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的系列教程------领导讲话稿的写作

查看 89|回复 9
作者:lsy832   
领导讲话稿的写作
讲话稿有哪些类型?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讲话稿是机关文稿中使用频率最高也是最重要的文种之一,因而又是秘书们为之付出最多心血的文种之一。它的样式有多种,按用途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类是用于布置工作的讲话,如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及财税、政法、宣传、教育等各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其内容是就某一阶段的工作进行部署,提出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
一类是用于总结工作、表彰先进的讲话,如年度总结会议、某项工作或某项活动总结会议和各种表彰会、庆功会上的讲话。其内容是回顾工作、总结经验、激励先进,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类是例会上的讲话,如党代会及其全委会上的工作报告、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协会工作报告,还有妇代会、团代会、文代会、职代会工作报告等。其内容是向与会代表报告前阶段工作情况,提出下一阶段工作意见。这类会议上有时还有开幕词、闭幕词,前者用于介绍大会背景、阐明会议主题、提出会议要求,后者用于归纳会议成果,提出贯彻意见。
一类是各类会议上的非正式讲话,这类讲话一般篇幅不长,有时不用稿子,有时也用稿子。如大会之前预备会上的讲话,讲明为什么开这次会议和怎样开好会议,带有“打招呼”的性质;除主讲人讲话之外的补充性、强调性讲话,常见于主持词或会议小结。
一类是小型会议上的指导性讲话,如研讨会、座谈会开始或结束时的讲话,根据会议内容发表个人的观点、见解,给与会者以启发和指导。
一类是用于直接指导基层工作的讲话,如领导听取下级工作汇报或检查基层工作后的讲话,应邀出席某地、某部门工作会议所作的讲话。这类讲话一般首先肯定该地该部门的工作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尔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意见。
一类是应景式的讲话,大都为应对某个重大活动或重要仪式所作,如重要节日纪念大会上的讲话、重要庆典仪式和集会上的讲话,一般是阐述某一重大事件的意义和作用,给人们以某种启示和激励,带有较强的鼓动性和号召性。
至于讲话稿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这样来看:第一,它是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行使领导职能的一种重要方式,是领导集体或领导者个人思想和意志的书面体现。第二,它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针对性,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任务、为解决一定的矛盾和问题服务的,因而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第三,它具有一定的行政效力,包括号召力、推动力、约束力,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所提出的任务、要求,不管听众的理解程度如何,原则上都应接受并执行。
起草讲话稿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因为讲话稿有多种样式,而不同的样式写法上也不尽相同,所以这里只能概括地讲讲带共性的要求。具体有以下几点:
(1)要符合上级的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任何一个地方和单位的工作都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党委、政府领导下进行的,所以讲话稿中必须贯彻邓小平理论,贯彻党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贯彻上级的工作部署和指示精神,以此为依据来表达观点和见解,提出任务和要求;即使提出带创造性的政策措施,也要与上级精神相吻合,而不能相违背。
(2)要贯彻和符合领导意图。讲话是领导的讲话,而不是起草者的讲话,所以要按领导的意图包括思路、观点和提示去写,发挥、创造也要依据领导意图来进行,而不能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是因为,无论党政领导也好,部门领导也好,主要领导也好,分管领导也好,他对所管辖的范围和领导的工作负有责任,他看问题有自己的高度和角度,做工作有自己的思路和办法,甚至在文字表述上、语言风格上还有自己的独特要求,更何况多数领导的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毕竟要比一般人高,脱离领导意图,就可能做“无用功”,吃力不讨好。
(3)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所谓针对性,就是紧扣会议主题,该解决什么问题就讲什么问题,讲深、讲透、讲到点子上,不要不着边际地泛泛而谈。所谓说服力,就是在提出某项任务或要求,解决某个问题时,要有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和事实依据,讲清道理,以理服人,以使听众能够理解和接受。
(4)要切合本地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无论提思路、提观点,还是提任务、提办法,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千万不能照抄照搬,不能人云亦云,使讲话稿变成一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空话、废话。
(5)要有简练、朴实的文风。“简练”就是篇幅要合理控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要动不动洋洋万言,像懒婆娘的裹脚布一样又长又臭。“朴实”就是文字要质朴、通俗,使听众一听就懂,这也是讲话稿与其他文稿语言风格上不同的地方。
(6)要精心组织文字,追求高质量。这主要包括:结构要严谨、和谐,立意要新颖、深刻,观点要鲜明、确切,句子要凝炼、明快,用词要准确、得当,还包括层次要分明、逻辑要严密、起承转合要紧凑,等等。
以上各点,因为后面还将涉及,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
起草讲话稿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是把领导意图搞清楚,了解领导同志想说什么、怎么说。
二是吃透上级精神。根据会议主题和讲话内容,先把上级有关文件、领导讲话和报刊上有关重要文章找来看一遍,搞清楚上级对某项工作有什么要求、什么政策措施、什么新的提法等,重要部分还要画上记号或摘抄下来。但是要明确,所谓“吃透”,不是叫你照抄一遍,而是要理解,要“消化”,以供写作时运用。
三是摸清下情。领导讲话必然涉及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或对政治、经济形势和社会动态进行分析判断,或引用有关数据和典型事例,或宣扬某项工作经验,或揭露批评某种不良现象,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对“下情”的掌握,而且掌握得越多、越详细、越准确越好。因此,起草之前要根据会议内容认真想一想:这篇讲话要涉及哪方面的实际情况?对这些情况我清楚不清楚?如果不清楚,赶快把有关工作汇报、总结材料、信息和报表找来看一看,如果还不清楚,就利用通讯工具把有关情况“调”过来,或到实地去调查了解。特别对有关的重要典型、重要数据等,要认真核实,使之经得起检验和推敲,以防引用了假典型、假数字。情况集中之后,还要进行比较、筛选,把最有价值、最能说明问题的部分保留下来,视需要而引用。
四是调动“积累”。平时所作的知识积累、资料积累,这时候就派上用场了,根据讲话内容,你感到哪个问题不好把握,哪个提法不大明确,或者哪个地方需要引用一段史实、一段经典论述、一段精彩言辞,如果平常注意了这方面积累的话,就可以把它们“调”出来加以利用。当然,并不是每写一篇讲话稿都要去翻阅“积累”,要根据需要而定。有些人平常注意学习,加上记忆力好、理解能力强,虽然不翻“积累”,但不知不觉中也用上了“积累”。
五是进行框架设计。就像设计一幢房屋考虑内部构造,包括竖几根柱子、用什么料、呈什么形状,文章设计同样,要考虑讲几个什么问题、立几个什么观点、用什么材料、如何展开论述等,通过列提纲把框架搭起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搭架子”。“架子”搭得稳,写起来就顺当;搭得不稳,就可能瞎折腾。
如何领会领导意图?领导意图不明确、不完善或没有交代意图时怎么办?
答:大凡领导者将要在某个会议上发表讲话,都会把有关文秘人员找来“面授机宜”,即把意图交代清楚,如讲几个什么问题、着重强调什么和解决什么等等。这时候你必须认真听,认真理解,最好把领导的话一字不漏地记下来。因为这里边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领导事先已经过缜密思考,打好了腹稿,讲出来的思路已经很成熟、成系统,稍加整理就成为很理想的文章框架了,所以你当然要全盘记下,这样写起来就会省事得多。另一种情况是,领导虽然事先作了认真思考,但说出来时可能不够连贯、不成系统,甚至可能是零零碎碎、重重复复,即使这样你也要全部记下来,尔后经过加工使之连贯起来、顺畅起来。
领导的意图很明确、很完整那好办,如果不太明确、不太完整怎么办呢?这种情况我们常常会碰到。领导同志由于工作太忙,有时来不及作系统周密的思考,所交代的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一个粗略的想法,或者只点到现象而没有形成观点,或者只提到观点而没有串成一条清晰的思路,或者连点到的现象和提到的观点本身也未必准确。这种情况下,秘书同样要把领导的原话记录下来,然后认真琢磨:领导心里想的是什么?他说的那些话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还有什么话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琢磨清楚后再加以梳理、完善和发挥,使领导的思路由不清晰到清晰,由不完整到完整。从这方面说,秘书的头脑应该是领导的头脑的扩张,秘书的思维应该是领导的思维的延伸。举个例子:某领导想就推进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作一篇讲话,在政策措施方面他想到的只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大力扶持”;“要放水养鱼,不能杀鸡取卵”;“不要怕放得太开,先让它发展起来”等等。这些话看起来杂乱无章,如果加以整理归纳,就可以完善为“先发展后规范,先放开后完善,先扶持后受益”,这样就显得完整、集中,而且易懂易记。
还有一种情况比较难办,就是领导事先没有交代写作意图,叫你先列出提纲来再说。这里有几种可能:或者领导的确腾不出时间来考虑,或者他有意发挥秘书的主观能动性,考考你的能力和水平,或者他相信秘书的能力和水平,认为无须多作交代。这种时候怎么办呢?把握住两条:一条是,根据会议主题和上级有关要求、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揣摸和推测领导可能要讲什么?另一条是,根据该领导历次讲话的特点和平常与领导的接触,弄清楚领导喜欢讲什么。把这两方面捏合起来,再加上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分析思考,就有可能八九不离十,容易得到领导认可。当然,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多半是那些已经驾轻就熟的“大手笔”。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问题:所谓领会领导意图,不只是起草讲话稿之前,包括平时也要多加留意。与领导交谈,陪同领导参加各种活动或下基层调查研究,听领导在一些场合的即席讲话,都是捕捉领导意图的极好机会。因为一般来说,领导在考虑什么问题,对什么事情感兴趣,对当前和下步工作有何打算,不仅在正规场合,平时也会在言谈和行动上有所表现,特别是那些脱口而出的话,往往是他真实思想的表露,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妙语佳词。把这些看似零散的东西记录下来、集中起来,加以综合分析,就不难发现领导的“关注点”、“兴奋点”,不难把握领导的思想脉络和思维习惯。这样,即使领导没有交代写作意图,也能做到临阵不慌了。
应当注意的是,领会领导意图,并不是绝对的“奉命行事”,领导说怎么写就一定怎么写,哪怕说得不对也坚决照办,不能有丝毫更改。实际上,有些时候领导同志也会以商量的口吻交代意图,这时候秘书固然要认真听、认真记,如果发现有什么不妥,有什么疏漏,也可以而且应该大胆提出,只要领导认可,也便成了领导意图。即使领导不是以商量的口吻交代意图,也要敢于发表个人意见,只要你讲得有道理,领导还是会采纳的。这其实也是秘书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果唯唯诺诺,见误不纠,看似尊重领导,实际上是对上级、对工作的不负责任。
讲话稿怎样结构?
答:所谓结构,即文章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是围绕讲话主题的需要,通过层次与段落对题材进行合理的组织与安排,使各层次与段落之间紧密衔接、彼此呼应,共同为主题服务。结构的方法因讲话稿样式的不同而不同。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团代会等例会上的工作报告,其结构的格式化较强,即前一部分报告工作,后一部分提出工作意见,几乎篇篇如此,所以这里不作讨论。要讨论的是无一定格式的、用于布置工作的各类讲话稿的结构方法。这类讲话稿的结构因会议的主题、内容、对象而异,甚至因讲话者的兴趣、风格而异,所以结构方法也最为灵活多样。在这里,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以内容定结构。当我们接到起草任务时,首先要考虑清楚的是:这篇讲话的主题是什么?根据主题,要写进哪些内容?大致讲几个什么问题?考虑清楚后再进行结构设计。这就是说,内容是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决定结构,而不是结构决定内容,结构是为内容服务的。举个例子来说,某篇讲话只讲流通问题,篇幅限制在3000字左右,如果也像写大块头文章一样,一二三四五地拉上个庞大的架子,就很难把文章写短、写实,就会像瘦个子穿宽大衣服一样显得空荡荡。反过来讲,如果讲话涉及党政财文各个方面,而“架子”设计过于狭小,那么内容就会铺展不开,就会像大胖子穿紧身衣一样显得别扭。所以,内容与结构的关系就像身材与衣服的关系,必须合身、得体才好看,离开内容考虑结构,往往弄巧成拙。
第二,不固守“模式”。因为这类讲话稿的结构不需要也不应该有某种“模式”,一旦形成某种“模式”,就造成结构雷同,就显得呆板和僵化了。所以在考虑结构时要注意比较一下:我现在搭的这个“架子”和以前搭过的或别人搭过的“架子”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应避免。这就好比做房子,如果所有的房子都是一样高矮、一种模式,当然不能给人以新鲜感和美感。现在有些讲话稿的结构就存在雷同的问题,比如大家熟知的“三段式”:第一段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第二段是任务和措施,第三段是加强领导,以至于与会者一听念到“加强领导”,就知道快要讲完了。当然,这样写并不是不可以,但如果每篇讲话都这样结构,就难免给人以陈旧感。还有一种现象是,凡领导讲话都要讲到三个以上问题,而很少讲两个以下问题,似乎没讲到三个以上问题就不完整、不过瘾。说起来,“三”真是一个神奇的数字,三足鼎立、事不过三、三思而行、三生有幸、三顾茅庐、三缄其口、三人行必有我师等,都与“三”有关,于是写文章也是三个问题,每个问题里边又是三个小问题,好像无“三”不成文了。其实这只是习惯使然。为什么一定要讲三个问题?讲两个问题、一个问题不可以吗?当然可以。关键还是要从内容出发,当讲几个问题就讲几个问题,既不要削足适履,把该讲的问题落下,也不要生拼硬凑,把不该讲的问题硬搭上去。
第三,力求紧凑、集中。这里指的是文章的内部构造要严谨、周密,使各部分之间形成有机的紧密的联系,从而使整篇文章有一种整体感、和谐美,把主题烘托出来。不紧凑、不集中,必然使结构松弛散乱,进而导致文章的失败。现在有些讲话稿的结构就存在这方面的欠缺:(1)内容设计不集中,有些方面是为主题服务的,有些方面则偏离了主题。比如某篇讲话的主题是“高举团结、廉政、务实的旗帜,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下边设计了“从严治干刻不容缓、重要的问题在于加强学习、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关于当前改革与发展的几项重要工作”等5个小标题。很明显,前4个小标题扣紧了主题,后一个小标题则离开了主题,完全可以“砍”掉,如果这方面内容需要保留,小标题就应改成“以务实的精神做好当前改革与发展的各项工作”,这样才连得上主题。(2)所设计的内容虽然与主题相吻合,但各内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显得杂乱无章。比如一篇谈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讲话,设计的内容和排列顺序是:“1.共产党员要在改革与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2.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3.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体现在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上;4.党员队伍存在的种种问题不容忽视;5.党员教育要注重实效。”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次序颠倒,既然要指出问题,应该把第4点作为第1点,先把问题摆出来再谈要求和措施,显然更合乎逻辑,写起来也更顺手;二是内容设计缺乏确定性,第3点写起来会与原第1点重复交叉,因为谈的都是党员的作用问题,不如将二者合并。(3)内容设计贪大求全,什么问题都想讲到,实际上什么问题都不可能讲清楚。比如有些讲话稿的设计,从国际形势到国内形势,从物质文明建设到精神文明建设,从工青妇到对台、统战和民兵预备役,简直无所不包了,看起来考虑很周全,但按此写下去、念出来,只能使听众眼花缭乱,灌了满脑子东西还闹不清究竟要抓什么。这就需要首先从结构上把好关,该讲的内容就讲,不该讲的和可讲可不讲的坚决不讲。
第四,合理安排段落和层次。段落是文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为划分层次服务的;层次分明,就能使文章脉络清楚,便于听众理解。怎样才能使层次分明呢?直白一点说,就是哪个问题先讲、哪个问题后讲,要按逻辑关系、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不能错乱,不能颠倒。常见的排序方法有:
(1)并列式排序法,即各层次是“平起平坐”的,不存在谁主谁次、谁轻谁重的问题,都是直接对主题负责。比如一篇布置经济工作的讲话,第一部分谈农业,第二部分谈工业,第三部分谈财政,三者就是一种并列的关系。
(2)递进式排序法,即各层次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是循序渐进式地铺展开来的。比如一篇谈加强理论学习的讲话,第一部分谈为什么要加强学习,第二部分谈怎样加强学习,第三部分谈学习要同实践相结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递进式的。
(3)附带式排序法,即层次有轻重和先后之分,把主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其余的作为附带或补充。比如一篇布置新一年经济工作的讲话,主要的层次排完之后,带上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具体问题:“第一,抓好春耕生产;第二,抓紧财政工作,确保实现‘开门红第三,关心群众生活,帮助灾民度过春荒。”这些内容都很重要,但又不是全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所以列在后面来讲。
(4)主从式排列法,即主要层次摆在前面,非主要层次摆在后面,为主要层次起烘托和服务作用。比如一篇布置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讲话,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等作为主要层次,后边跟上几段谈改进工作方法、做好服务工作、减轻基层负担和农民负担等问题,这些内容就属于从属层次,为实现主要层次的目标任务提供保障和支持。
(5)交互式排序法,即在各层次内容有所交叉的情况下,把其中的共性问题抽出来,集中成为另外的层次。比如某篇讲话部署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二轻集体企业的发展问题,其中每个层次当然各有各的内容,但都涉及推进科技进步和搞活产品销售两方面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与其按并列式方法每个层次都谈一遍,不如把这两方面内容集中起来,排在后面写,以免重复累赘。
(6)总分式排序法,即先集中说,再分开说。如某次招商引资现场会结束时的讲话,首先用一定篇幅肯定和总结这个地方招商引资的好做法、好经验,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然后再列出若干层次提任务、谈要求。有时,某篇讲话中的某一个问题带有纲领性、覆盖性,若单独列为一个层次,与其他层次又不是并列或递进关系,所以也把它放在前面单独写。如一篇部署国有企业改革的讲话,它需要提出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显然不能与后边的具体措施和要求混杂在一起,而要摆在前面先交代清楚,再铺排搞好企业改革的步骤、方法、要求等具体层次,这样逻辑上更顺当,也便于听众把握。
同一个会议上如有多个领导讲话,结构上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从道理上讲,一个会议上不宜有多个领导讲话,否则必然出现重复,弄得下边不知贯彻谁的讲话好。但实际上这种情况有时又很难避免,这就需要从结构上进行一些技术处理。这里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两个领导的讲话不分主次,都是就某一项或几项工作进行部署。这种情况下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避免内容和结构的重复。重复就是浪费,就是不讲效率,甚至是不负责任。而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两个领导所讲的观点、内容甚至连结构都基本相同,无非在某些提法、技巧上有些差异,这样给人的印象就是重重复复,颠三倒四,无端浪费时间,还不如由一个人集中讲更好。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呢?如果两个领导都非讲不可的话,那么首先要从内容和结构上有所区别,有所侧重,撰稿者事先要通好气,作好分工。比如综合性经济工作会议,党委领导可以讲得宏观一些,具体的问题不过多涉及,或着重在为经济建设提供组织、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以及协调各方彤成合力等方面提出要求;政府领导则可讲得微观一些,就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还有一种办法是,政府领导讲全面,党委领导讲重点,这样也可以区别开来。
另一种情况是,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部门的正副职同时在一个会议上讲话,这样就必然要有个主次之分,包括从内容上、角度上、语气上都要有所区别。比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分管领导可以讲具体的任务和要求,而主要领导则可站得更高一些,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要求,这样就不至于重复,而且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再一种情况是,同一个会议上两个领导讲话,一个作主体报告,一个作会议总结。这里同样要力戒雷同和重复。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会议总结根本不像总结,主体报告中已经讲得明明白白的事情,它还要啰里啰嗦地讲上一大通,生怕人家不明白,甚至比主体报告讲得还要长,以至喧宾夺主,主次颠倒。所谓会议总结,顾名思义,就是概括会议情况和会议收获,解答与会者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工作意见。但这种工作意见不是叫你去重复主体报告讲过的东西,而是主要就如何贯彻主体报告和会议精神提出要求,其中还包括:对主体报告中提到的重点工作进行强调,以加重它的分量;对主体报告中没有提到而工作中必须注意的事项进行“拾遗补缺”。这样,两篇讲话就可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了。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指出:不少会议总结都是在会前与主体报告同时起草,会议还没有开始,秀才们就在那里海阔天空地想象“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很及时,同志们一致认为,通过这次会议,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开阔了思路,鼓舞了斗志,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如此这般。这实在是滑稽可笑的。会议还没开,与会者的反映根本无从知道,会碰到什么问题也不清楚,怎能说会议就开得很好了呢?这样也很容易造成在内容和结构上与主体报告大同小异,因为你是凭主观想象写的,而不是根据会议情况写的。正确的办法是,在会议即将结束时再写会议总结,这样针对性就会强一些,内容也实在一些,且可避免与主体报告重复,当然起草者要辛苦一些就是了。但即便是赶写出来的,可能粗糙一些,也比那种事先想象出来的八股文章要好得多。
怎样给讲话稿取题目?
