以“浓缩”的书没什么兴趣。所以一直没动力去了解“听书”类 app
如果一本书的信息很饱满,“浓缩”往往南辕北辙。
如果一本书的信息很浅薄,“浓缩”后也味同嚼蜡。
denok   
每本书不是一个推理的过程吗?由哪些线索得到哪些结果,有人重视线索,有人重视结果。
llh880808   
没有听讲书的经验,以更流行的讲电影为例吧,有这么几种讲电影的类似,以时长分,5min/20min 乃至以小时计算,5min/20min 在我这的感受是差不多的,主要的问题是,一旦看过解说,除非非常感兴趣,很少会愿意再看一次原片,这是一种损失;以小时计的解说,某种意义上就是拉片了,更适合已经看过原片再跟着视频走一遍,这种是反而能有收获的
所以,更愿意选择时长较长的
swulling   
@sdjl #2
对大部分书来说,「直接得到正确答案」是虚假的命题。没有很多书会给所谓的「正确答案」,或者说给的「答案」也不一定正确。
书籍的意义不在于最终提炼出的那几个观点或者答案,而是作者的思维模式和思考过程。读书就是让你随着作者的思维去再重新思考一下,你或许发现做的思考过程有瑕疵,结论可能不正确,或者相同的思考过程可以用在别的领域,这才是书籍主要的价值。
举个物理的例子,开普勒三定律都听过,学习三定律不是让你死机硬背这几个定律,而是想想怎么能从三定律中推导出行星轨道,怎么推导出万有引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