答:取题目是一道重要工序,一般在考虑结构和列提纲时完成。有些讲话稿不需要另取题目,直接标明用途就行了,如“政府工作报告”、“××同志在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同志在全市财税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同志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等。有些讲话稿则有专门的题目,如“抢抓机遇,苦干实干,奋力开创我市经济建设新局面”,下面加上副题“××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取题目呢?通常是:(1)部署重要工作,提出奋斗目标,通过题目亮出主题,凝聚人心,如“加大改革力度,实现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2)就某项重大活动进行动员,在题目上体现鼓动性和号召性,如“全市人民行动起来,为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而奋斗”;(3)面临重大转折,包括班子换届、行政区划调整、部署新一年工作等有关会议上的讲话,通过题目表达某种新的主张和信念,如:“不负人民重望,把本届政府建设成为廉洁高效的政府”、“以撤地设市为契机,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无论面对何种情况,有了一个好的题目,一篇讲话就有了旗帜,有了统帅,有了主旨,就能把整篇文章“串”起来;好的题目也常常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产生鼓舞人心、振奋士气的效果。
但制作题目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马虎了事、随意为之,决然找不到好题目。人们常常为找一个好题目而冥思苦想,反复推敲,这是应该的,也是值得的。这里需要注意四点:
第一,针对性要强,要与主题和内容相吻合。这就好比做帽子,尺寸必须与脑袋大小相一致,尺寸大脑袋小不行,尺寸小脑袋大也不行。比如讲话内容仅涉及经济工作,题目上就不能把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都扯上去;反之亦然,如果讲话内容包括两个文明建设,题目上就不能仅仅反映其中某一个方面,而要把两方面都点到。
第二,立意要高。即高屋建瓴,主旨鲜明,思想性强。比如部署新一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调整结构、稳定粮食生产、发展高效种养业和工副业、抓好计划生育、提高农民收入和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都要提到,那么取一个什么样的题目为好呢?按照一般的写法,以“发展农村经济,做好农村工作”为题,当然未尝不可,但显得平了一些,如果换成“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再夺农业和农村工作新丰收”,工作重点有了,工作目标有了,立意自然就高深得多。
第三,句子要精巧。“精”即精炼,不拖沓;“巧”即讲究艺术性,用得恰到好处。有些讲话稿的题目太长、太琐碎,如“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努力把我市两个文明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意思当然没有错,但严格地说,这不像题目,而是几句凑在一起的话,或者说更像一句口号,看上去给人以“散”和“乱”的感觉。一个好的题目,除了句子精炼之外,在技巧上还须把握:(1)节奏美,即句子富有节奏感,双音词和单音词合理搭配。如“抓管理,强内功,打好企业扭亏增盈攻坚战”,节奏感就很强,听起来也舒服。如果把后一句改成“打好企业扭亏增盈攻坚战役”,仅多一个“役”字,节奏感就不强了。(2)句式美,即讲究句子的匀称、整齐和长短句科学组合。如前边这个例子,“抓管理,强内功”,是一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短句,再加上“打好企业扭亏增盈攻坚战”这个长句,有点像宋词的长短句,朗朗上口,浑然天成。如果都改成短句,如“抓管理,强内功,扭亏增盈,提高效益”,味道就差得多了。(3)气势美,即句子要有气魄和力度,富有鼓动性和号召力。仍用前边的例子,把“抓管理,强内功”改为“加强管理,苦练内功”行不行?当然也行,但“抓”较之于“加强”,“强”较之于“苦练”,显得更有动感和力度。后边一句同样道理,其中“攻坚战”三个字,既体现了工作难度,又体现出一种迎难而上、务求必胜的气概。如果把这句改成“做好企业扭亏增盈工作”,意思当然也说得过去,但气势上就明显不如前者。(4)逻辑美,即题目中各句之间的“粘”性要强,要合乎逻辑,不能前言不搭后语。像前面提到这个句子就是一种递进关系,“抓管理,强内功”,是指要做的工作,“打好企业扭亏增盈攻坚战”,既是内容又是目标,前后意思紧密相连,逻辑严密。如果把它改成“抓管理,强内功,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后半句的内涵扩大了,前后的关联度就不大紧密了。
第四,句子要新颖,要别致,忌雷同,忌平淡。题目有新意,首先就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题目没有新意,人家一听又是老调调,首先就没了兴趣。有些讲话稿的题目正是存在这个问题,讲经济工作,说来说去离不开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为实现什么什么目标而奋斗那几句;讲党建工作,说来说去离不开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那几句。这样取题目不是不可以,但重复的次数多了,人家听起来就烦。如同人的面目千差万别一样,文章的题目也应是千姿百态的,这就需要从技法上刻意求新,灵活善变。可以从角度上求新,如“落实政策,强化服务,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力促个体私营经济再上新台阶”,两个题目意思一样,但角度不同;可以从提法上求新,如“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夺取两个文明建设新胜利”、“把握大局,突出重点,开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新局面”,两个题目意思也差不多,无非换个提法而已;还可以从句式上求新,或长句,或短句,或对仗句,或非对仗句,只要新颖、准确就行。如一篇专门谈解放思想的讲话,题目可以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新一轮改革开放铺平道路”,也可以是“再来一次思想大解放”,或者更干脆、更直白一些“谈谈解放思想问题”,三个题目说的是同一个意思,但句式和风格各不相同。在取题目的问题上,毛泽东同志堪称“高手”,他的一些讲话题目如《反对自由主义》、《为人民服务》、《改造我们的学习》等,句子精炼,主旨鲜明,很值得我们学习。
讲话稿的题目一般是在起草之前就做好的,但也有些是在完稿之后再最后敲定的,因为文章完成后有时会出现内容与题目不一致的情况,或者发现原定的题目并不精彩,需要修改或推倒重来。无论何种情况,做题目必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要有点“不得佳句誓不休”的劲头。
起草讲话稿怎样提炼观点?
答:观点和题目一样,一般也在结构和列提纲时完成。不过从顺序来讲,应是先有题目后有观点,题目统帅观点,观点统帅内容;只有题目而没有观点,就像一个人只有脑袋而没有骨架,整篇文章就立不起来。所谓观点,即对事物的看法或态度,在讲话稿中,就是用于统帅内容的关键性提法或主张。它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直接作为小标题,二是不在小标题上出现,而是以关键句子或关键段落散见于文章当中,要靠听众或读者去领会,有时也会以黑体字或着重号予以标明。
说到观点,人们常常强调“提炼”二字,说明观点不是可以信手拈来的,而要经过反复思考、推敲。一个好的观点就是一个亮点,几个好的观点就能使一篇讲话熠熠生辉,甚至可以说,只要观点立得住,即使文字平淡一些,这篇讲话也还是成功的;反之,文字再精彩,但没有几个过硬的、经得起推敲的观点,这篇文章也很难说是成功了。所以不少同志宁可文字平平,而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去琢磨观点,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提炼观点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要紧扣主题。观点既然是为主题(题目)服务的,所以当然要围绕主题来展开,否则整篇文章就要乱套。比如一篇部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讲话,所列的观点可以是:农业发展缓慢的最根本问题是结构问题;调整结构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在调整结构中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各部门各单位要为优化农业结构提供优质服务。这里,4个观点虽然讲的是不同的问题,但都扣紧了产业结构调整这个主题,是从不同的角度率领不同的内容为主题服务,整篇文章就显得紧凑了。
二要鲜明。即观点要分明而确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态度明确,直截了当,绝不含含糊糊,模棱两可。观点不鲜明是领导讲话之大忌,因为领导者既然是去布置工作,是在向下属提要求,当然要把意图尽可能讲得明白些、把观点尽可能表达得清楚些,以便下属领会和贯彻,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观点不鲜明至少有三种表现:一是语气含混,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比如这样的句子:“发展民营经济可能是使我市经济摆脱困境的较好办法。”意思虽然是提醒人们注重民营经济,但“可能”二字又带出问题来了:到底“可能是”还是“一定是”?要不要把民营经济摆到突出位置来抓?讲话者是不是思想上还有什么顾虑?如果把这个句子改成“发展民营经济是使我市经济摆脱困境的惟一出路”,态度就明确了,效果当然也会大不一样。二是缺乏提炼,把好端端的观点淹没在琐碎的叙述之中。比如这样的句子:“班子不团结,就会伤了同志间的感情,就会经常出现磕磕碰碰的事情,就会妨碍民主集中制的执行,就会搞得下面无所适从,就会损害班子形象,就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意思当然没错,但显得太“婆婆妈妈”了,如果把它浓缩成“班子不团结,是削弱班子战斗力的祸患,是危及事业发展的毒瘤”,就显得凝炼、干脆、鲜明多了。尤其在观点作为小标题的情况下,这一点更值得注意。不少同志常常把最关键、最精彩的话放在小标题上予以凸现,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三是缺乏力度,不痛不痒。比如这样的句子:“要注意解决干部作风不实的问题”,话是说到了,但显得软绵绵的,你叫“注意”但下面不一定都会注意,如果换成“干部作风不实的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这就明确表达了领导者的决心,就会使与会者警醒起来。
三要新颖。即观点要新鲜、独到,不入流俗,不人云亦云。这同对文章题目的要求是一样的。新颖的观点能引人注目,并使文章充满生气和活力。有的同志不太注重这一点,列观点时不愿多动脑筋,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和提法,在几次、十几次甚至几十次讲话稿中没有多少变化,比如“要提高认识”、“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要提倡实干作风”、“要加强领导”,这样的观点虽然“放之四海而皆准”,但语句陈旧,缺乏新意,人家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还会有什么吸引力?换一种说法,比如把“要提高认识”变为“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变为“从更深、更高层次上搅动思想”,把“要提倡实干作风”变为“以实干树形象,以实干兴事业”,这样就多一些新鲜感了。另外,观点求新还可表现在句式上,有些可用紧密型的短句,有些可用松散型的长句。比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这个短句,如果用的次数太多了,为避免雷同,也可写成这样的长句:“解放思想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先导工程,必须紧抓不放,不断迈进新境界、解决新问题。”同样的,“要提倡实干作风”也可写成“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以实干为荣、以空谈为耻的风尚,坚决扫除一切不干实事、只图虚名的坏作风”。类似这样的长句也可放在小标题上,标以黑体,以求醒目。
四要准确。所谓准确,就是观点要站得住脚、经得起推敲,符合上级精神,符合当地实际。观点不准确,有时容易导致误解,甚至让人钻空子,造成不良后果。比如有篇讲话稿中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话“要与党中央、国务院保持高度一致”,这就搞错了,说得好听点是提法失误,说得不好听就是个政治问题,因为规范性提法只是“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还有一篇讲话稿,本意是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大幅度提高个体私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观点上却写成“要放手发展私有经济,使之在国民经济中挑大梁”,“私有”与“私营”仅一字之差,而我们国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严格地说这也是个政治错误。可见在观点的准确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马虎,更开不得玩笑。像后面这个提法,也许是为了体现你思想解放,但思想再解放也不能乱提口号、不能胡思乱想,否则就是给领导帮“倒忙”。
怎样制作讲话稿提纲?
答:事实上,前边所讲到的结构、取题目、列观点几个问题,都是与制作提纲同步进行的,只不过为了把问题说得集中和清楚些,就把它们分开来讲了。这里所说的,只是相关几个带补充性和技术性的问题。
结构是提纲的基础,结构设计基本完成之后,要通过列提纲进行细化、技巧化并固定下来,以便写作时有所遵循。有些同志不大注重提纲,以为明确讲几个什么问题就行了,铺开稿纸就匆匆动笔;还有些同志虽然意识到提纲的重要,但仅仅把它看作一道程序,而没有花心思去精心制作,随便列出几个层次就算了。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利于写作的,对初学写作者尤其不利。要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制作一份精美、准确、完整的写作提纲,文章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大凡有经验者,都不惜花时间和精力去琢磨提纲,列出提纲后还要交领导审定再动手写作。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第一,提纲既经领导同意,文章成功率一般都较高,省得完稿后“翻烧饼”;第二,写作按提纲进行,要比没有提纲顺利得多,而且可以避免脱离主题、层次混乱、前后矛盾等问题的发生;第三,在一篇讲话稿由几个人分工合作的情况下,提纲可以起到制约和协调作用,以免写作时出现冲突和重复现象;第四,有利于初学写作者练习写作,有提纲“管”住,只管把内容装进去就是了,即使他“跑调”也跑不了多远,次数多了就可以慢慢熟练起来。
除前面已经提到的方面外,制作提纲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首先,从程序上走好三步。第一步,在理清层次的基础上,分别列出小标题,作为一级提纲。一级提纲根据主题而展开,是为主题服务的。第二步,根据一级提纲列出二级提纲,二级提纲又是为一级提纲服务的。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据一级提纲的小标题再列出若干细标题,使条理更分明一些,比如一级提纲是“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为什么强调加快发展呢?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明,如“加快发展是大势所趋;不加快发展就要继续落后;我们已具备加快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用这样一组细标题来支撑一级提纲的小标题。另一种情况是,不列细标题,仅列出几个层次,一个层次一层意思,组合起来,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第三步,根据二级提纲,安排好具体要写的内容。在这里,内容又是为二级提纲服务的,必须紧紧围绕二级提纲来展开,包括讲什么道理、提什么要求、举什么例子等,先进行初步构思,并将要点记下来,有时还要把事先想到的或领导提示的关键性的话记下来,以防遗忘。总之,提纲制作是循着“主题→一级提纲→二级提纲→内容安排”的顺序进行的,这就像上下级的关系一样,顺着看是一级“领导”一级,倒着看是一级对一级负责。
其次,提纲制作过程中,还要注意把握几个细节问题:
第一,精心制作小标题。各标题之间既要互相呼应,又要朴实自然,不要生拼硬凑,牵强附会。在这方面,尤应注意排比句的合理使用。排比句的好处是,句式整齐,易于记诵,但如果用得太多太滥,或者明明“排比”不成也非要凑成“排比”,那就没多大意思了。如这样一组排比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振作精神,坚定信心;进一步突出重点,强攻难点;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看上去整齐倒是很整齐,条理也清楚,但说来说去都是“进一步”,而且意思平淡,还不如不排比的好。还有这样一组:“农业稳市,工业强市,三产旺市,民营兴市,改革活市,开放富市。”这里边几个动词,有的很自然,有的则不自然,“稳”、“旺”、“活”三个字就显得有点牵强,且意思表达上也欠准确,如“改革活市”,难道改革就不能“强市”、“兴市”吗?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比较起来还更带根本性呢!又如“工业强市”,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工业提供的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难道就不能“兴市”、“富市”吗?所以对于排比句,能用则用,不能用则千万不要勉强,否则就是作茧自缚,别扭得很,拘谨得很,把句子的生动性都扼杀掉了。
要注意各标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使之严密、和谐,而不能相互矛盾或相互混淆。比如一篇讲话稿讲了3个问题,小标题是这样列的:“一、振奋精神,全力以赴抓发展;二、坚定信心,努力实现农民增收、工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目标;三、求实务实,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前两个小标题一个讲“精神”,一个讲“信心”,意思差不多,容易相混淆,应将第二个小标题前4个字换一种说法,如换成“突出重点”,这样就区别开来了。又如在“加大力度推进各项改革”的小标题下,列这样一组细标题:“1.全面落实各项改革措施;2.打好企业改革攻坚战;3.深化农村改革。”作者把3个小点并列一起,但第1点与第2、3点显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全面与局部的关系,第1点已经覆盖了第2、3点,怎能并列呢?只有把第一点缩小成某一局部的改革,才能与后边两点并列起来。
第二,在制作小标题和安排段落、层次时,要合理使用序号。使用序号的目的是为了使文章眉目清楚,脉络分明。有的同志认为序号随便怎么用都可以,不必为这样的枝节问题费心劳神,这话不对。序号的使用也要讲究技巧、灵活多变,不能僵硬呆板、千篇一律。比如有的讲话稿在标序号时,从头至尾都是“第一、第二、第三”,或“一是、二是、三是”,或“首先、其次、再次、又次”。有的用序号用得太多,有些地方不该用序号也用序号,以至于满篇都是序号,看起来反而觉得费劲,像开中药铺一样。有的用序号显得很别扭,如“第一是要提高认识”,要么不用“是”字,要么不用“第”字;又如“(1)是要突出重点”,后边的“是”字就可以不要。
序号的使用要注意几个具体问题:一是把握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如果不用序号也能使层次分明,则可以不用,尤其在篇幅不长、内容集中的讲话稿中,要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在所有的机关文稿中,讲话稿最不宜多用序号,用得越少越好。二是在需要使用序号时,方法上要灵活一些,各种标序方法可变换使用,比如一个大层次中用的是“第一、第二”,另一个大层次则可换用“一是、二是”,不要拘泥于某一种方法。三是要掌握在不用序号的情况下照样使文章层次分明的多种方法,如在段落开头用破折号;在并列的内容之间用分号;在说完一层意思时用“要”字带出另一层意思。举个例子来看,这样一段话:“我市国有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战线过长,摊子铺得太大,二是经营规模小,中型以上企业屈指可数,三是缺乏支柱产业,没有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在这里,用序号当然也未尝不可,但有时为了避免序号用得太多,在几个问题中间用分号标开,意思也是很明白的。
第三,要周密安排文章的起承转合。“起”即开头,“承”即层次与内容之间的前后承接与呼应,“转”即一个层次转到另一个层次,“合”即归纳和总结。要形成一篇好文章,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而且要精心筹划,不可粗疏。比如“承”,就要考虑下一层次的内容与上一层次的内容是否紧密连接,前后贯通,不“承”则会出现内容松散、层次混乱的现象。又如“转”,就要考虑层次转换时如何向下一层次自然过渡,不至于跳跃性太大、文章的连贯性不强,这就需要合理使用过渡词、过渡句和过渡段。写作中我们常常用到“另外”、“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还需提及的是”这样一些过渡词和句,其作用就是在转折处把层次或段落粘连起来。当然,更重要的“转”还在于结构设计的内部逻辑性要强,由表及里,由因而果,由破而立,是一种顺理成章的“转”,而不是生硬做作的“转”。
谋篇布局怎样做到详略得当?
答:这个问题也是制作提纲时就要充分考虑的。所谓“详略得当”,就是对文章题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哪些方面详写,哪些方面略写,该详写的就写得具体一些,甚至不惜占用大量篇幅;该略写的就写得简单一些,或者干脆一笔带过,点到即止。详略得当的好处是,使文章有轻有重,有主有次,疏密有致,重点突出,同时还节约篇幅。反之,如果将题材进行平均分配,各个层次的内容齐头并重,就必然淹没重点,使篇幅拉得很长。那么,“详”与“略”应怎样把握呢?
——重点的部分要详写,非重点的部分可略写。如一篇讲话涉及两个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如果主攻工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反腐败斗争、弘扬务实作风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则予以详写,其他工作可略写。
——听众不太熟悉的东西要详写,熟悉的东西可略写。如资本运营、加入WTO等新名词、新知识,在听众接触不多、知之不深甚至完全陌生的情况下,就要讲得具体、明白一些;而听众所熟悉的知识和道理,就不必多花笔墨。比如有些讲话稿到现在还在那里一遍又一遍地大谈特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实这里边的道理大家早就懂得了,关键是怎么发展的问题,这样写就没有必要了。
——新任务、新要求要详写,强调过多次的工作可略写。比如农村税费改革、县乡机构改革,过去没有讲过,而这两项工作又很重要、政策性很强,所以要尽可能交代得清楚一些;经常在抓的常规性工作,强调一下就可以了,不必展开讲。
——与本地本部门工作关联度强的东西要详写,关联度不强的东西可略写。这主要在贯彻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时要把握好。上级指示精神是面向全局的,但有时与你这个局部的情况不一定完全符合,在这种情况下,上级精神当然要全面宣传和贯彻,但要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比如中央部署大中型企业改革,如果你这个地方压根儿就没有大中型企业,那还有多少可谈的呢?不如根据中央关于“抓大放小”的精神,重点谈如何搞好搞活小型企业,这样才与实际情况合拍。
——实质性的东西要详写,过程性的东西可略写。尤其在回顾总结工作和引用典型事例时要注意这一点。比如回顾某一阶段的工作,当然不能用记“流水账”的办法,而要突出重点、抓住特色、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样才能使听众从中得到启示。
——关键性的段落要详写,一般性的段落可略写。所谓关键性的段落,即文章的主要层次,与主题关系密切的段落,要浓墨重彩,把话说足。而一般性的段落,如“帽子段”、过渡段和文章结束之前的附加段,则要惜墨如金,尽可能简略些。
讲话稿怎样开头?
答: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也一样。讲话稿的开头看起来没什么奥妙,其实不然,尽管它不可能像文学作品或新闻报道一样用新奇的语言吊起听众的胃口,但在方法上、语言上仍然大有讲究。当然,格式化较强的讲话稿的开头也带有一定的“格式化”,如人代会上政府工作报告的开头:“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类似这种报告都是这样开头,没多大变化。而工作性会议上的讲话稿开头就不同了,它可以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有:
——点题式,即开门见山点明会议主题,如“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传达贯彻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就如何做好明年我市经济工作,特别是如何加大改革力度、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和利用外资水平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部署”。
——依据式,即道出会议的由来,如“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改革的部署,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市教育改革工作会议,重点研究部署调整教育结构、推行全员竞争上岗、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等项改革工作”。
——动因式,即由会议目的牵出话题,如“为了深入开展‘严打’斗争,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经县委同意,召开这次全县政法工作会议”。
——引入式,即从某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引入主题,如“自从市委、市政府作出‘兴果富民’的战略部署以来,全市果业生产由点到面迅速铺开,进展情况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质量不统一、经营形式不活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果业生产更快更好地发展,根据市领导的意见,召开这次全市果业生产工作会议”。
——归纳式,即概括会议的性质或特点,如“我们这次文代会,是全市文艺工作者的群英会,是一次跨世纪的文艺盛会,是开创我市文艺事业新局面的动员会”。
——承接式,这种方法常见于继一位领导讲话之后的又一位领导讲话,一般是首先肯定前一位领导的讲话,如“刚才,××同志就如何深化供销体制改革讲了很好的意见,请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补充几点意见”。
总之,开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无论取何种方法,只要能做到开门见山、开宗明义、朴实自然就行,不必拘泥于某种格式。为了证实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反面来指出讲话稿开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语句拖沓,会议主题“千呼万唤始出来”。如这样的开头:“近几年来,我们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医德医风建设不断加强,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具体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啰嗦了大半天,还不知道会议主题是什么。
——句式呆板,套话空话一大串。如这样的开头:“近年来,我区的改革与建设事业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在离退休老同志的关心支持下,在各兄弟单位的大力帮助下……”这么多的“下”,不仅毫无必要,而且令人厌烦。
——词藻华丽,别别扭扭书生腔。如这样的开头:“在新世纪的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在春回大地、万木争荣的大好季节,我们隆重召开这次生猪生产会议。”如果猪们有智,恐怕也要忍俊不禁的。
当然,在一些应景场合如欢迎仪式、庆典仪式上的讲话和欢迎词等,其开头方法则可有所不同,可以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文学语言。如招商仪式上的欢迎词“在这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高兴地迎来了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又如庆典仪式上的讲话:“今天,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来这一重要的时刻——××市人民政府诞生了!”类似这种开头方法,为的是渲染气氛,调动人们的情绪,语言太严肃了当然不行。
讲话稿怎样结尾?
答:同开头一样,结尾也是大有讲究而不可随意为之的。好的结尾如同一杯醇酒,能使人激动、振奋、留下美好的回味。但目前有些讲话稿的结尾让人实在不敢恭维,常见的毛病有:
(1)雷同,写来写去都是那么几句老话。如:“回顾过去,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任重道远。让我们在……领导下,在……指引下,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为……而奋斗!”话都很对,但除了这种写法就没有别的写法了吗?当然不是,问题在于有些同志不肯多动脑筋,把重复过多少次的句子随便拿过来,应付式地为文章画上个“句号”就算了。
(2)拖泥带水,本来没有多少话可说了,硬要七拼八凑拉上一大段。如“刚才我讲的三个问题,即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的问题、进一步加强领导的问题,是现实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上级要求我们认真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解放思想的问题,前面我说了,不解放思想,就不能冲破‘左’的思想的束缚,就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希望同志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一定要摆上重要位置,一定要……”如此絮叨不休,没完没了。
(3)语言苍白无力,平淡乏味,缺乏结束语应有的气势和力度。比如这样的句子:“总之,反腐败斗争很重要,十分重要,非常重要,各级党委要自觉抓,认真抓,反复抓,坚持不懈地抓,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语言干巴巴的,尤其是最后一句,不仅没有“冲”上高潮,反而给人以平淡乏力之感。
(4)文不对题,节外生枝。比如会议内容明明是搞活地产品流通,最后也要拖上个大尾巴:“除了要大力搞活地产品流通以外,企业改革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计划生育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都要认真抓好,都要抓出成效。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为夺取两个文明建设新胜利而努力奋斗!”这样结尾就显得庞杂,与会议内容不符,反而把主题冲淡了。
(5)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不看会议规模大小,每篇讲话都要弄一个气势宏伟的结尾。如:“同志们,我们这次财税改革座谈会就要胜利结束了,希望大家继续努力,锐意创新,把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这种结尾用在人数较多、场面较大的会议上还差不多,而所谓座谈会,一般是几十个人参加的小型会议,在结尾处如此吊起嗓门高呼口号,未免显得有点装腔作势了。
讲话稿结尾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毛病,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那么,怎样的结尾才是好的结尾呢?概括地讲,就是要达到“自然、紧凑、凝炼、精彩、新颖”10个字的要求。所谓自然,就是在语气上要与整篇讲话前后呼应,一气呵成;所谓紧凑,就是要紧扣会议主题,与前面讲的内容相一致;所谓凝炼,就是语句要简短有力,篇幅不宜太长;所谓精彩,就是句子要精美,要有一定的气势和节奏感,念起来富有号召力和感染力,以便把整篇讲话推向高潮;所谓新颖,就是不同内容、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会议讲话要有不同的结尾方法,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句式和不同提法给人以新感觉。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结尾方法:
1.结论式结尾,即根据前面所讲的内容进行概括和升华,以结论的语气加重内容的分量,以求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这样的句子:“总之,改革才有出路,改革才能加快发展;不改革,就无法摆脱困境,就只能是死路一条。因此,我们一定要以更大的气魄、更大的决心和更有效的措施推进改革大业,掀起新一轮以改革促发展的热潮。”
2.号召式结尾,即以召唤的口吻提出要求,希望听众呼应,共同行动。如:“各级干部积极行动起来,抢抓机遇,扎实苦干,为加快发展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3.鼓动式结尾,这和号召式结尾有点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表达某种信念和决心来激发人们内在的动力。如毛泽东同志《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一文的结尾:
“我们正在前进。
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
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
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全中国六万万人团结起来,为我们的共同事业而努力奋斗!
我们的伟大祖国万岁!”
这诗一般的句子,带着昂扬的情怀、铿锵的节奏,使人感受到一种排山倒海、无坚不摧的力量,不由自主地激奋起来。
4.肯定式结尾,这种方法常用于提示人们看到有利条件,增强必胜信心。如“虽然国有企业发展面临很多困难、扭亏增盈任务艰巨,但只要我们加大改革力度,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带领干部职工扎实苦干,就一定能开创国有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5.提问式结尾,这里虽然用的是问句,但不是疑问,也不需要回答,而是一种肯定式的提问。如:“党把我们放在如此重要的岗位上,人民群众对我们寄予如此深切的期望,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抛弃,还有什么理由不奋发努力呢?”这种句式有时比正面号召更有力度,更发人深思。
6.平实式结尾,即话到完时自然收尾。如:“我就讲以上几个问题,请同志们认真研究,抓好这次会议精神的落实。”还有一些研讨会、座谈会上的讲话也用这种方法,而且还带有谦虚、商量的口吻,如:“我上面讲的几点意见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因为这类会议不是布置任务而是探讨问题,与会者可以各抒己见,领导者出面讲话虽然也带有指导性质,但不宜用命令口吻,这样听众会觉得更好接受一些。
这里顺便讲一讲结尾段的遣词造句问题。既是结尾,它的句子与开头和主体部分应当有所不同,特别是一些大型会议如党代会、人代会、动员大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结尾,领导者一般都会加重语气,提高声调,就像指挥千军万马发起冲锋,这时的句子就要与之相适应,否则就达不到这种效果。这就要求在遣词造句上要认真斟酌。一要富有动感,如“开拓”、“前进”、“奋斗”、“拼搏”等,以使句子生动起来并具有形象性。二要用肯定语气,以增强语言的力度,如“务必”、“坚决”、“一定”、“只要……就,”等,表示某项工作非做好不可,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犹豫。三要讲究意蕴,即具有启迪性和说服力。如“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用比喻手法向人们展示光明的前景;“差距也是一种潜力,竞争也是一种机遇”,用哲理式语言给人们以启迪;“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用结论式语言增强人们克难制胜的信心。四要有节奏感,即句子念起来铿锵有力。或用排比句,如“我们一定要强化公仆意识,以造福人民为己任;一定要廉洁自律,维护党的崇高形象;一定要弘扬实干精神,为人民多办好事、实事”;或用短句,如:“希望同志们急起来,动起来,干起来,团结拼搏,再立新功!”或长短句结合,如:“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克难攻坚,就一定能夺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胜利!”前边四个短句音节相同,就像一支雄壮的队伍在奋勇挺进,步伐整齐,铿然有声,势不可当,后边的长句则如穿越关山、登临高峰,号召力和感染力溢于言表。在这里,最后一句收尾处如何用词也值得讲究,有用3个字的,如“实现……新突破”;有用4个字的,如“为……努力奋斗”;有时也在后边再分别加上相同音节,以加强句子的气势和力度,变为“实现……新突破、新跨越”、“为……而努力奋斗、再创辉煌”。这说明音节的合理搭配是很重要的。
讲话稿的语言怎样做到口语化?
答:前面讲到,机关文稿与其他体裁的文章在语言风格上大不相同,而在机关文稿中,讲话稿的语言风格又与调研报告、工作总结、文件等文种有所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语言的口语化。为什么呢?因为领导讲话是直接面对听众的,口语化的好处在于:通俗易懂,生动自然,便于领会,富有亲切感。领导在讲话中布置任务,提出要求,虽然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但也不能老是板着脸孔,发号施令,也不能文绉绉地搞一些让人似懂非懂的词句,而要以深入浅出、生动鲜活的语言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毛泽东同志的许多讲话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如《反对党八股》,历数党八股八大罪状,这本是很严肃的,但语言平白如话、生动活泼,间或用上一两句形象化语言,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语言无味,像个瘪三”,显得庄重而又诙谐,贴切而又自然,令人百看不厌。
要达到口语化的要求,需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用词要通俗易懂,戒深奥、生涩。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效果是不一样的。如“只要思想解放了,就能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这是口头语,意思一听就明白;改成书面语就可以是“惟有解放思想,方可克难制胜”,这就“文”一些了,不过意思还容易懂;如果再“文”一点,变成“砸碎思想桎梏,必能所向披靡”,乍一听,就有点不知所云了。有的同志以为用一些平常少见的生涩词汇就能显示自己有水平,其实是大错特错。同样的道理,讲稿中引用名言、格言也要挑选那些一听就懂的句子,如“水太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载舟,水亦覆舟”,就比较好懂,若用“慢藏诲盗,冶容诲淫”之类的生僻句子,就让人莫名其妙了。
二是语气要亲切自然,戒生硬、蛮横。既然是面对听众讲话,哪怕是揭示很深刻的道理,哪怕是对某些人和事提出很尖锐的批评,语气也与书面语不同,它需要一种能让人接受、与人沟通的口吻,使人感到你是在那里讲道理、说心里话,而不是拿出领导的架势教训人。比如这样的句子:“同志们想想看,不刹住这股浮夸虚报的歪风,怎么得了呢!”问题提得很尖锐,但前边一句“同志们想想看”,听起来就很顺耳、很亲切。如果换成“你们想想看”,就变成指责的口气了。类似的句子还有一些,如“正如同志们所知道的那样”、“我们大家都要时时扪心自问:我为党和人民贡献了多少?”、“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里第一人称的用法很起作用,虽然是要求听众怎样怎样,但听起来就是领导者把自己也摆进去了,感觉就好得多。还有一些批评不良现象的句子。语气不同效果也不同,比如:“的确,基层工作十分辛苦,要做的工作很多、很具体、很复杂,但是,这能成为我们某些同志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理由吗?”这话“火药味”够浓的了,但有前边几句表示理解、体贴的话,被批评者就比较容易接受。比较一下,如果没有前面几句,即使“火药味”再浓一点,也未必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是句子要生动鲜活,戒古板、陈旧。要尽可能多一些常见常用的语言,多一些生活气息,多一些贴近实际和贴近人心的话,少一些书生腔和学究气。举个例子来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和“干部一定要模范带头”,两句意思差不多,但前一句明显生动得多,后一句则显得一般化。要使句子生动鲜活,可以有多种手法,比如用隐喻手法揭示某种道理,“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不正倒下来”;用明喻手法鼓舞士气,“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用归纳手法和简短易记的语言抨击不良现象,“我们有的干部一天到晚考虑的只是位子、房子、车子、票子,惟独不考虑发展经济的路子、帮群众致富的法子”;用语气词表达情感,“这样下去很危险啊!”、“道路已经开通,目标就在前头,同志们努力啊!”此外还可用幽默语言调和气氛,用情感化语言打动人心,等等。当然,并不是每篇或通篇讲话都可以采取上述方法,要看具体情况而用,用得恰到好处。
四是句式要轻松爽口,戒拖沓、做作。稿子念起来要轻松、顺当,不觉得拗口、别扭和疲累,听众听起来也觉得清爽、舒服。这就要求,句子要尽可能简短、明快一些,说一句是一句,该断开的时候就要断开,千万不能黏黏糊糊地搞一些让领导念得上气不接下气的长句,更不能搞一些让人头晕脑涨的复式句和欧化句,比如这种句子“正因为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们才不能不引起高度警觉并采取断然措施”,就是相声演员念起来也会觉得费劲,不如改成:“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我们一定要高度警觉,采取断然措施。”
不过需要指出,讲话稿的口语化并不是纯粹的大白话,也不是领导不用稿子即席讲话那种轻松随便的口语,而是一种书面化的口语,或者说,是介于大白话和书面语言之间的一种语言,是大白话的自然、活泼和书面语的庄重、严谨的结合体。纯粹用书面语行不行?前面说过,不行;那么,纯粹用大白话行不行?当然也不行。比如领导即席讲话,“嘛”呀“啊”的语气词屡屡用到,个别领导甚至连“他妈的”这样的“国骂”也会冷不丁冒出来,生动是生动,甚至还让人觉得亲切,但如果写到稿子里边去,岂不让人笑掉大牙。这种差别是需要我们细心把握的。再举个例子:“同志们,我们都是来自群众,千万不能忘记群众、脱离群众呀!心里没有群众,就是忘本;对群众漠不关心,就是变质:滥用权力欺压群众,就会被群众打倒。”这段话,既浅显,又深刻;既亲切,又发人警醒,较好地体现了讲话稿语言的特点。
讲话稿怎样阐述“大道理”?
答:这的确是个很实际的问题。讲话稿不能不讲道理,道理不讲清楚人们就不理解,布置的工作就难以贯彻下去;有时候道理还须上升为理论,常言道“理论指导实践”嘛,领导者不懂理论、不讲理论怎么行?有些会议上的讲话还得大段大段地讲理论,比如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你要指导人家搞理论,也得表现点理论素养才行。不过,人们通常所说的“道理”与“理论”差不多是同一个意思,道理即理论,理论即道理,反正都是一个“理”字,都是告诉人们一个“为什么”。但怎样讲道理又是一件棘手的事情,讲多了人家烦,讲少了人家不明白,讲浅了等于白费劲,讲深了又让人搞不懂。而目前人们对讲话稿讲道理较普遍地存在一种厌烦情绪,一听到“进一步提高认识”或者“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之类的话题就皱眉头、不愿听,要不就认为“这样的道理听过千百遍了,不讲也知道”,要不就认为“讲那么多理论有什么用?能给我项目和资金吗?能解决群众生活困难吗?”之所以有这些说法,除了他们本身的某些原因以外,我以为与某些讲话稿讲理论、讲道理讲得不当也是大有关系的。其主要表现有:
(1)深奥玄妙,晦涩难解。有的同志为了显示自己读过很多书,有学问、有水平,在讲话稿中有意搬进一些人家从来没听过也没见过的新名词、新观点,比如这样的句子:“为了解决好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人口控制、能源消耗等一系列相互联系、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必须善于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加以研究,包括对系统的科学含义、结构、功能、熵、随机性以及如何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各种不同系统的理论研究”,前半段好懂,后半段有多少人懂?什么“熵”,什么“数学语言”,一般人听来简直如听天书。还有的同志认为,讲理论就要深刻,要深刻就要运用深奥的语言。殊不知,最深刻的东西常常也是最朴素、最实在的东西。如邓小平同志的著名论断:“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深入浅出,一语中的。如果用所谓“深奥”的语言来阐述,免不了要把一大堆理论、概念搬出来,折腾老半天,人家还不一定能听懂。
(2)空洞说教,脱离实际。有些讲话稿中道理归道理,实际归实际,道理与实际成为“两张皮”,好像一个大理论家坐在那儿喋喋不休地高谈阔论,对解决实际问题一点不起作用。比如这样的论述:“能不能解决好农民负担重的问题,实际上是能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政权、能不能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能不能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能不能保护和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大问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陈胜、吴广起义,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各地农民群起响应,原因盖出于广大农民不堪重负,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些道理当然没有说错,但接下去没有分析农民负担重的原因,没有从当地实际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只是干喊几句“对违规加重农民负担者,一律从严查处!”、“出了问题,追查党政一把手的责任”之类的话,人家当然不感兴趣了。
(3)照搬照抄,套话连篇。有的同志为了省事,需要讲道理、讲理论时就从马列经典著作中、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和讲话中、报刊文章中“拿来”,大段大段照抄;更可笑的是,有时省、市、县三级领导人对同一项工作的讲话竟如出一辙,除了把“我省”改为“我市”、“我市”改为“我县”之外,差不多全盘照搬,特别是讲道理、谈认识的部分几乎一字不改。比如讲到国有企业的重要性,“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层层都讲这样的大道理,好像除此再没有别的道理可讲,好像大家都成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似的。为什么不结合你这个市、你这个县的实际谈谈国企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呢?比如你这个地方多数国有企业半死不活,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太低,由此来分析搞活企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是既符合上级精神,又更实在、更对路、更有说服力吗?
(4)不着边际,空发议论。有的同志似乎天生的爱讲理论,或者以为不多讲几句理论就不够水平,所以无论布置什么工作、提什么要求,都要先来上一大段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之类的论述,接下去再谈具体的事情。比如讲到农业问题,首先讲的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不发展,就不能提高农民收入,就没有农村的进步与繁荣,就会影响农村社会稳定,所以各级党政一定要高度重视农业”;接下去讲到计划生育,首先讲的又是“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不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就会造成人口过快增长,就会给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就业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各级党政一定要坚持不懈地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你看看,这些一般化的、讲过千遍万遍的、大家都很明白的道理,讲多了能起什么作用?当然,对这些工作也需要不断地深化认识、不断地讲清道理,但不能关在屋子里想当然,老是重复那些老掉牙的东西,而要根据不同阶段人们的不同思想实际,把问题找准,有的放矢地讲道理。比如对农业的认识问题,有人认为搞农业不能致富,也有人认为搞工业化、城镇化就可以丢掉农业,针对这些具体的认识问题来讲清道理,就生动和实在得多了。
从以上指出的问题可知,讲话稿阐述“大道理”的最起码要求是:深入浅出,富有新意,有的放矢,切合实际。其中,“切合实际”这一点最带根本性,如果不注意多深入基层、多接触实际,光凭闭门造车,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讲理论讲不好,讲实践也不行,这样的讲话怎么会受欢迎呢?
要把“大道理”讲好,除了注意避免上述问题外,技巧上还需把握几点,有心者不妨试试:
第一,博采众家之言。逢到要讲理论和认识问题时,如果自己把握不准,需要参照他人的说法时,千万不能被一两篇文章或一两个领导人的讲话“套”住,“套”住了就会钻不出来,想来想去总觉得人家讲得好、讲得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自己再也想不出新的语言,于是只好照搬照抄。那怎么办呢?这时你不妨多看几篇报刊文章和“大手笔”们写的稿子,看看对同一个问题大家是怎么说的,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受到启发,这样思路就会开阔多了。你会发现,同一个道理完全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阐述;假如你这时仍然形成不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来个“移花接木”,把几方面的有关句子有机地糅合起来,这样也便成了自己的东西,人家也看不出抄袭的痕迹。这样做多少有点“投机”的味道,但总比原封不动地照搬某一个人的说法好得多。
第二,用自己的语言。无论谈什么理论问题、认识问题,无论参阅了什么大部头著作或重要讲话、重要文章,最好要通过自己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出来,这才叫真功夫。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这种“自己的语言”并不是信口开河、信马由缰,它同时还必须贯串和符合科学的理论、上级的大政方针,因而它是一种不带抄袭痕迹的、建立于对上级精神理解与消化的基础上的“个性化”语言。比如上级领导讲话中有这样一段话:“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这话够“经典”了吧?如果起草时需要讲到这层意思,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把它变过来:“我市2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证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不解放思想,不从实际出发办事情,事业发展就要遭受挫折。”这一变,不但没有背离上级精神,而且是结合本地实际讲道理。
第三,从实际生活中找到切入点。就是前面提到的,讲理论、谈认识,不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想象可能存在哪些认识问题、哪些方面需要加以理论引导,不能“以一己之心度众人之腹”,否则要么是放“空炮”,要么是不对路。正确的方法是,如果你对某个认识问题、理论问题的确感到无从写起,千万不要勉为其难,而首先要了解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看看存在哪些理论上的迷惘和认识上的偏差,以此为切入点,写起来就会感到有东西可写。不妨再举个例子:为了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的指示精神,各级党委都召开会议进行学习、贯彻,这时,领导讲话稿中怎样阐述“讲政治”的重要性呢?如果照抄中央领导讲话和报刊言论,省事倒是省事,但那是面向全党全国的,人家多半已经听过了也看过了,重复一遍没多大意思;如果不照抄,按中央领导和报刊言论那种口气来阐述,也不行,你怎么写也未必写得过上头那些大理论家、大笔杆子们,弄不好还弄出点纰漏来。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从本地干部的思想实际中找切入点。好,有了,的确有些同志认为:“讲政治是中央的事,我们市、县干部需要讲什么政治?把经济工作搞上去就行了。”抓住这种片面认识来写,从基层干部同样需要讲政治来展开论述,不仅内容充实,角度新颖,针对性也会强得多。
第四,把理论和认识问题融会于谈实际工作之中。这种方法最宜用于对基层干部和一般群众讲话,因为他们处于改革与建设的第一线,不习惯也不喜欢听纯而又纯的高深理论,他们所需要的是朴素的、实在的、管用的道理。从写作要求上来说,这种“道理”必须是认识与实践的结合体,听起来既像在讲道理,又像在谈工作,二者之间没有截然的分界线,而且讲得入情入理,令人信服。怎样做到这一点呢?让我们看两个例子:
其一,某篇讲话开篇就谈加快发展的必要性,这当然属于认识问题了。如果作为纯认识问题来写,那就是“海阔天空”了,包括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后就要挨打等大道理都可以扯进去,但这没有必要,即使要讲,也不宜用太多笔墨。因为这是地方领导人的讲话,不需要站到中央领导人的高度去讲,讲清、讲透你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加快发展就可以了。这样,你就可以扣紧本地实际来讲,比如将经济总量、人均占有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指标与周边地区或发达地区做一对比,从存在的差距来说明不加快发展就要继续落后,听众一听就理解了、思想也通了,认识和行动就能统一得起来。
其二,某篇讲话谈到如何认识农村工作面临的困难、树立必胜信心的问题,同样地,如果就认识谈认识,可以列举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引、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改革开放的政策等一系列有利条件,可以指出害怕困难、消极悲观所带来的一大堆危害性,甚至还可以从矛盾运动规律中找到克服困难的理论依据,但光这样讲不行,太玄了,太空了,还是讲实一点为好。这篇讲话是这样写的:“存在困难是事实,但同样的困难,为什么在××县却不难?如农产品一度滞销,他们想方设法打开了广东、福建、江苏等地的市场,外销率达80%以上,没有出现卖难问题。这说明,只要思路宽,务实精神强,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是通过摆事实来讲道理,用的又是身边的例子,说服力就很强,也很有启发作用。
讲话稿要不要引用典型事例?怎样引用?
答:首先我们要弄清引用典型事例的作用是什么。有的同志认为,讲话稿中不宜引用典型事例,既占篇幅,也没多大必要。这种说法不全对。有些讲话可以不引用,如党代会、人代会上的工作报告;有些讲话则需要引用,特别是工作性会议上的讲话。引用典型事例的作用主要在于四个方面:一是用于印证观点。任何观点不可能孤立地存在,要把观点展开,除了必要的叙述以外,有时也需要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该观点的正确性。比如在“团结出战斗力,出生产力”这个观点下,引用某县党政班子成员团结一致、拼搏进取、改变面貌快的例子,就能说明这个观点立得住。二是用于启发听众。比如在“思路决定出路”这个观点下,执笔者固然可以洋洋洒洒议上一大段,但如果能有实例为证,如某个乡因思路对头而由穷变富、某个乡因思路不对头而面貌依旧,这样一对比,效果肯定会更好。三是用于树立榜样。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时领导在大会上表扬先进,不仅讲话内容本身需要,同时也是一种工作方法。如表扬某单位工作出色、某领导干部政绩突出、某劳模对事业发展有重大贡献,号召人们向先进看齐,不仅受表扬者备受鼓舞,更重要的是能起到“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四是用于教育干部。如某篇讲话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廉洁自律,可以引用正面典型:某领导清正廉洁,赢得群众爱戴,值得人们学习;也可以引用反面典型:某官员不注意自律自省,贪欲日益膨胀,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值得人们引以为戒。这样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来说明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听众所受的教育就会深刻得多。
另外,讲话稿中恰当地引用一些典型事例,也可以使讲话更生动、更实在、更有可读性和说服力,而不至于满篇都是干巴巴的说教、硬邦邦的要求。
接下来就是如何引用典型事例的问题。
首先,要精心筛选。同一方面的典型可能有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需引用时就必须挑选其中最有代表性、最具说服力的一个或两个。而不能信手拈来,引用了次要的,丢掉了主要的,否则就会使人不服气,甚至引起某种猜疑。比如引用招商引资工作的先进典型,有1个县成绩最突出,另外有3个县也搞得不错,那当然是选择第一个。
其次,要适当地照顾到“面”。一般说来,基层的同志都很在乎上级领导对自己工作的看法与评价,如能在领导讲话稿中受到表扬,那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和鼓舞。所以“秀才”们常常听到基层领导说这样的“悄悄话”:“怎么样,我们某项工作做得不错,让领导讲话时点一点吧?调动积极性嘛!”基层同志有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们的要求不能都满足,讲话稿毕竟不是光荣榜呀,怎么办?有几种办法可供选择:一是并列法,比如有3个单位工作成绩都很不错,可以把最好的那个单位摆在前面,再跟上另两个,写成这样:“××局、××委、××办等单位在治理‘三乱’中成绩突出……”;二是附带法,即主要讲成绩最突出的那个,讲完后再带上一笔:“××委、××办这方面工作也做得很好”,这样就行了,不必再展开;三是分散法,即同一个典型不宜每次讲话都引用,如果还有类似的几个典型,可以分别在几次讲话中点到,以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不过要指出,这三种办法无论采取哪一种,都要坚持以事实为准,不能简单地搞平衡,不能照顾关系,更不能任意拔高。
再次,务必把事实搞准。既然是作为典型来引用,那么它的业绩、经验包括有关数据都必须是真实的、站得住脚的、有借鉴和推广意义的,这样才能令人信服。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把典型的情况搞准,情况不明就要调查核实,直至确信可以把它作为典型为止,千万不能道听途说,不能听信一面之词,不能仅凭“据说”、“据反映”就下定论,否则就可能给工作带来被动。
又次,典型事例要引用得恰到好处。特别在用于印证某个观点和启发某方面思路的时候,更要注意这一点,不能用歪了、用偏了。当然,凡有一般写作常识的同志都不至于“歪”到风马牛不相及的程度,而是在准确不准确、贴切不贴切的问题上需要把握好。比如某篇讲话谈到“发展区域经济必须力创特色”的问题,这个观点的核心显然是“特色”二字,如果需要引用典型事例,就要选择某个县或某个乡通过创特色实现大发展的例子,这样就显得准确和贴切。而如果举这样的例子:“××县大胆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力创特色,农业产业化、民营经济、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很显然,文中虽有“特色”二字,但内容并没有体现“特色”,人们听不出这个县的工作“特”在哪儿,所以这个县的工作虽然做得很好,但用于印证这一观点显然是不合适的。
最后还要指出一点:典型事例的引用应视需要和篇幅容量而定,不能用得太多、太滥,不能机械地为每一个观点、每一个问题都套上一个例子;同时,文字要尽可能精炼,不要讲故事似的把这个典型的全盘情况都端出来,把精华部分点到就可以了,以免挤占其他内容的位置,把篇幅拉得太长。
起草讲话稿为什么要“换位思考”?怎样做到“换位思考”?
答:所谓“换位思考”,指的是起草讲话稿时,秘书人员要站在领导的位置上来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首先,从外在形式来讲,讲话稿是领导的讲话稿,秘书只不过是用文字把领导的思想和意图表达出来,其中虽然需要做大量的完善和发挥工作,但也是基于领导的思想和意图之上的;同时,领导无论是以个人名义还是代表一级组织发表讲话,都是冠以领导本人的名字,以示负责,而秘书则是以良好的文字组织能力和参谋助手作用对领导负责。
其次,从内在要求来讲,不进行“换位思考”,就写不出让领导满意的稿子,就容易出“废品”。什么原因呢?因为领导出于责任的驱使和职业的习惯,他总是围绕驾驭全局、审时度势、组织指挥、实现既定工作目标来展开思维活动,因而看问题有他特定的角度和高度,有他独特的思维方式。比如对同一个问题,你从这个侧面看,他可能从那个侧面看;你从低处看,他从高处看;你从局部看,他从全局看。语言表达也是这样,因为他站在指挥者的位置,所以习惯了使用肯定式的、祈使式的、判断式的、号召式的语气。这不是把领导神秘化,而是一种带有必然性的思维和语言现象。由此我们知道,如果在起草讲话稿时仅仅以秘书个人的身份来想问题,就容易出现放不开、站不高、观点不对路、语言不合味和气势不足、力度不够等诸多不足。举个例子:对于干部队伍中的腐败现象,如果仅以秘书的身份来看,大凡有正义感的人,都会感到痛恨和忧虑,甚至巴不得多撤几个、多法办几个。这种出发点是没有错的,但写到讲话稿中行吗?当然不行。因为从领导的角度来看,他固然也会感到痛恨和忧虑,但第一,他首先会肯定整个干部队伍是好的,腐败的只是极少数;第二,他要分析形势,提出对策,让人们增强反腐败的信心;第三,对腐败问题的处理,他要强调执行政策,依法办事,惩治极少数,教育大多数。这样一对比,秘书的“换位思考”无疑是必要的了。
怎样进行“换位思考”呢?我觉得,首要的是从心理上进行“角色训练”。开个玩笑就是,每次写稿子时自我“提拔”一下,设想着:“现在我就是领导,我正坐在主席台上对各级干部发表讲话,我看这个问题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我希望你们怎么样怎么样。”如果这样不行,你还可以这样想:“假如我是领导,我应该怎么看这个问题,应该怎样提出任务和要求,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和措施。”其实这不是玩笑,不是狂妄,当然更不是欲取领导之位而代之,而是工作需要,是设身处地为领导着想,要不然就无所谓“换位思考”。初学写作者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一个过程,但习惯成自然,慢慢你就适应了。只要你好好干,学会了怎样当领导,兴许将来真的当领导呢!
当然,仅有这一点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平常要充分利用接近领导的机会,注意观察和掌握领导同志是怎样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他的思维习惯和办事风格怎样,他喜欢怎样表达思想、喜欢用哪些口头语,他最关注的、最感兴趣的是哪些问题,等等。同时还要注意了解各个领导的不同特点和风格,比如指出问题,有的喜欢直率一些,有的喜欢委婉一些;布置工作,有的喜欢宏观一些,有的喜欢细腻一些;语言表达,有的喜欢精美一些,有的喜欢朴实一些。掌握了这些,“换位思考”才有基础、有底气,写起文章来就比较容易进入角色。
此外还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注意把握领导活动的特点、规律和形成决策、指导工作的基本方法,这有助于跳出秘书个人的思维定势,为“换位思考”提供知识支持。第二,平常工作中,注意掌握本地、本单位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综合分析,找出带规律性、倾向性的东西,设想下一步该怎么办。事实上这也是一种“角色训练”。第三,话说回来,“换位思考”并不排斥秘书个人的创造,包括对某些情况的补充、对某种思路的完善、对某些观点的发挥,否则就无以体现秘书的主观能动性和服务作用。只不过,这仍须基于“换位思考”来进行,是融秘书之“小我”于领导之“大我”的一种思维和创造活动。第四,“换位思考”要把握分寸,不能“换位”过了头,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领导头上,或者把不适合于该领导讲的话硬塞进去;语气上也要把握好“度”,遣词造句既要符合领导讲话的特点,又不能装腔作势、盛气凌人,以免破坏听众情绪,损害领导形象。
起草内容不熟悉的讲话稿应如何入手?
答:这种情况的确会碰到,特别是党委、政府办公室和某些综合部门如宣传、政研、体改等部门的秘书人员碰得多些。通常“两办”和综合部门所掌握的是各部门、各行业的总体情况,是宏观的、粗线条的情况,而不可能对每个部门、每个行业的情况都掌握得很清楚、很具体,所以秘书人员接触较多的也只是综合性会议和某些专业性不太强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在这些领域他们才得心应手。但有时也会接触某些专业性较强或者平时了解不多的领域,如某书记在民族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某市长在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某综合部门的领导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会议上的讲话或发言,这样问题就来了:我对这方面的工作完全陌生或知之不多、不深,连一些专用名词、术语都搞不大懂,而相关部门又未提供初稿,或虽然提供了但领导又不满意,那我该如何动笔呢?
遇到这种情况,最基本的办法有:(1)赶快查阅资料,包括有关书籍、报刊以及相关部门的简报、汇报材料、工作总结等,以求对该项工作的运行情况有一个总体印象,尤其要把有关该项工作的方针政策、目标任务、基本要求以及带关键性的词句、提法、术语搞清楚。(2)与相关部门的领导取得联系,了解他们需要领导在会上讲些什么,或请他们提供素材,以供写作时参考;如果该部门事先提供了初稿,哪怕再粗糙也是“宝贝”,你可以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或将其有用部分取出,搬进你的稿子里去,以弥补你缺乏专门知识的不足。(3)向同事们请教,或参阅别人写过的同类稿子,从中受到启发。
以上讲的是基本方法,另外还可以运用某些技巧来掩盖自己的“缺陷”:
(1)多写宏观的东西,少接触微观。哪怕专业性再强的工作,也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宏观的东西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微观的东西则只有专业人员才清楚。比如金融工作,严肃金融纪律、加强金融监控、以利率为杠杆调节经济活动、金融工作要支持经济建设等等,就属于比较宏观的东西,而具体的存贷业务则属于微观的东西,你完全可以回避它。同时要知道,上级领导就某项具体工作发表讲话,也不必讲得太微观、太具体,否则就变成了部门领导讲话,人家还可能议论你这个领导“婆婆妈妈”的太没水平。你只要把基本的、原则性的东西讲到就可以了,这样反倒合乎领导者的身份。
(2)多写熟悉的东西,少提及不熟悉的东西。所谓“熟悉的东西”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你既然处于综合部门,哪怕再不熟悉,对该单位的工作也应知道个大概,比如对税务工作,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税收应该及时足额征收、发展经济必须注重培植税源等等,难道你还不知道?知道这些也许就够用了,至于具体的税种名称、税率和计税方法等,如果你不熟悉,就不要去碰它,有时也没有必要去碰它。二是,既然是上级领导去部门会议上讲话,他绝不可能就事论事地从头至尾都讲部门工作,而肯定要站在全面的高度来展开思维,比如可以谈谈整个经济形势,帮助人们放宽视野;可以谈谈部门工作如何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使人们增强发展意识和大局意识;可以谈谈如何加强队伍建设,让与会者受到一次思想政治教育。写这些东西,当然就是你的“拿手好戏”了。
(3)多花笔墨突出重点,少在一般问题上牵扯不清。领导讲话有时也会涉及某个部门的具体工作,特别是工作风格比较细致的领导可能会这样做。这种情况下怎么办?除非该部门会提供有关素材,要不最好的办法也许只有一个: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来写,而不必面面俱到。什么是重点呢?这就要具体看了,有的因处于中心位置而重要,有的因阶段性安排而重要,有的因权力与责任而重要,有的因取得经验或出现问题而重要。比如某县于11月底召开财政工作会议,很显然,这时处于组织财政收入、实现全年目标的关键时期,目标能否实现又直接关系全县经济发展的大局,这时领导讲话就可选择“确保实现财政增收目标”为重点,从目的、意义、方法等方面集中把这个问题说清楚,而财政工作的其他方面则可省略不讲,或点到即止,这样既抓到了关键,又避免了陷入具体问题。当然,或许你对于如何组织财政收入这个重点问题也并不熟悉,但你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把它搞通弄懂,这虽然也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比起同时了解和把握几个具体问题,毕竟要省事得多。
(4)多掌握带关键性的“行话”,少触及难于弄懂的专业术语。领导在部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虽然是提重点、讲宏观,但有时也会提及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和词汇,这样做也有一定的好处:让听众觉得该领导知识面广、对该部门工作很了解并且很重视。这就迫使我们要熟悉一些“行话”,但选择什么“行话”为好呢?当然是选择那些易懂易记的,比如金融,“金融是经济的血液”;比如建筑设计,“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还有如工业方面的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投入产出率、质量认证体系,农业方面的有机农业、产业化概念、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等,都属于浅显易懂的东西,作为综合部门的文秘人员平时也要注意掌握。而对于某些专业性太强的名词术语,如果你不熟悉,则不提及为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谓“技巧”,有些方面是在你不熟悉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使用的,但作为搞文字综合工作的同志,不管用得上用不上,平时尽可能多学一些专业知识,总是有益处的。同时还需明确,上述方法大多适用于主要领导或不分管该项工作的副职领导在部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如果是分管该项工作的领导去讲话,则需讲得相对具体一点、专业一点了,这就逼得我们不能不加强学习,尽量把知识面拓得宽一些。
反复强调的工作怎样写出新意?
答: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碰到这种情况:有些工作年年讲话都要讲到,甚至一年内要讲好多次,比如纪检工作、宣传思想工作,经济发展中的企业改革、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个体私营经济等重点工作,部门工作的各项具体业务等等,这些都是必须做的工作,不年年布置、反复强调怎么行?但搞文字的同志就犯难了:重复过去写过的吧,肯定过不了关;不重复吧,这个问题简直写烦了、写烂了,绞尽脑汁也找不出什么新观点、新语言了,究竟如何是好呢?
不用急,办法还是有的。
首先请你留意:上级文件、上级领导讲话中对该项工作有什么新要求、新提法。实际上我们常常能从中找到“突破口”,因为上级部署某一项工作也不可能年年老调重弹,而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比如纪检工作,上年以查处大案要案和落实廉洁自律八项规定为重点,今年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和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为重点;经济工作,过去几年提的是“加快发展”,今年提的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吃透了上级精神,我们就会觉得豁然开朗,有新东西可写了。如“跨越式发展”与“加快发展”其涵义就大不相同,为什么要跨越?从哪些方面跨越?由此入手,从观点到语言都可以焕然一新。怕只怕耳目闭塞,关起门来想呀想,想来想去还是那么几条,怎能不头痛呢?
其次请你留意:某项工作经领导前几次讲话布置之后,落实的情况如何?哪些落实了,哪些没有落实?有什么新进展?还存在哪些问题?实际情况也是这样,任何工作都不可能一下子做得尽善尽美,而总是呈阶段性、波浪式发展;领导讲话虽然不断推动着该项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总会在某些方面或某种程度上存在不落实的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找到新的话题。如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其中要做的具体工作包括选择主导产业、建立原料基地、培植龙头企业、搞好技术服务、拓宽销售渠道等,领导在讲话中可能提过多次了,但不一定所有工作都能齐头并进,也不一定所有基层单位都落实得很好,而总会有一个不平衡的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存在的不足方面切入,或者是主导产业选得不准,或者是龙头企业没有建立起来,或者是其他哪项工作没有跟上,这样写起来就不至于老是重复过去说过的话。但这里要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该项工作的进展情况要做到了然于胸,平时就要注意观察、积累,即使平时未加注意,临时抱佛脚也还来得及,可以通过看材料、向有关部门了解或直接下基层去调查等方法,把情况弄清楚后再下笔。
接下来,再请你考虑一下“角度”问题。就像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表达一样,同一个问题当然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提出。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是党代会、人代会、职代会等例会上的报告。前面说过,它们的外部结构基本上固定不变,一般都分为回顾工作和提出任务两大部分,但其内部构造却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考虑,否则就会年年一个模样。比如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出任务部分,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肯定年年都要提到。怎样避免雷同呢?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断变换角度。可以通过抓重点来变角度,比如谈到农业,它包含的工作内容很多,但不必面面俱到,哪项工作是当前的重点就突出写哪项,调整结构是重点你就突出写调整结构,产业化是重点你就突出写产业化,其余的工作则可略写。可以通过调换层次顺序来变角度,比如常规的写法往往把农业排为第一层次,后面依次是工业、商业、民营经济、财税、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等,其实这种顺序是可以变的,比如你这个地方工业薄弱,需要加大主攻工业的力度,为什么不可以把它摆在第一层次?另外还可以通过新观点、新提法来变角度,比如发展民营经济问题,过去有过多种提法:“要大力发展”、“要放手、放胆、放量发展”,再重复这些提法当然没意思了,这一次变成“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增长点来抓”,角度就变过来了。
起草工作性会议上的讲话稿同样要注意“角度”问题。再举个例子:有位同志跟我谈到,他写招商引资方面的讲话稿简直写怕了,写来写去不外乎那么几个具体问题,提高认识、摆上位置啦,主动出击、以诚招商啦,优化环境、落实政策啦,搞好项目储备啦等等,除此还有什么可写的呢?有这种苦恼可以理解,但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思路钻进了死胡同,不懂得、不善于找角度。角度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找:可以突出谈其中一个问题,比如从优化环境、以诚招商的角度展开,以此覆盖或牵带其他;可以从总体上提出更高要求,比如从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的角度展开,从而赋予各项具体工作以新的内容;可以从启发思路入手,比如介绍招商引资先进典型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工作要求,使听众既明确任务又受到启迪;还可以运用先破后立的手法,比如针对人们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存在的模糊认识,从“破除等客上门的思想,发扬主动进取精神”、“破除与我无关的思想,增强积极参与的自觉性”、“破除担心‘肥水流入外人田’的小家子气,树立敢于让利、以小利换大利的观念”等方面展开,就显得既贴近实际,又富有新意了。
讲话稿怎样才能把话讲到点子上?
答:所谓讲到点子上,就是讲得准确、透彻、明了。我们常说的“一针见血”、“一语中的”,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反过来看,讲话讲不到点子上,那就是偏颇、肤浅、含糊,使听众要么产生误解,要么不得要领,这样的稿子就必然是失败的。比如这样一段话:“学风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改革开放事业的迅速发展,为我们提出了许多新情况、新课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努力解决。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学习,一个不重视学习的领导必定不是一个清醒的、成熟的领导,所以我们要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段话究竟想说什么?也许想谈学风问题,想强调学习要联系实际,但后面谈的又是学习的重要性,变成东拉西扯了。
当然,出现类似的一些问题,绝不是写作者有意为之,他们也想写得准一些、深一些、漂亮一些,但到了动笔时却又力不从心,要么离题万里,要么语无伦次,洋洋洒洒一大段,绕来绕去就是绕不到点子上。这里既有知识面和观察力的问题,也有基本功和方法上的问题。这里只从方法上谈谈“深、准、实、紧”几个字的要求。
所谓深,即分析问题要深刻,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能停留于表面。特别在形势错综复杂、困难和矛盾很多、人们的思想认识存在诸多困惑的情况下,作为领导者的讲话,更应该明察秋毫,抓住根本,使人们辨明方向,增强信心。比如中央发出关于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在统计数字上弄虚作假的指示精神后,某些欠发达地区的部分干部产生了误解,认为这回可以松口气了,用不着担心排位落后了,于是工作也放松了。对此,有篇讲话稿是这样说的:“不错,我们的确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浮夸虚报,但是,慢就是实事求是吗?快就是弄虚作假吗?能争取的有效益的快速度也不该争取了吗?不对!我们要提醒某些同志,不能以实事求是为幌子来掩盖自己的不思进取,无所作为。”这话就击中了要害,比起泛泛而谈的批评,分量就要重得多。
所谓准,就是表达意思要准确,包括展开观点、作出结论、指出问题、剖析原因等方面,都要力求一个“准”字。当然,“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表达某一个意思可以有多种方法,但其中必有一种是比较准的,就像百米短跑必有一人最先到达终点一样。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某县一度曾经强迫农民大种油菜,农民不肯种就牵牛、抬猪、挑谷子,结果油菜是种下去了,但不仅没赚钱反倒赔了本,干群关系也变得十分紧张。有篇讲话稿是这样总结经验教训的:“实践证明,这是以最良好的愿望、最艰苦的努力,做了最得不偿失的事情。”这话“准”得近乎尖刻,几乎是一种嘲笑的口吻了,但字字千钧,促人警醒。还有一篇讲话在批评某些乡村党员队伍严重老化时说:“七个党员八颗牙。”七个人当然不止八颗牙齿,这里是用了夸张手法来指出问题,既准确,又形象,使人捧腹之余又觉沉重。
所谓实,就是谈思路、提要求、讲措施等方面要实实在在,不乱提口号,不好高骛远,不玩文字游戏。做到了“实”,文字表达就具有针对性,就能避免不深、不准、不切实际等方面的毛病。不“实”,就会漏洞百出。比如一位贫困县的领导在谈新年工作思路时说:“我们的发展战略是:以工业化为龙头,以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为两翼,苦战两年,实现腾飞。”气魄不可谓不大,文字不可谓不美,但作为一个贫困县,又是工业化又是城镇化,两年时间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吗?恐怕要打个疑问号吧。这样还不如实实在在提几件该办而且能办成的事情,听众还会觉得更可信。
所谓紧,就是行文要紧扣主题,每一句话、每一个词,乃至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忠心耿耿地为主题服务。这里所说的主题,包括讲话全文的主题、各层次的观点和小标题,还包括一个段落或一段话的中心意思;紧扣主题,就是要一段一段、一层一层地把中心意思说明白、说透彻。三心二意,摇摆不定,弯弯绕绕,拖泥带水,就达不到这个目的。说得形象一点,这就是文字表达与主题的“距离”问题,文字紧贴主题,话也就说到了点子上;文字脱离主题,也就成了脱缰野马。如某篇讲话有这样一个小标题“提高工农业相关度,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下面是这样展开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忽视农业。要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要求,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同时,工业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必须摆上重要战略位置。”这段话本身是没有错的,但说了老半天还没有进入正题,给人以明显的“距离感”。类似这种情况,不如单刀直入、直奔主题为好,比如改成这样:“提高工农业相关度,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既是提高农业效益的客观要求,也是振兴工业经济的迫切需要,因此,必须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战略位置。”笔墨不多,一下就切入了主题。由此可知,行文时不必由远而近地讲太多过渡性、铺垫式的话,不要那些枝枝蔓蔓、牵牵绊绊的东西,越快切入正题越好。
有些讲话稿为什么越写越长?怎样才能写得短—些?
答:这种现象的确普遍存在。很多讲话稿动辄上万言、万余言,甚至还有两万余言的,简直够得上中篇小说的规模了,印出来都是厚厚一大本。稿子太长,领导念得苦,听众坐得苦,有时好不容易熬到下班时间了,领导还说:“请同志们坚持一下,还有最后一个大问题的3个小问题没讲完。”但同志们已坚持不住啦,嘴上不好说,心里却把“秀才”们骂个半死:都是那些臭笔杆子们害的,写得这样又长又臭!
照这么说,真是“秀才”们的责任了?难说。其实他们又何尝不想把文章写得短一些,那样还省得多少挑灯夜战之劳、搜肠刮肚之苦,但是……
那么,是领导们的责任了?也不一定。应该说,绝大多数领导者并不喜欢成天泡在会议上念稿子,念得唇干舌燥、头晕脑涨,那种滋味难道好受吗?但是……
那么,是因为要求不严、约束不力吗?也不是事实。这些年,各级机关文件下过多少回,领导强调过多少次:开短会,说短话,短些,短些,再短些!但是……
那么,究竟是谁的责任呢?
实事求是地说,这不是哪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大家共同的责任。但承担这种责任似乎又有点“冤枉”,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大家都不是出于主观故意,而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被某种习惯力量所左右。想短短不了,不想长也得长,总是事与愿违。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习惯呢?现在我们来看看:
——习惯于说空话、套话,挤占了大量的篇幅空间。比如有些稿子,不管会议内容和实际工作是否需要,大段大段地照抄上级文件和上级领导人的讲话,或大段大段地评价上级某项决策如何如何英明正确,或大段大段地论述人们早已熟知的某项工作的重大意义,看起来与上面保持了高度一致,说得都很正确,但很多都是“正确的废话”,而且使文章显得冗长、沉闷。又如某些会议总结讲话,前面一段几乎千篇一律:“刚才,××同志作了一个非常好的报告,既符合上级精神,又切合本地实际,指导性、针对性非常强,希望同志们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这个报告,讲三点意见……”有些报告当然很好,而有些报告好不好只有天晓得,但不管怎样都得这么恭维几句。当然,有些时候你不这么说还不行,人家会以为你对该领导不尊重,或者是两人之间有摩擦。最简便、最痛快的办法当然是:省掉客套话,直接谈意见,但你敢吗?不敢,因为习惯成自然了。
——习惯于面面俱到,把文章的框架拉得太大。这里边既有领导者的原因,也有写作者的原因。作为领导方面来说,有的同志责任心非常强,考虑问题非常周到细致,表现在讲话中,就是什么问题都要讲到,包括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环节怎样做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生怕人家不明白,生怕会遗漏了什么。这样一来,文章怎能不长?作为写作者方面来说,有时是受领导意图的影响,有时是自身的原因,落笔就是一副庞大的架势,动不动就是三个问题甚至五个问题、八个问题,大问题里边还有若干个小问题,小问题里边又有若干个A、B、C、D,甲、乙、丙、丁。架势拉到这么大,你想短也不可能了,除非你每个问题都提纲式地一笔带过,但又不成其为文章。其实,把文章写短的最好办法是:框架不要拉得太大,集中把一两个重点问题说深、说透,其他问题点到为止。比如讲到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都很重要,但如果每个方面都展开来写,肯定要拉得很长,这样还不如集中讲一两个问题,哪方面反映较多就讲哪个问题,其他问题则可在主体之前采用“概括式”或在主体之后采用“附带式”等方法提一提,这样既突出了重点、节约了篇幅,又照顾了全面。
——习惯于以会议贯彻会议,或者以会议时间和讲话篇幅的长短来衡量对某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一些同志看来,对于某项工作,开了会就是重视,不开会就是不重视;开长会就是很重视,开短会就是不太重视。于是,领导讲话的篇幅也随着会议时间的拉长而拉长,多则半天,少也有两个小时,如果领导不临场发挥,这得要多少文字来念呢?有这样一则故事。某秘书把一份刚写好的稿子送给领导审阅,该领导接过后看也没看,只是两指夹住掂了掂,说:“才这么薄薄几张纸,怎够我讲一个上午呢?”该秘书只好拿回去,左拼右凑,把文章拉长到一万多字了,领导还不满意;于是再次拼呀凑呀,抄呀摘呀,还悄悄把一篇社论差不多全部塞了进去,文章拉长到两万多字,领导才满意了。这样做当然是不妥的。确定领导讲话长短的,应该是会议主题和实际内容,而不应是会议时间。如今不少会议都是以多少天、多少个半天而不是以多少个小时、多少分钟来计算的,领导讲话怎能不长呢?有位外国首脑说过:“我最讨厌那些超过15分钟的会议!”虽然他们也未必真能做到,但他们那种开短会、说短话的风格,倒是值得我们仿效和倡导的。
找到了上述原因,我们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戒空话、套话,多说实话、管用的话;戒大包大揽,力求内容集中、重点突出;戒“马拉松”会议,尽量把会开短、开精、开得有质量。事实上,这些办法多数同志都明白,关键还是敢不敢、能不能照此去做。前面所说习惯种种,其实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厚重积习,某种情况下甚至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势力”,一下子要打破它,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是不行的。除此之外,作为秘书,还需要熟悉和掌握把讲话稿写短、写精的一些具体要领,比如:说话开门见山,不绕弯子;句子干净、凝炼,力戒拖沓;注意前后照应,避免重复;合理分配题材,不可平分秋色。
当然,讲话稿的长与短并没有截然的界限。内容充实,主题突出,虽长犹短;内容贫乏,主题平淡,虽短犹长。这就需要注意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篇幅与质量的统一。另外,有些讲话稿是注定要长一些的,如党代会、人代会的工作报告,但也要注意内在质量,不能为长而长。
部门文秘人员为党委、政府领导起草讲话稿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首先要注意的是突出宏观性。因为党政领导是把握全局的,所以他当然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问题、提要求,而且这种要求只能是粗线条的、原则性的要求;即便是分管你这个部门的领导,讲得可能要相对微观一些,也不可能而且不应该讲得像部门领导那样具体,否则就把党政领导与部门领导混为一谈了。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区别,即所站高度和角度的区别。有些部门文秘人员由于所处位置和所接触的情况的局限,往往习惯于站在部门领导的角度来为党政领导起草讲话稿,或者虽然意识到这一点,但层次、气势又上不去,想来想去思路总是打不开,总是冲不出部门工作的小圈子,问题就出现了。比如某县教育局为县委书记提供了一份讲话稿,讲的是巩固“两基”成果、加大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等三个问题,很显然,这就不像是县委书记的讲话了。作为县委书记,他肯定是站在全县两个文明建设的高度来看教育工作的,所以他可能是从科教兴县的战略上、从办好教育的大政方针上、从组织领导和改善外部环境上来谈教育,或者只从某个带关键性、全局性的问题来展开谈,而不可能过多地提及具体问题。这说明,部门文秘人员起草这类讲话稿,光着眼于部门工作“换位思考”还不够,还要着眼于全局工作“越位思考”,首先在考虑结构和制作提纲时就要把思路打开、把视野放开,否则就是无效劳动。
其次,要突出指导性。指导性与宏观性是相联系的。所谓指导,即指引、引导。既是指导,他说话的角度、方法、内涵当然与一般性工作意见有所不同,他必然要注重高屋建瓴式地、启发诱导性地提出问题。仍以上面说的例子来对比一下,同样谈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局长可能仅仅局限于培养人才、输送人才这个层次,而县委书记就不同了,他可能从教育事关公民素质的高低、事关现代化建设兴衰成败这个层次来谈,以唤起全社会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这就突出了指导性。再举一例:某计生部门为地委书记起草了一篇讲话稿,其中谈到要大力推行节育措施,本来强调一下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就可以了,没想到后边冒出这样一句话:“大量事实证明,妇女上环无痛苦,很安全,不会导致阴道出血。”很显然,这样的话不仅不是“指导”,而且也不宜出自地委书记之口。
再次,要注重协调性。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哪怕是要害部门的工作,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运行,而总是与其他各个部门的工作和党委、政府部署的中心工作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这就要求写作者,要跳出部门看部门,用事物发展相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无论下任务还是提要求,都要注意与全局工作协调一致。而现实的情况是,不少部门的文秘人员乃至部门领导,都想通过党委、政府领导讲话来强调本部门的工作如何重要、来抬高自己的地位或达到某种目的。比如:很多部门都要求把自己的工作列为中心工作,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各部门齐抓共管,这能做得到吗?有那么多中心工作吗?很多部门都希望就自己这条线的工作开展“达标升级”活动,制定名目繁多的考核标准,开展无休无止的检查督促,岂不要把基层坑苦了?很多部门都要求财政给予倾斜、税收给予减免,但财政承受得起吗?很多部门都要求机构升格、增加编制、增配小车,能做得到吗?涉及类似这样的问题,都要把握好分寸,要从大局着眼,不能漫天要价,不要给领导出难题。当然,确实需要通过领导讲话来提出或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实事求是地写进去,但一定要合情合理,切实可行。
应急式讲话稿怎样起草?
答:所谓应急式,即事发突然,要在短时间内拿出稿子。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但偶尔也会碰到。比如:上级有新的指示精神,领导觉得原来准备的稿子不行,要推倒重来;某个会议上某领导本来没有准备讲话,突然又觉得应该讲一讲;某个应景仪式,本来没有安排某领导讲话,但某领导突然又答应了去讲话;某次汇报会上,领导原来打算即席讲一讲,后来又觉得要有个稿子。类似这些情况,起草稿子的时间就非常短,可能是一天,也可能只有三两个小时,甚至更短。有些同志可能就要犯难了:我的天,就是神仙也不可能写这么快呀!
笔者见识过这么一位经验丰富的“大手笔”:凡接到写稿任务,他不像别人那样提前几天就进入紧张忙碌状态,相反倒像没事儿似的,把有关的材料看上一遍,然后就去散步、串门子聊天、听音乐了。直到会议即将召开的前半天,他老先生突然咕咚咕咚灌下去半斤白酒,然后把门一关,才思如涌,笔底生风,几小时过去,一篇大稿子就出来了,而且连标点符号都不用改动一个,领导也照念不误。
此公的“上乘功夫”固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达到,这种近乎怪诞的写作方式也并不值得提倡,但至少有一点值得我们重视并仿效,这就是:注重平常的积累和思考。看得出,如果不是平常注意学习,注意掌握上级精神和本地本部门的工作运行情况,注意思考、分析有关问题,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气呵成吗?即使他思维再敏捷、文字水平再高,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由此推及应急式讲话稿的起草,之所以“急”,我觉得首先还不是急在文字上,而是急在脑子里边有没有现成的材料可调用。如果没有,查资料、搞调查又来不及,那就真要急得团团转了。所以,无论材料急不急,平时都要注意学习和积累,基本的、重要的东西还要强记,在脑子里边建起一座内容丰富的储备库,以供随时调用,这就叫做“手中有情况,临阵不慌张”。这是其一。
其二,应急式任务一来,也许容不得你仔细考虑结构和提纲了,只能先抓主题和大的层次。首先是主题,即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领导讲话要围绕什么问题来展开;主题明确了,再考虑分哪几个层次来讲。走好了这两步,文章的基本框架就有了,就可以动手写了,至于各层次内部具体讲什么,只能边写边想,水到渠成。举个例子:某领导临时决定要在政研工作会议上讲话,限半天交稿。这时你的当务之急不是考虑怎样开头,而是赶快找准和抓住主题,比如“政研工作要为优化决策、促进发展服务”,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设计三个层次:“一、政研工作者必须具备过硬的素质;二、政研部门要在重点、难点问题上为党委、政府提供更多的决策依据;三、实事求是是政研工作的生命。”这样,大的框架确定了,写起来就会比较顺手,而不至于手忙脚乱,也不至于前后颠倒重复。有的同志不懂这一要领,心里一急,提笔就写,结果要么是越急越写不出,稿纸揉了一张又一张,要么是语无伦次,层次混乱,写到后边又来推倒前边,反而浪费了时间。
其三,抓住关键观点、关键内容和关键词句,把主要意思表达清楚。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不可能像平常那样仔细考虑起、承、转、合的每一个细节,也不可能把每项工作的具体内容都说全,只能拣主要的、关键的东西来写。事实上,能做到这一点,文章也就基本成功了。仍以上面这个例子说明:确立主题、设定层次之后,每一层次怎么展开?可行的方法是:先不管哪一种题材怎么摆布、哪一句话怎么说,先把关键性的观点抓住,比如第一层次可以围绕“政研工作者必须善谋”来展开,第二层次可以围绕“让更多的调研成果为决策所用”来展开,第三层次可以围绕“政研工作为什么要说实话、真话”来展开。集中讲清楚这些关键性问题,我看就很不错了。
另外有些应景式的讲话,如欢迎词、祝贺词等,通常都有大致的格式和一些基本用词,如欢迎某兄弟单位代表团前来考察,其大致层次是:表示欢迎——简要介绍本地情况——表示友谊,希望携手合作——希望兄弟单位多多批评指导、传经送宝,祝考察成功。又如某领导到下属单位的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其大致层次是:向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肯定该单位所做的工作——原则性地提几点要求,希望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凡起草类似这种应急式讲话,我们脑子里要立即闪现这样的轮廓和线条,然后依次把有关的内容“填”进去,写作速度就可以快一些。
最后还要注意,既然是应急式,思维就要力求快捷连贯,文字要尽可能一气呵成。如果字字斟酌、句句琢磨,那就是舍本求末了。只要主题突出、层次清楚、基本的和重要的东西讲到了,即使文字粗糙一点也没关系。如果这篇稿子需要印发,就可以在领导讲完后再来仔细打磨。当然,如果你能够写得既快又好,那就更难得了。
怎样整理领导讲话?
答: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领导在讲话稿的基础上作了某些发挥,或加进了几个重要观点,或插进了某些重要内容。这种情况比较好办,领导在讲话时把它们原原本本记下来,领导讲完后再加进去。如果观点欠准确、层次不顺当、句子不通顺,作一些技术处理就行了。另一种情况是,领导是在没有稿子的情况下作即席讲话,有的可能顺当一些,稍加整理就成为一篇文章;有的则可能讲得随便、零乱一些,要整理成为文章就有一定难度了。这种情况下,最基础的工作是把领导所讲的话通过记录或录音全部记下来,这样整理起来就会有充分的材料依据。有的同志只记要点,整理时再来发挥,其实这是自找麻烦:即使你发挥得很好,也要费时费力,何况你未必都能发挥得准确、能符合领导的原意呢?所以在这个环节上,还是忠实于领导的原话、原意为好。到了整理阶段,我们再来研究和推敲——
层次顺畅不顺畅?因为是即席讲话,可能出现层次不顺的情况,比如:本应作为第一层次的摆到了第二、三层次,层次之间联结不够紧密,各层次的内容相互穿插、重复。这种情况下就要把层次理顺,该作为哪个层次的就调整到哪个层次,该属于哪个层次说的话就集中到哪个层次之内。比如某领导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谈了四点意见:“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二、制订并落实优惠政策,激励外商和民间投资;三、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能源和公路建设;四、落实领导责任制,确保各项任务完成。”这四个层次的摆布就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第一层次的“加强领导”会与第四层次重复,不如把它并入第四层次,第一层次集中谈认识问题;二是,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应该对换,先讲重点再讲投入,前者是任务,后者是措施,逻辑上更顺当一些。
观点准确不准确?如果不准确,就要予以修正,使之准确。为什么说“修正”而不是“改正”呢?这是因为,除非这个观点完全错误,要不就必须尊重和保留领导本来的意思,只是在该观点的表述方法有所欠妥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这就像木工用刨子刨木料,目的是使之平整光滑,而不是把木料废掉。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某领导即席讲话中提了这样一个观点,“各级干部尽可放开手脚大胆干,出了问题,只要不是中饱私囊,可以不追究责任。”这句话的出发点是没有错的,思想也够解放的,但表述上欠周密,不是中饱私囊就不追究责任,那么由于失职渎职给国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要不要追究责任呢?这显然是一大漏洞。所以在基本保留原意的基础上,可以改为:“各级干部尽可放开手脚大胆干,出了问题,只要不是明显违背党纪政纪和政策、法律,可以免予追究责任,吸取教训,改了就好。”这样表述就比较完整、准确了。另外,之所以强调“修正”而不是“改正”,其中还有一层意义,即尽可能让领导的真实思想得到充分表达。比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只要该领导具备了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最精彩的、听众最喜欢听的讲话其实还是即席讲话,因为它不像写好的文稿那样要受到某些条条框框的束缚、有时还不得不讲几句空话套话,它可以在一定的空间自由发挥,所表达的往往是领导同志的实话、真话甚至是心里话,是他独到的、不入流俗的、不是八面玲珑打官腔的、能表现个人风格的真实思想,其中还不乏真知灼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平常为领导起草讲话稿,引经据典,寻章摘句,左推敲右琢磨,把每一层意思、每一句话都“磨”得很正确、很规范,但有时候却把领导思想中的“亮点”也给磨掉了,变成一篇沉闷而毫无生气的官样文章。正因为如此,我们平常就要十分注意捕捉和积累这种“亮点”,整理讲话时更不能随意更改或删掉。
语句通顺不通顺?不通顺的情况肯定会有的,就像平常说话一样,哪怕是思维再敏捷、口齿再伶俐的人,也免不了会有词不达意、前后重复和思路突然中断的时候。但即席讲话的好处恰恰又在于:它是以纯粹的口语化而深受听众欢迎的,偶尔的停顿、重复和频频出现的语气词,反而让听众觉得自然、亲切;更重要的是,不少领导在即席讲话时生动幽默,妙语连珠,使会场气氛轻松活跃,让听众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其效果比板着脸念稿子当然要好得多了。所谓“整理”,“整”即调整,“理”即理顺,而不是叫你去推倒重来。所以在整理讲话时一定要注意:只要层次基本清楚、语句基本通顺,就要尽量保持原貌,尤其要注意保持该领导原本的语言风格和语言中的精华部分;我们的责任仅仅在于,把明显不顺的地方理顺,把明显不当的用词改过来,千万不可自作主张把它改成文绉绉的“八股调”、书生腔。举个例子:某领导到纪检工作会议上即席讲话,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有的干部,喝起酒来一斤两斤不醉,打起扑克麻将来三天四夜不累,可做起工作来呢,五年六年不会!这样下去,你不感到羞耻吗?”这话说得生动诙谐,仅“羞耻”一词用得不够贴切,换成“问心有愧”就可以了。而如果把它改成“有的干部成天沉醉于吃喝玩乐,工作上却平庸无为……”当然也说得过去,但那种生动诙谐的语气就没有了。
意思完整不完整?即席讲话不仅要求思维敏捷,而且要有连贯性和逻辑性,一句一句、一层一层地把意思表达清楚、表达完整。但有时由于思维出现跳跃,忽略了前后照应,或由于说话的节奏太快,语言运用不够周密,就会出现意思表达不连贯、不完整的现象。来看两个例子。例一:“群众批评我们,甚至骂我们,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群众的批评是一面镜子,让我们把脸上、身上的脏东西清除掉,我们就可以变得干净一些、漂亮一些了。”这两句话之间就出现了跳跃,插入一句“我看是好事而不是坏事”,意思就连贯得起来。例二:“对部分乡镇干部不安心在基层工作的问题,我觉得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在乡镇工作,条件的确比较差,工作压力的确很重,但是,这难道就能成为甩手不干的理由吗?大家都要求进城,那么基层的工作谁来做?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谁来解决?……”如此这般说下去,本来前边说“从两方面来看”,但只说了“一方面”,接下去没有了“另一方面”,意思就残缺不全了。整理时我们就要顺着领导的思路想下去:这“另一方面”可能是什么呢?可能是上级对乡镇干部关心、教育和支持不够,也可能是有关部门的土政策导致乡镇负担太重,择其一种补上去,意思就完整了。
句子干净不干净?所谓干净,指的是句子要尽可能凝炼、简洁,不重重复复,不拖泥带水。不过这里所说的“干净”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为即席讲话不可能像写文章那样斟词酌句,既然是口语化,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语句,如语气词、关联词、过渡词以及某些毫无必要的重复用语等等。这样就给整理工作带来了难题:句子不干净固然不行。因为整理出来的文章也必须是文章,不能原封不动把那些枝枝蔓蔓的东西也搬过来;但太干净了也不行,太干净就失去了口语化的特点,变得不生动、不自然了。这里就有一个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比如这样一段话:“我们有的同志也太不像话了吧,啊?洪水都快冲到家门口了,他老先生还在那里搂着老婆睡大觉!这样下去还得了吗,啊?这究竟是警觉性不高呢,还是责任心不强呢,还是这个这个……对人民生命财产漠不关心呢?”很显然,这段话就要予以必要的“修剪”,把无关紧要的话去掉,变成:“有的同志也太不像话了吧?洪水都快冲到家门口了,他老先生还在那里搂着老婆睡大觉!这究竟是警觉性不高呢,还是对人民生命财产漠不关心呢?”这样,既保留了口语化的特点,又使句子简洁多了。
也有一些即席讲话在层次、观点、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动“大手术”才能整理好,有时还需加入秘书本人的发挥与创造。这种情况下,就要将稿子送领导审阅并将有关问题汇报清楚,领导同意后再印发。
【写作实例之一】
增强事业心 当好带头人
——×××同志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现在县市班子刚刚换届,这是一届跨世纪的领导班子,担负着带领全市330万人民推进新一轮创业的崇高历史责任。新一届班子的思想作风如何,在群众中的形象如何,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如何,事关跨世纪改革与发展的大局。市委经过认真考虑,决定召开这次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切实加强县市换届后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引导大家进一步增强事业心、责任心和进取心,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再立新功。
下面,我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集中说一说领导干部事业心的问题。
一、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是对每一个领导干部最起码、最根本的要求,是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江总书记曾经指出,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思想境界更高一些,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坚持人民的利益第一,为国家、为民族奋不顾身地工作。我想,这就是一个领导干部具有事业心的全部内涵。做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最起码、最根本的就是要有这样的事业心。
应当肯定,我市县市领导干部的事业心是强的,没有你们的团结拼搏,埋头苦干,就没有今天的发展。问题的另一面是,也有少数班子、少数同志事业心不强。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就很能说明问题。以财政收入为例,有的县1992年的财政收入还排在同等规模、同等类型的县前面,一届五年之后,就落在了人家后面;而有的县五年下来,则由后进变成了先进。工业同样如此,有的县原来基础不错,五年后却被远远抛在别人后面了;而有的县五年前工业基础并不怎么样,现在却成了工业实力大县。还有农业、人民生活水平等各方面,县市与县市比,谁快谁慢,大家心中都会有一本账。所以说,一个地方发展快不快,变化大不大,关键取决于那里的领导班子有没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证明——
没有事业心,就不可能有发展经济、造福人民的责任感;就会只顾自己如何安安稳稳做“官”,不去考虑如何为民尽责;就会放弃宗旨,放弃追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会急功近利,只求眼前“政绩”,忽视长远发展;就会由公仆变为老爷,把应尽的职责当作“恩赐”。
没有事业心,就不可能有加快发展、争强进位的紧迫感;就会胸无大志,满足于低基数上的增长,沾沾自喜于现有的成绩,能快也不去搞快一点;就会自己安慰自己,甚至说风凉话,认为别人的高速度是假的,自己的低增长才是真的;就会遇事能拖则拖,能推则推,慢慢来,等等看,今天的事等明天,明天的事推后天;就会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满足于做“维持会长”。
没有事业心,就不可能有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勇气;就会“小脚女人走路”,扭“秧歌舞”;就会惟书惟上,照抄照转,看“来头”,观“风向”,没有文件等文件,有了文件等外地经验;就会畏首畏尾,怕得罪人,怕冒风险,怕遭非议,怕丢选票;就会在困难面前往回退缩,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
没有事业心,就不可能有苦干实干、狠抓落实的作风;就会投机取巧,虚以应付,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甚至玩数字游戏;就会“君子动口不动手”,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落不到行动上;就会“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搞遥控指挥;就会热衷于开会、剪彩,迎来送往,陪吃陪喝;就会停留于指手画脚,评头论足,当“评论家”,玩“空手道”;就会在总结、汇报工作时滔滔不绝摆成绩,轻描淡写谈问题。
总之,一个没有事业心的人,一个根本就不想干事的人,虽然身居领导职位,但他不可能成为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就是做一个一般干部也不称职。做官先做人,做人的价值在于多做有益于人民的事。作为领导干部来讲,有了强烈的事业心,才会有灵魂,有动力之源、制胜之本,也才会有好的政绩,好的形象。
二、强烈的事业心,最终要体现在励精图治、加快发展上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中心论点。我市所有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要靠发展,关键是发展经济。经济上不去,开会坐冷板凳,出门矮人一截,社会稳定也没有物质基础,对上对下都交不了账。市委、政府提出,今年的经济工作要按照中央提出的总体要求,统揽全局,精心部署,艰苦奋斗,开拓前进,力求发展得更快一些,变化更大一些,实力更强一些,人民生活更好一些。领导干部增强事业心,最核心的体现就是要在发展经济上有执著追求,在经济建设中建功立业。具体来说,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要体现在围绕“中心”,自加压力、自求奋进上。无论哪个地方、哪套班子、哪个部门,都要从自身的特点和职能出发,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保持“一切围绕‘中心’转,一切为着人民想,一切为着效益干,一切为着发展忙”的好作风,始终保持“站前列、争一流”的精神状态。各县市委要不断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和水平,善于抓决策、抓班子、抓协调、抓大事,善于调动各套班子和每个班子成员抓经济工作的积极性,善于把群众的热情和干劲引导到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来。各县市政府对经济发展负有直接的责任,要始终站在经济建设的第一线,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人大、政协、纪委、人武部等各套班子,虽然分工不同,但对经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都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找准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出主意、想办法、当参谋,积极支持、配合、参与经济建设。要建立健全人人抓经济工作的责任制,每个班子成员都要有抓经济工作的任务,都要分担加快发展的责任,都要为加快发展多干几件有影响的实事。
2.要体现在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的工作上。一个县市的经济发展快不快,各项工作能不能“冒尖”,关键在于这个县市的领导能不能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工作要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解放思想的文章。解放思想是创造性工作的先导。县市领导要带头解放思想,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为广大群众做表率。二是做好实事求是的文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致的,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不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放空炮”。所以,一定要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尤其要结合本地实际,找准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开展工作,避免人云亦云,照抄照搬。三是做好创特色的文章。“特色”是创造性工作的生命。从市到县市、到乡镇,都要努力走发展特色经济之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特色就有生命力,就有竞争力。各地都要在把握宏观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各打各的优势仗,各走各的特色路。
3.要体现在克服困难、难中求胜上。困难是客观存在的,我市有,全国其他地方也有;你这个县有,他那个县也有。差不多的困难,差不多的条件,为什么有的县市上得快,有的县市上得慢?关键是在困难面前有没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能不能拿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办法来。现在发展快一些的地方,并不是因为困难比别人少,而是能正视困难,千方百计去克服困难;发展慢一些的地方,也不是因为那里的困难比别人多,而是在困难面前精神滑坡,思路狭窄,不愿吃苦,因而小困难变成了大困难,主动变成了被动。××县不靠铁路,不靠国道,还有几大库区的沉重包袱,五年前县城规模不如人家一个乡镇大,是个劣势明显多于优势的地方。但近几年来,他们在劣势中挖潜力,在困难中求发展,在低基础上大步赶,财政收入、招商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几年位居全市前列,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实践证明,克服困难,创造业绩,事在人为。只要我们拿出克难制胜的气概,坚韧不拔,善谋实干,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4.要体现在扎扎实实、尽心尽责抓落实上。有人拟过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下联是:你讲话、我讲话、大家都讲话;横批是:谁抓落实。语言虽然尖刻,但却生动地说明一个问题:任何工作不是开个会、作个报告、发份文件就能了事,而是要靠扎扎实实地抓落实,才能做好。各级干部都要把心思用在实干上,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上,把时间花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坚持苦干实干的好作风。班子定了的事,要分工负责,分头去抓,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坚决防止和克服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摸实情、干实事、鼓实劲、求实效。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领导艺术,特别是要善于做群众工作,讲清道理,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总之,要在落实中下功夫,在落实中出经验,在落实中求政绩。
三、增强事业心,需要加强学习和党性锻炼,需要营造干事业的良好环境
一个领导干部有没有事业心,内因取决于有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没有坚强的党性;外因取决于有没有一个干事业的良好环境。
要十分注意加强学习和党性锻炼。各县市领导要下苦功学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要通过学习,增强党性,增强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在思想上切实解决好为谁当官、为谁入党、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建议大家经常重温一下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重温一下孔繁森、邱娥国等英模人物的事迹,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找到正确的答案。要坚持和完善各种学习制度,营造一个讲学习的良好风气;市委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县市领导学习情况的检查、督促;各级干部要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特别是党政一把手,更要带头加强学习和党性锻炼,带头增强事业心。
要坚持党的干部路线,以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励干部积极向上。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对整个干部队伍具有导向作用。用错一个人,打击一大片;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无功便是过,平庸就是错;没有政绩,无所作为就是领导干部最大的错。各级党委在用人问题上,要坚持“四化”方针和看党性、看政绩、重公认的原则,杜绝弄虚作假、投机钻营、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把干部的思想和精力引导到抓改革、谋发展、忙事业上来,坚持惟才是举的导向,形成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用人机制,让有为者有位、干事者吃香,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激励广大干部各尽所能、各展其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心、尽力、尽能。既要重视那些能说会道、善于交际、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又要重视那些勤勉务实、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老黄牛”,不让这些老实人吃亏。作为领导干部个人来说,还要淡泊名利,多讲奉献,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
要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成败得失的标准,让干部放心大胆地带领群众创业。任何搞改革的人,都不能担保不出现一点失误。如果在改革中出现一点失误,大家都去指责他、讥讽他,甚至打击他,将心比心,谁都会心灰意冷,谁都不愿干冒风险的事,谁都会甘于当“太平官”,这样我们的事业就无法推进。市委曾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保护改革者,支持创业者,帮助失误者,惩治腐败者;允许在改革中犯错误,但不允许不改革。目的就是要让所有想干事业的同志能放心、大胆,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地去干事业。各县市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政法部门也要本着这个原则,积极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各级领导要公道、开明,敢于负责,对上多争取、对下多支持;对放开搞活的新举措要允许试,少表态,不争论;对定了的事,要放手让下级去干。
要坚持热情关心和严格管理相结合,让干部在干事业中锻炼提高。多一些关心,干部就多一点动力;严一些管理,干部就多一分进步。各级党委既要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干部,又要切实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监督。要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诫勉制度、谈话制度、离任审计制度,使干部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要认真抓好各级各类干部的经常性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素质。要教育干部严于律己,自觉过好名位、权力、金钱、人情、美色这五关,树立清正廉洁的形象,并且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管好班子成员和分管的单位、部门。要经常给各级干部搭台子、压担子,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要防止对干部护着、哄着,对领导抬着、捧着的不良现象发生。下面的干部有了缺点、错误,作为上级领导要有原则性,敢于批评,敲警钟,打招呼,帮助他们及早改正。这次班子换届,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我们要更加关心、爱护他们。这种关心、爱护,也包括了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使他们自觉做到:勤奋学习,踏实工作,锐意进取,淡泊名利,自觉奉献。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看一个干部称不称职,关键看你能不能干事,能不能为人民谋利益,能不能迅速打开局面。做得到这一点,组织上信任你,群众会拥护你;做不到这一点,群众不会拥护你,组织上只好请你下台。
同志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事业伟大,责任重大。大家回去后,要雷厉风行地动起来、干起来,以新的面貌、新的作风,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为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再鼓干劲,再施良策,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评析:
这篇讲话以“增强事业心,当好带头人”为主题,对换届后的县市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教育、提出要求,首先这个题目抓得及时,抓到了点子上。决定一个地方发展快慢,首先在于班子;决定一个班子素质优劣,首先在于事业心。由此,文章以事业心为切入点展开全篇,主线明朗,重点突出,避免了那种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的写法,加上通俗的语言、明快的风格和循循善诱的说理,读来使人深受教益。
围绕着如何增强事业心这个中心问题,作者通过三个层次,既指出缺乏事业心的危害、分析增强事业心的重要性,又指出增强事业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后又提出了增强事业心的若干具体措施,全文前后连贯,逻辑严密,一气呵成。而且,文章内容虽然涉及到学习问题、用人问题、经济建设问题等多个方面,但始终扣紧了“增强事业心”这一主题,而“增强事业心”最终又落脚在加快发展上。可见,作者在审题立意、布局谋篇、材料组织方面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以通常的看法和写法,谈“事业心”问题属于“务虚”的范畴。但作者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在充分说理的同时,通过典型事例印证观点,而且通篇贯串着“有没有事业心就看发展,只有增强事业心才能加快发展”这条主线,使文章显得有血有肉,令人信服,而不至流于空洞说教。
观点鲜明,文字生动,语气亲切,循循善诱,语言口语化,富有鼓动性和号召力。讲话稿所应有的特点,都在本文得到了具体体现。
 调研文章的写作
调研文章的作用是什么?
答:所谓调研文章,即通过调查研究而形成的文字材料。它的作用,从总体上来说,就是通过反映现实生活中某一方面的情况以及作者的分析与思考成果,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服务。具体来说,不同类型的调研文章又有其不同的作用:
总结经验的调研文章,即通过反映某地、某单位工作上的突出成绩,总结经验,树立榜样,以此推动面上的工作。通常在某项工作由试点向面上推开的时候,在人们对某项工作普遍感到难度很大,需要示范引导的时候,或者实践中出现了某个新生事物、某方面的突出典型,需要扶植和宣扬的时候,就需要这类调研文章。如《××村由穷变富的启示》、《介绍一个扭亏增盈的好典型》、《都道计划生育难,在××县为什么不难?》,从题目上就可看出它的作用是什么。
揭示问题的调研文章,即通过反映现实生活中某种带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暴露其真相,找准其根源,分析其危害,以期引起有关党政组织、有关部门或全社会的重视,促成问题的解决。如反映某县机关干部打扑克赌博成风,反映某市电子游戏室太多太滥缺乏管束贻害青少年,反映某乡镇违背政策变相加重农民负担。这类调研文章往往能促人警觉,并迅速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工作研讨性的调研文章,即通过对某项工作或全面工作的分析探讨,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指明努力方向。如《县域经济发展的辩证思考》、《浅议女领导干部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土地管理必须警钟长鸣》。这类文章,有的是用于自我总结、自我提示,有的是用于向领导机关或有关部门建言献策,有的是用于呼吁社会各方面给予关注和支持。
直接服务于领导决策的调研文章,即通过调查研究,掌握有关情况,直接为决策提供依据。这类文章一般形成于某项决策形成之前,领导觉得某个问题需要决策,但由于情况不明一时下不了决心,需要在弄清情况的基础上权衡利弊,再作决断,于是亲自出马或指派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分析,而后以文字形成决策依据。如《关于建立外商投资区的可行性分析》、《加入WTO:机遇与挑战》、《土地规模经营目前不宜大范围推行》。这类文章通常影响着某件事情决策不决策、决策后是否科学可行。
调查研究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实践的理性思考,而调研文章则是它的外在表现形式。不过,再优秀的调研文章,如果不付诸实践,也发挥不了作用。据传,当年美国派兵入侵朝鲜之前,该国著名的研究机构——兰德公司经分析论证认为:不宜出兵,出兵必败!依据何在呢?该公司称:除非军方拿150万美元来买,否则该研究报告永远保密。政府和军方都不肯相信,悍然出兵朝鲜,直到惨败回国,这才想起向兰德公司讨教失败的原因。不料那份研究报告只有一句话:“中国将出兵援朝!”寥寥数字,足见研究成果的作用之大了。
我们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可以说,党的事业的每一次进步,无不伴随着调研成果的运用。时代发展到今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向纵深推进,经济全球化已成势所必然,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大量的新情况、新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大量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这就要求我们,要把高昂的热情与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和调研成果的运用。光有热情而没有理性思考,那只是一种浮躁,而失误往往是浮躁的产物。作为机关文秘人员来说,无论是为领导同志起草调研文章,还是根据工作需要自己进行调研活动,都要十分注重文章的质量,有质量,才能起作用。
质量与选题有何关系?调研文章怎样选题?
答:避开技巧问题不谈,我觉得看一篇调研文章有没有质量,最关键是看它有没有利用价值。比如:问题抓得准不准?分析得透彻不透彻?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可行不可行?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就说明没有利用价值,当然也就谈不上有质量了。真正有利用价值的文章,我觉得首先不是表现在结构严谨、层次清楚、用词准确、文字漂亮等方面,而是表现在主题鲜明、见解精辟、针对性和实用性很强等方面。好比说,读者拿到一篇调研文章,一看主题就觉得很吸引人,让人不得不看下去,看完还能受到启发和触动,这样的文章才算得上是有价值的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说,要使文章有质量,首先要把题目选好。题目没选好,宁可不动笔。选题要注意以下儿点:
选题要准。准,就是要抓住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某些尚未引起人们注意但又需要提醒的带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现实生活多姿多彩,千变万化,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不计其数,但其中必有一部分是重要的、急切需要解决的、人们共同关注的,一部分是次要的、可以逐步解决的、人们并不共同关注的。当然,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情况又会有所不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的目光要像“将军打虎,不追小鹿”一样,瞄准重点,穷追不舍,而不能舍重求轻,舍本求末。比如在一个欠发达地区,财政拮据、群众生活水平低、教学条件差、文化设施落后等等问题都存在,你选哪一个问题进行调研?从宏观上说,当然是加快发展、培植财力显得最为迫切,因为这个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可见,选题也像上项目、出产品必须适应市场需求一样,必须根据读者和实践需
求来选,否则也会出现“滞销”。
选题要新。新,即新颖独特,以自己独到的眼光发现和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里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的问题人家尚未发现而你发现了,而且这个问题是必须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前两年由于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大批打工人员因企业不景气而从发达地区返回内地,继而带来就业、治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多数人一时并未察觉到,或虽然察觉到了但一时想不出解决的办法,这时候你若抓住“引导返乡打工人员就地创业”这个题目进行调研,很可能是抓对了。另一种情况是,有些题目可能被别人调研过多次了,由于工作需要你来抓同样一个题目,这时你就要跳出别人的窠臼,注意从角度和选材上求新。比如同样是发展县域经济的调研,人家可能从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等角度调研过了,你就不能跟在人家后面老调重弹,而要找到自己独特的角度,比如从创特色的角度来做文章,角度新了必然选材也要新,文章也就有了新意。求新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创造,没有求新就没有生命力,就会使文章失去“市场”。
选题要实。实,即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实际需要来选题,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摸实情、说实话、想实招。不实则空,空则无用。有的同志在选题时,不是从实践中去选,不是贴紧现实需求来选,而是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地选,不着边际地选,这样当然选不出好题目了。比如上级要求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的同志连门也未出就在那里“选”起题目来了:关于调整产业结构之我见、关于建立支柱产业的战略构想、关于提高二三产业比重的对策思考,如此等等,然后根据平常掌握的情况和材料上反映的情况分析、“探讨”一番,一篇大作就问世了。但这些所谓构想、对策是否对路呢?那只有作者自己知道了。所以说,选题一定要从实处着眼,从领导有什么需求、群众有什么愿望、实践中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等方面入手,才能抓住根本,保证质量。
选题要集中。集中,即瞄准某一个或某一方面的问题做文章,集中“火力”把它说深说透,而不能把题目所涉范围搞得太大,不能面面俱到。有的同志喜欢抓大题目,这本身不能说有错,有时甚至还是需要的,比如某些带宏观性、战略性的调研报告就很“大”,但“大”要大得实在、丰满,而不是装腔作势、空洞无物的“大”,也不是包罗万象、琐碎冗长的“大”。比如就党的建设问题进行调研,党的建设包括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等方面,每个大的方面之中又包括若干具体方面,如果以《关于加强我县党的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为题,每个方面都谈情况、论对策,那除非你把它写成一本书,要不就只能“蜻蜓点水”,什么都提一下但什么都讲不透。这样还不如抓住一两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如领导班子建设问题、干部作风问题,这样就突出了重点,写起来也更好操作。
调研文章怎样选取材料?
答: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材要贴紧主题。调查得来的材料是大量的、具体的,甚至是零乱的,有些重要有些不重要,有些有用有些未必有用,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不真实的,那么在分析材料的时候就要认真筛选,把那些有用的、重要的、真实的、与主题关系密切的材料留下来,其他的材料则应去掉。一些有经验的同志,在调査阶段就在边记录边筛选着,凡符合主题的材料包括重要的词句、数据、观点、事例等都画上着重号,这样就为分析材料提供了便利,节省了时间。在选材问题上,有的同志往往被众多的原始材料搞得眼花缭乱,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够密切的某些材料也硬搭上去,结果是冲淡或淹没了主题,文章变成了大杂烩。比如一篇反映某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调研文章,主题是通过这个典型说明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思想阵地的必要性,所选的材料本来够用了,但作者又加进了兴办公益事业、发展生猪生产、共产党员带头推销农产品等几个典型事例,也许作者是为了表现“精神变物质”,本来在“物质”方面概括性地讲讲总体发展面貌也是可以的,但篇幅不宜过大、事例不宜太多,否则就与主题不符了。如果要全面反映该村的变化,那就要换一个容量更大的主题,才能涵盖得了。
(二)材料要充分。调研文章是用事实说话的,这就要求充分地占有材料,包括事例、数据等都要齐全、具体、实在,使之足够说明某一个问题,否则就会使文章流于空洞,难以使人信服,甚至给人留下强词夺理的印象。一般来说,掌握材料是在调查阶段就要完成的,但有时也有例外,即在分析材料时发现材料不够用,或者只有间接材料而没有第一手材料,或者只有粗略的材料而没有具体的材料,或者只有“面”的材料而没有“点”的材料,这种情况下就要返回去补课。有的同志不是这样做,而是仅凭手中的材料,再加上一些苍白无力的议论,硬凑成一篇文章。比如一篇以《加快我市小城镇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为题的稿子,名为调查,实际上只有城镇与农村人口分布比例、小城镇建设新增面积等几个数据,然后就是作者本人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论述以及规划、政策、投入等方面的一系列“思考”,人们从中无法看出该市小城镇建设的全貌、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发展趋势,也看不出所提的对策有多少事实依据。这样写法,作为论说文也许还说得过去,但作为调研文章,就显得空泛了。

(三)注重材料的普遍指导意义。调查研究的目的既然是服务现实、推动工作,那么在选取材料时就要注意观察事物的内部联系,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使之具有典型的、普遍的指导意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也才会有针对性。写总结经验性的调研文章更应注意这一点。而我们有相当一些调研文章,特别是以领导同志署名的文章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比如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关于我区公安系统开展行风建设的思考》,通篇谈的都是行风建设的过程和效果,什么分了三个步骤啦,采取了四项得力措施啦,取得了五个方面的突出成效啦,实现了六个目标啦等等,接下去没有指出存在的问题,也没有从普遍指导意义上进行理性思考,所以这样的文章只能算得上是工作体会文章,而不是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文章。可见在体裁选择和主题设定上就要把好关,不能什么文章都冠以调研文章的名义,把调研文章的作用都搞混了。再看一例:一位领导同志下农村与农民“三同”,调查中他发现,该乡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不算高,但“能人经济”出现好的发展势头,一批果业大户、养殖大户不仅率先富了起来,而且带动了周围一些缺技术、缺资金的农户一起搞规模种养;由此他还发现,在引导农民开拓致富门路的问题上,能人带动比行政推动往往要顺利得多、效果也好得多,比那种以损害干群关系为代价的“强迫致富”行为更是高明得多。于是他以《扶植能人经济,引导农民致富》为题写了一篇调研文章,文中以翔实、生动的材料说明了发展能人经济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呼吁各级党政领导以极大的热情发现和培植能人,推动能人经济的发展,以此带动千家万户一起致富。很显然,这篇文章的普遍指导意义就很强了。
此外还要注意各部分材料的联系与区别,材料的典型性、生动性和条理性等问题。由于调研文章主要是靠事实说话的,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分析和选取材料一定要认真细致,走好了这一步,才能提高写作效果。
调研文章怎样克服有“调”无“研”?“研”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选材其实也属于研究的范畴。按照一般的理解,有“调”无“研”指的是文章只罗列了情况和现象,而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进行分析提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现象的确存在。比如有一篇探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调研文章,通篇谈的是面上的情况,包括发案率、不同年龄段所占比例、有关案例和作案特点等,这本来也是不错的,但接下去只是呼吁社会给予关注,而没有分析原因、揭示本质,没有提出应对措施,这便是典型的有“调”无“研”,这样的文章当然不是合格的调研文章。不过出现这种现象应属少数,因为稍有写作常识的人都知道,有“调”必应有“研”,怕的只是虽然有“研”但“研”得不准、不深、不透,等于无“研”。比如:轻描淡写,泛泛而谈;空发议论,不切实际;人云亦云,缺乏创意,这些都是无“研”的表现。
这里就涉及到“研”的方法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一“经典”大家都熟悉,关键是怎么去运用。结合调研实践,我谈谈具体操作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抓住事物的本质。所谓本质,即事物本来的品质和特性,它通常被事物的外象所掩盖,但又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正如列宁所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对事物本质的把握看似玄妙,其实也并不玄妙:在对调查材料进行分析时,眼光不要局限于观察表象,不要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罗列,而要刨根究底,把表象包含着的“内核”找出来。比如某县有关部门对企业的“三乱”行为屡禁不止,群众反映强烈,领导派你去搞个调查。调查中你发现:“三乱”的确严重,表现五花八门,但在形成文章时,是不是把这些现象及带来的后果罗列一下就可以了呢?当然不可以。你还得分析探讨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究竟是什么东西在里边作怪。这时你可能会发现:这种作怪的东西原来是部门利益驱动,为了部门利益而不顾大局利益、不顾企业死活,这就是这一现象的本质所在了。这是一层意思,即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还有一层意思是,不能被假象所迷惑。假象是对事物本质的歪曲和颠倒,它比表象更带有欺骗性;制造假象,目的就在于掩盖事物的本质,转移别人的注意力,从而更顺当、更堂而皇之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仍以上面这个例子来分析:你在查究“三乱”根源时,有些部门可能压根儿不承认这是“三乱”,而是按上级文件要求进行的正常的行政执法,或者虽然没有上级文件,但纯粹是出于加强管理、提供有偿服务,而绝不是有意加重企业负担。这样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简直不应批评而应给予表扬了,但你必须深入分析一下:某项收费虽然有上级文件,但该文件有没有过时?明令规定的收费项目,存不存在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的行为?所谓的“有偿服务”,企业是不是自愿接受?这样一深入下去,“马脚”就露出来了。而如果片面听信某些企业的解释,那就是被假象所惑、所骗,继而得出相反的结论,变成“三乱”有理了。
(二)注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是就事物的性质、特点、走向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定量分析则是通过典型数据来摆事实、讲道理,是用数量关系揭示事物的根本特征。这两种分析方法缺一不可,只有定性分析而没有定量分析,就会显得抽象而空泛;反之,只有定量分析而没有定性分析,就会显得繁琐而枯燥。举例来说:某调研小组就“我县群众生活离小康有多远”这个题目进行调研,其中必然涉及大量数据,包括人均GDP占有量、住房面积、恩格尔系数、受教育程度等,但光有这一大堆数据还不行。如果不是经常跟数字打交道的人,看上去未必能得出清晰的印象,甚至会觉得眼花缭乱、莫名所以。因此要在定量分析的同时,运用阐释、归纳、对比等方法进行定性分析,比如规定的小康目标是什么标准、我们的差距有多大、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差距以及怎样缩小差距等等,这样,人们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说明,把两种分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增强说服力,才能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层面上说明问题。当然,也有一些调研活动无须涉及过多量的分析,主要靠摆事实并进行定性分析就可说明问题,那又另当别论了。
(三)辩证、全面、准确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也就是说,分析材料要力戒片面性,防止因一叶而障目,既要看到正的一面,又要看到反的一面,既要看到相矛盾的一面,又要看到相统一的一面,既要看到主流的一面,又要看到非主流的一面,这样,才能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点,对于以总结新鲜经验、探讨有争议的问题、把握形势和谋划对策为目的的调研活动尤为重要。比如某次调查中发现,某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组织农户通过与客商签订购销合同来确定种什么和种多少,由此减少了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同时还带动了规模种植,这当然是一项值得总结和推广的好做法、好经验了。但调查中还发现:有的基层干部认为,有了“订单农业”就可以甩手不管了,农业生产没问题了;有的客商不认真履行合同,产品畅销就来调货,产品滞销就不来调货,导致农户利益受损;有的农户不懂技术偏又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结果钱没赚到反而亏大本。面对这种情况,作者在总结、肯定发展“订单农业”这一新鲜经验的同时,运用辩证、全面分析的方法,尖锐地指出了几个问题:“订单农业”不等于自发农业,还需基层干部适时加以组织引导;“订单农业”不等于效益农业,还要让农民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订单农业”不等于保险农业,还要教育农民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这样一来,读者既能从典型身上学到经验、受到启发,又能提前防范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制订科学、周密的政策措施,使“订单农业”既快又好地发展起来,那么这篇调研文章就真的是“功不可没”了。设想一下,作者如果不是全面地分析问题,而是只肯定成绩、总结经验,不指出存在的问题,不提出应对的办法,撇开文章的质量不说,更要紧的是,它将给读者产生怎样的误导呢?
总起来说,“研究”就是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作风分析材料,就是正确地认识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研究”的质量如何,决定着整个调研活动的成败,当然也决定着调研文章的优劣。所以在“研究”这道工序,一定要把功夫下足,把问题搞深搞透。当然,“研究”有时也会延伸到写作程序,但那多半只是调整、深化、规范等技术处理上的问题了。
调研文章怎样结构?
答:调研文章的结构,常见的是两个部分:前言和主体。前言总括性地交代调查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对象、范围以及调查的内容和目的等,也有的文章会把主要内容放到前言部分提纲挈领地点一下,以引起读者注意。主体即文章的主要部分。调研文章一般没有专门的结尾,正文写完也就结束了。这里所要探讨的是文章主体部分的内部结构。常见的方法有三种:
一种是“两段式”,即前一部分摆情况,后一部分基于前一部分作分析、提对策。这种结构方法在各种题材的调研文章中都会用到。其优点是:轮廓分明,线条清楚,易于阅读和理解。比如一篇题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的文章,前一部分肯定了综合实力有所增强、经济结构有所改善、居民收入逐步增加等几方面的成绩,指出了工商税收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工业经济效益逐年下滑、农民增产不增收等几方面的问题,同时还通过主要经济指标的横向比较明示了该地区存在的差距。这样,读者就对该地区的经济现状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不禁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暗暗发急:那怎么办呢?出路在哪里呢?好,后一部分就来谈这个问题了,它提出全区经济工作要着眼于财政增收、企业增收、职工和农民增收,把工作重点放在抓利税大户、抓特色高效产业和产品、抓龙头企业、抓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等几个方面,以此迅速壮大经济实力,改变落后面貌。读者一看,就明白该怎么办了,即使这些意见未必全部可行,也能从中受到启发。
一种是“三段式”,即第一部分摆情况,第二部分对情况进行抽象分析,探寻原因,揭示本质,第三部分再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这种结构方法在揭露问题和分析社会现象的文章中较多用到,其优点是:意蕴深刻,能帮助读者认识事物,把握规律。比如一篇题为《干部分流为什么步履艰难》的文章,第一部分列举了干部分流难以推行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则不惜大量笔墨分析原因,包括“架子”难放、经济风险难当、舆论压力难受、惰性难改等等,然后在第三部分提出办法,最根本的办法是搞好自我心理调节:转变观念,淡化“官念”;放下架子,换位思考;主动适应,找准位子;迎接挑战,重塑自我。这类文章由于理性思考的分量较重,常能给读者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三段式”还有另一种布局方法,即第一部分亮出观点,第二部分列举调查情况,事实上是为前面的观点提供依据,第三部分提意见或建议。这种结构方法有点像论说文。比如一篇题为《走产业化之路,建设农业强县》的文章,第一部分就亮出观点“农业产业化是建设农业强县的必然选择”,主要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论证;第二部分是“我县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存在的问题”,通过摆事实来说明推进农业产业化势在必行;第三部分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强县的对策思考”,提出要着重做好建立农副产品基地、培植龙头企业和示范服务等项工作。这种融论说文与调研文章为一体的写法,往往能突出思辨性,增强说服力。
还有一种可称为标题结构法,即文章的主体不是截然划分为情况、分析、对策几个部分,而仅以若干小标题来划分层次,每一个小标题下边既有情况又有分析和对策,夹叙夹议。比如一篇题为《××村创办蔬菜协会的调査与启示》的文章,在前言部分介绍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蔬菜产业带来的可观效益,然后通过4个小标题来铺排主体内容:1.处理好生产与市场的矛盾,为农民致富提供更有力的服务保障;2.处理好分散经营与规模发展的矛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3.处理好带头富与共同富的矛盾,加快农村奔小康步伐;4.处理好高效农业与低科技含量的矛盾,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该村蔬菜协会所做的工作、特点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分布于这4个小标题之下,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展开理性分析,从而使这些小标题所表述的观点既是获得的启示,又是基于调查内容之上的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对策思考,显得厚重而又醒目,容易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调研文章怎样立观点?
答:同领导讲话稿一样,调研文章的形成也离不开精心提炼观点。稍有不同的是,讲话稿的观点虽然也是基于对实践的思考,但或多或少地会带有领导者或领导集体的主观意志,而调研文章的观点则纯粹来源于调查得来的材料,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离开了材料就不可能有观点,即使有,那也是凭空臆想出来的。所以,一切从材料(事实)出发,是调研文章提炼观点必须遵循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从材料上提炼观点会遇到哪些实际问题。
在分析材料时,首先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用什么东西把这些材料串起来,以集中说明一个或几个问题?这就要有观点,通过不同的观点把不同的材料“带”进文章里边去。但这种观点必须是鲜明的而不是含混的,否则就会像弱将统帅不了士卒一样,难以驾驭材料,材料罗列得再多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整篇文章也会散乱无序。而要使观点鲜明,就必须从材料中升华,既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使之具有一定的理性高度,让读者一目了然,并从中受到启迪。举例来看,调查中了解到这样一些材料:某县直属机关出现一些不良风气,有的一味强调部门工作重要,不愿派人参与县里的中心工作;有的口口声声维护“条条”政策的严肃性,对县里制定的放开搞活的政策措施不配合、不支持;有的热衷于开会、下文、搞检查,对基层存在的实际问题漠不关心;有的在解放思想问题上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对自己有利的就“解放”,对自己不利的就不“解放”,对经济活动一味地“管、卡、压”。对这些材料,如果仅仅是罗列在文章中,清楚倒很清楚,但根源是什么呢?集中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这就需要提炼观点了,比如这样的表述:“凡此种种,集中说明了一个问题,即有些部门严重缺乏‘中心’意识、大局意识,如不高度警觉并抓紧解决,这种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的风气势必愈演愈烈,给全县的改革与发展事业带来严重后果。”这样一说,材料被统帅起来了,问题的根子也抓住了。
观点必须鲜明是一个方面。有些时候,我们所掌握的材料是零乱的、不成系统的,甚至是不清晰、不全面的,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
于是我们又遇到了第二个问题,即如何使观点具有准确性。观点准确,意味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方法是正确的,文章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也将是积极的;观点不准确,当然就是片面、偏颇,甚至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那么文章所产生的副作用也将是严重的。举个例子:调查发现,某县实施“倾斜式”发展战略,把上级下拨的老建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全部用于搞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对这一做法,各方说法不一。持支持态度一方认为:这是创造性地执行上级政策,基础设施搞起来了,发展也就快了嘛,贫困户也能受益嘛!假如撒胡椒面式地把资金用于贫困户发展生产,未必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呢!持反对态度的一方认为:这是明显违背上级政策,擅自转移资金用途,片面追求“政绩”,置贫困户死活于不顾,政策观念哪里去了?对群众的感情哪里去了?面对如此复杂的材料,我们该怎样通过立观点来表明看法和态度呢?显然,偏向其中任何一方,都将导致观点的偏颇,并打击另一方的积极性。这是因为:第一,决策者的动机是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来拉动群众脱贫致富,而不是不管贫困户的死活;第二,按上级规定,这两笔资金可以部分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决策者并没有全部转移资金用途,而是一部分;第三,决策者所为的确有违背政策的地方,没有将部分资金用于帮助贫困户搞短、平、快的脱贫项目。由上述分析,我们就可以这样来提炼观点:“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重点与一般。只顾效率和重点而不顾公平和一般,或者只顾公平和一般而不顾效率和重点,都是片面的,不利于发展的。”这样的观点就站得住脚,争议双方和读者也会信服。
观点必须准确又是一方面。有时我们又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自己想要表述的观点别人已经说过多次了,再重复当然没意思,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办呢?
于是,我们又遇上了第三个问题:怎样使观点新颖独到,以富有创意的表述来吸引和打动读者呢?这就要从角度、语言乃至句式上来考虑,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有这样一篇调研文章,它在总结若干县(市)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情况时,归纳了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公路建设成绩斐然、民营经济充满活力、招商引资势头强劲、高效种养方兴未艾这样几个共同特点,但具体来看,发展并不平衡,有些地方甚至严重滞后。文章为了启发各县(市)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第二部分列出几点启示:“一、要有好的思路;二、要有克难制胜的办法;三、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四、要有宽松的发展环境;五、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六、要重视人才、用好人才;七、要有灵活、科学的经营机制。”这些观点从道理上都说得过去,但这样的话大家都想得到,显得旧了一点、平了一点。后来修改者把这组观点改成:“一、同样的资源和发展条件,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效果大不一样;二、面临同样的困难和矛盾,善不善于开动脑筋、拿出克难制胜的办法,效果大不一样;三、同样的目标任务,有没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大刀阔斧的气魄,效果大不一样;四、同样的经济增长点,有没有一个使之尽快发育成长的宽松环境,效果大不一样;五、同样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根据市场讯号和产业化要求来进行,效果大不一样;六、同样是发展县域经济,有没有一支敢干事、善干事的人才队伍,效果大不一样;七、同样上项目、办企业,有没有一个科学、灵活的经营机制,效果大不一样。”我们对比一下,这七个观点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本意都没有变,但句式从原来那种平淡的肯定句变成了以对比为条件的判断句,不仅让人感到耳目一新,而且也显得很有力度和煽动性,有关县(市)的领导看后不禁要想:“是呀,同样的工作,同样的条件,人家为什么能搞上去,而我们却搞不上去呢?”在这里,文章因观点的新奇而新奇,可读性和启发性就强了。
调研文章的“叙”与“议”是什么关系?应怎样把握?
答:叙即叙述,议即议论,二者都是成文的基本手段,缺一不可。它们各有各的功能,但又彼此不可分离。叙,就是把经过分析的材料按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有的按事物发展的顺序,有的按轻重缓急,还有的是按不同的特点或逻辑关系,只要事实清楚,层次分明,“叙”的任务就完成了。但作为调研文章,光有“叙”显然是不够的,要不就不是调研文章而是记叙文了。这样,“议”的作用就凸现了出来,它根据“叙”的内容进行分析,进而上升为理性的东西,或总结经验,供人们借鉴运用;或探讨规律,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或建言献策,指导实践,促进工作;或判别是非,道明利害,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促成某一问题的解决。同样的道理,“议”不可能脱离“叙”而单独存在,要不就不是调研文章而是议论文了。调研文章之所以要夹叙夹议,道理就在这里,这有点像夫妻俩“合作”生小孩,离开哪一个都不行。
下面我们来看看:夹叙夹议有哪些方法需要把握?
其一,“议”要与“叙”相呼应,防止前后脱离。例:“叙”的部分有这样一段重要内容:“部分基层法院不问具体情况如何,动辄对债务较重的企业采取查封财产、冻结银行账号、传讯法人代表等强制措施,这对于困难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既然提出了这个问题,那么在“议”的部分就应提出解决的办法,但作者只是泛泛地提了一句“各部门要为企业走出困境提供帮助”,怎么帮助却只字未提,重点“议”到其他方面去了。这显然与前面的内容脱了节,变成只“号脉”不开“处方”了。
其二,“议”要与“叙”相吻合,防止相互矛盾,搞成牛头不对马嘴。例:“叙”的部分提到“农民迫切要求减半征收农业特产税,以支持他们发展果业生产”,这一要求应该说是合理的,作者所以把它摆进去,原本也是持支持态度的,但因为材料中同时反映了少数企业存在偷税漏税行为,所以到了“议”的部分没有把农民的合理要求考虑进去,而是说:“为了实现财政增收目标,必须坚决杜绝税收跑冒滴漏现象,确保及时足额征收。”也许作者是无意的,但客观上造成了前后矛盾。
其三,“议”要贴紧“叙”,“议”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防止任意拔高,夸夸其谈。例:“叙”的部分列举了某县充分发挥农村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的作用,积极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典型事例,这一经验值得推广是毫无疑问的,但作者却把它“议”到了吓人的高度:“这是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面旗帜,是方式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它说明:只要充分发挥:‘三老’的作用,我们就一定能用无产阶级思想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有必要抬得这么高吗?何况人家“三老”也未必真有那么大神通。让人一看,简直对典型本身的真实性也要表示怀疑了。
其四,“议”要在“叙”的基础上深化、升华,防止流于浮浅。例:“叙”列举了几个乡镇分流干部创办示范服务基地,既减轻了财政负担,又带动了群众致富的事例,接下去是这样“议”的:“这是一项有益的探索,是有利于发展、有利于群众的一件大好事。建议予以总结推广,鼓励更多的干部走上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话是没有错的,只可惜“议”得浅了一点,作者没有看到这一新生事物的深层意义:它有利于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有利于帮助干部转变观念,掌握做经济工作的真实本领;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改进工作方法和改善干群关系,变过去的“逼着群众干”为“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所以这实际上是一种既涉及经济又涉及政治、既涉及观念又涉及方法的重大改革举措。揭示到这一层,文章的分量当然就大不相同了。
其五,“叙”与“议”都要注重质量,讲求效果,既不能重“叙”轻“议”,也不能重“议”轻“叙”。重“叙”轻“议”,就会偏向于罗列现象,导致“议”得不够、不深,文章就会缺少理性色彩,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反过来,重“议”轻“叙”就会偏向于抽象分析,甚至空发议论,文章就会缺少事实依据,不能让读者信服。当然,“重”与“轻”并不是以字数多少、篇幅长短来衡量的,而是由其内在质量来决定的。“叙”能叙得充分,“议”能议到点子上,也就达到了目的。
其六,“叙”与“议”的摆布要合理,衔接要紧密。这一点与文章的结构有关。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叙”与“议”分别作为一个部分,“叙”归“叙”,“议”归“议”,但逻辑上是连接在一起的,即前面交代“情况怎么样”,后面说明“为什么”和“怎么办”。另一种是边“叙”边“议”,每一个层次下面谈完情况接着分析,若干个层次谈完后,最后来一段概括性的文字作总结。请注意:这两种方法不可混用。比如边“叙”边“议”的方法,通常是在若干观点(或小标题)并列的情况下使用的,如果改用先“叙”后“议”的方法,那就变成了这样:前一部分分若干层次摆情况,后一部分又要相对应地分若干层次发议论,这样就等于把“叙”与“议”割裂开来了。看一个例子:某篇文章第一部分并列三个小标题:“1.培植骨干财源刻不容缓;2.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值得引起重视;3.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必须抓紧解决。”小标题下面各自列举了情况和问题。如果按先“叙”后“议”的方法,那么在第二部分又要分别对这三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怎样培植骨干财源、怎样控制国有资产流失、怎样使农民既增产又增收。这样就显得生硬、机械,使文章内容失去了连贯性和粘合度。
其七,“叙”和“议”都要扣紧观点来展开,使观点有血有肉,生动丰满。这里需要防止的一个问题是:“议”与观点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议”,留下“叙”在那儿孤零零地支撑观点,文章就变成观点加例子的图解式文章。这样的文章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比如某篇文章,第一个观点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打开思路”,紧接着就是例子:某某县通过解放思想大搞招商引资,效果如何如何;第二个观点是“只有狠抓机制转换,才能增强企业活力”,紧接着又是例子:某某企业通过实行股份制改造,活力大增,效果如何如何。用例子来印证或解释观点,这是对的,也是需要的,没有例子就会使观点失去生动性和说服力;但光有例子未必能支撑起观点,而且在写法上也显得生硬、单调。像这篇文章,从观点一下子跳到例子,首先给读者的感觉就不怎么好,太突然了,转得太快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亮出观点后,先用“议”的方法把观点展开,再过渡到举例子。比如第一个观点下边就可以先“议”上一段:“思路活不活,与思想解放不解放有关。无数事实证明:解放思想天地宽,打破禁锢办法多……”紧接着举例子,这样就很自然了,文章也显得丰满了。有些时候,举完例子还可以接着再“议”,但不是重复前面的“议”,而是就这个例子本身而“议”,以进一步印证观点的正确性。当然,不能“议”得拖泥带水,唠叨不休。比如上边这个例子举完之后,接着可以“议”上几句:“……这就是很好的例证,设想一下,该县如果不是大胆打破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的顾虑,能走出‘开放兴县’的路子来吗?财政收入能连续几年双位数增长吗?”话说到这里就可以了。
为什么强调调研文章一定要说真话?
答:调研文章是用于反映情况、指导实践的,所以当然要说真话。所谓“真”,真就真在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包括成绩、问题、经验、教训等等,是怎样就怎样,既不缩小也不夸大,既不捏造也不掩饰;真就真在实事求是地分析材料,不惟书惟上,不空洞议论,不夸夸其谈、哗众取宠,而要瞄准现实需求,想实招,谋实策,务实事。很明显,如果不说真话说假话,对于社会,将产生某种误导,使人们看不清事物真相、分不清是非界限;对于领导层,将传送错误的决策信号,导致决策失误,给工作带来损失;对于自己,则是丧失良知,丧失起码的职业道德,给秘书工作者的形
象抹黑。
不过,坦率地讲,其实大家都知道调研文章要说真话,关键是想不想说、敢不敢说和善不善于说的问题,如果不想说、不敢说、不善于说,当然就没有真话的立足之地了。
不想说真话,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调研活动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办公室里听汇报,材料堆里找典型,然后匆促成篇,就算交了差。有时明知情况不实,但不愿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不愿触及矛盾和问题,认为反正与自己无关,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另一种情况是,有的领导同志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或者为了维护本地区、本部门的所谓“声誉”,专挑好的说,成绩一大摞,经验一大堆,启示一大串,对存在的问题却略过不提,或者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不敢说真话,关键是“怕”。一怕得罪当事人。如今不少地方和单位的负责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出了成绩和经验,生怕上面不知道,于是想方设法请领导来视察,请记者来采访,请领导身边的“秀才”们来总结;而一旦出了问题,哪怕是一次小小的集体上访、一场小小的工伤事故,也千方百计捂着,生怕上面知道了会影响“形象”。在这种情况下,调研文章如果是“唱赞歌”,对方当然很高兴;如果是“揭疮疤”,对方当然不高兴,而且把人家得罪了。所以有的作者就怕了:算了吧,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还是手下留情吧!二怕抹杀“大好形势”,让“上面”不高兴。这是作者在调查总结本地本部门工作情况时容易出现的一种心理,特别是该调研文章如果是用于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或用于报刊发表,那更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了。怕的是,如果暴露问题的话,直接的“上面”——本地本单位领导固然不高兴,有时“上面”的“上面”也会不高兴,因为的确有的领导同志习惯了“到处莺歌燕舞,形势大好而不是小好”,而不习惯这里是问题那里又是矛盾。上有所好,下必从之,下属们(包括作者)当然只好报“喜”而不敢报“忧”了。不过,有时是作者自己多虑,太过小心谨慎,因为“上面”喜欢听真话的毕竟还是大有人在,不喜欢听真话的毕竟是极少数。三怕冒犯领导权威。这里指的是调查得来的“负面”情况直接与领导有关。实际上,任何一次调查,只要真正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尤其是暗访式的调查,必定能了解到许多真实情况,听到在办公室和汇报会上根本不可能听到的大实话、心里话,其中必定有些内容是与领导机关或领导同志相关的,比如某项决策不符合实际、某些领导工作方法有问题、某件事该办而上级没给办,等等。碰到这种情况,有的作者就怕了:把这些问题写进文章中去,岂不是“太岁头上动土”吗?冒犯了领导,会不会给“小鞋”穿呢?于是,该反映的情况不敢反映了,该提的决策建议也不敢提了。
不善于说真话,那就是方法上的问题了。表现之一:看问题不全面,只看正面,不看反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时还容易被某些怕暴露问题的调查对象牵着鼻子走,被人家糊弄了还蒙在鼓里,这样当然摸不到实情、听不到真话了。表现之二:看问题不深刻,缺乏洞察力、穿透力和鉴别真伪、判断是非的能力,容易被表象、假象所迷惑,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和真相,有时还以伪为真,以非为是。表现之三:不善于分析、提炼材料,明明掌握了实情、听到了真话,但上升不到理性的高度,提不出可行的、管用的意见和建议,把好端端的材料白白浪费了。表现之四:缺乏主见,左右摇摆,明明有真情可报、有实话可说,一旦旁人提出异议,就不敢坚持了,赶快把“棱角”磨掉。
上述三方面,最关键、最要害的还是敢不敢说真话的问题。说真话好,说真话难,把真话说好难上加难。但我们既然干了这一行,就要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以说真话为天职。唐代名相魏徵,敢于仗义执言,犯颜直谏,被皇帝誉为“人镜”,从此名扬天下。大名鼎鼎的彭大将军,察民间疾苦,揭社会积弊,虑国家安危,谋执政良策,奋勇呈上“万言书”,虽招致奇冤大屈,但英名永在,千古流芳。历史前进到今天,随着民主精神的不断发扬、决策透明度不断增强,应当说,真话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重视和欢迎,说真话也并不像有些同志所想象的那么可怕了。即使有的地方仍然存在某种阻力和压力,但求真务实的呼声任何人也压制不了。实现决策的科学化,需要真话;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真话;研究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需要真话。千人之诺诺,不如一人之谔谔。我们做文秘工作的同志,千万不能成为凡事只知“诺诺”的“鹅卵石”。“鹅卵石”很圆滑,很“可爱”,但不能用它来砌堤坝、建楼房,否则就会塌掉。党的事业不需要“鹅卵石”!我们秘书工作者队伍必须坚决拒绝“鹅卵石”!调研文章不能成为单纯歌功颂德的“鹅卵石”!
调研文章怎样说真话?
答:调研文章说真话也的确有个方法问题。就像平常批评人一样,用这种方法说,人家接受得了,而且心服口服;用那种方法说,人家可能接受不了,甚至火冒三丈。那么,说真话有哪些方法需要掌握呢?
第一,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情况,防止主观片面性。事物都具有两重性,很多时候,“好”与“不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把任何一方面绝对化都是不妥的。比如,调查发现,某技术监督部门对个体私营企业检查较多、罚款较多,从一方面看,这是不对的,是不利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但从另一方面看,该部门可能的确是出于严格执法、打击假冒伪劣、维护消费者利益而这样做的。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肯定该部门的正确动机而仅仅指责其不当的做法,尽管是真话,对方也接受不了;反过来,先肯定,后批评,即使是以批评为主,即使对方不高兴。他也无话可说了。
第二,分清主流与非主流、主导方面与非主导方面,防止以单纯的讲真话追求轰动效应。一般来说,凡揭露问题、针砭时弊的调研文章都有较强的可读性,这本身并没有值得非议的地方,但在写作时要注意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事物要看主流方面和起主导作用的方面,而不能只看非主流和非主导方面,不能热衷于猎奇和揭短、满足部分读者寻求刺激的心理,不能只求一时的痛快淋漓,更不能以偏概全。比如,谈起干部腐败问题,人人都切齿痛恨,人人都喜欢看揭露腐败的文章,但是,你说我们国家所有的官员都腐败,那肯定不符合事实。细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多数官员其实也是痛恨腐败的,是注意廉洁自律的;即使是有这样那样不廉洁行为的干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也不是出于本愿,而是受“人情风”、“关系网”的影响,加上自己约束不严,检点不够,以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真正无视党纪国法,蓄意以权谋私的只是极少数。你以为这是在为腐败现象开脱吗?不是。在少数地方和单位,有些本来正常的现象却被视为不正常,本来不正常的现象却被视为正常,廉洁被视为清高、迂腐,不廉洁却被视为通世故、会做人。比如,有人送你几条烟、几瓶酒,如果你拒绝的话,人家并不认为你有多么廉洁、多么高尚,而只会认为你不近人情、不懂世故,甚至认为你不相信他,严重的还会倒过来对你有意见;而你如果欣然“笑纳”的话,人家就高兴,认为你通人情、好接近,于是百般讨好你、巴结你。我们有不少干部正是在这种世俗力量的驱使下不知不觉地触犯了党纪国法的。从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真话就会令人信服,而不至于让读者把官场看得一团漆黑,也更能找到遏制腐败的办法。
第三,在遣词造句上注意把握分寸,防止把话说得太直露、太刺人。文章毕竟是文章,不可能像平常说话那么随便,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特别是揭露问题的真话,更应注意这一点。有的作者在这方面勇气有余,策略不足,以为讲得越直露、越尖刻就越好、越过瘾,越能引起决策层和全社会的重视,其实是不妥的。比如反映某些干部作风不实、不热心为群众办事:“终日吃喝玩乐,嫖赌逍遥,只知榨取老百姓的血汗钱,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反映某企业陷入困境,企业负责人束手无策:“这些人只知等、靠、要,不知动脑筋,困难面前拿不出一点办法,要这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庸才何用?”类似这样的问题,即使真有那么严重,表达时也要注意斟酌,不要用辱骂的词句,不能污辱人格,何况问题未必真有那么严重呢?另外,要注意限制词的适当使用。如揭露某些不良现象,如果是属于局部性的问题或部分人的问题,就需用“一些地方”、“少数单位”、“有的”、“有些人”这样一些词句来“限制”一下,以免读者误以为是全局性的问题,严重得不得了了,好像天都要塌下来了。即使是带有全局性、普遍性的问题,也还会有严重与不严重、过程性与非过程性之分,所以也常用“程度不同地”、“有时候”等等加以限制。
第四,要根据不同文章的不同用途、不同读者群来选择说真话的不同题材。如果是用于内部通报情况、总结经验教训的,或用于向上级反映情况、提供重要决策依据的,内容可以相对“内部”一些,而且要把话说够、说透。如果是用于报刊发表的,或用于呼吁全社会引起重视的,虽然也应是真话,但题材上要把握好,哪些内容可以公开,哪些内容不宜公开或暂时不能公开,不能不加区别地一古脑儿亮出去。如果不注意把握好“度”,虽然你说的全是真话,也难免产生负面影响,给工作带来不利。
总之,写调研文章要说真话,要有说真话的勇气,还要有说真话的智慧。真正能把真话说好、说准并且能产生积极作用的,只能是智者,而不是莽夫。
调研文章怎样才能有效地为领导决策服务?
答:应当说,机关文秘人员起草的调研文章,多数都是为决策服务的,至少作者的动机是这样。如果是领导直接交办,要你就某件事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初步意见,这种服务性就更为直接了。所以作者们大都非常努力,想把文章写好,以使自己的调研成果能为决策所采纳,从中得到几分成功的喜悦。但这里所说的“有效地为领导决策服务”,当然是相对于“无效”而言,也就是说,有时你的调研成果未被重视和采纳,你折腾老半天等于白费劲了。这的确是令人沮丧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可能有多种情况,或者是题目抓得不对,或题目虽然抓对了但研究质量不行,当然也有可能是领导尚未考虑到这一步。但不管怎么说,多数情况下,还是与你所提的决策建议不对路有关。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使决策建议“对路”的问题。
领导决策的战略性,要求决策建议要立足于解决全局中带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任何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或系统,要做的工作包罗万象,各项工作要全面考虑、全面部署,但作为领导层特别是主要领导来讲,他不可能“平推式”地思考问题,而总是抓住一至几个重大问题进行谋划和决策。这样,提决策建议就不能着眼于那些次要的、对全局工作影响不大甚至是鸡毛蒜皮的事情,而要围绕领导的关注点来进行,以求“一拍即合”;或者站在领导的角度来想问题,以求“不谋而合”。举个例子:某一段时间,某市市长多次往困难企业跑,平常在会议上、闲谈中经常提到如何使企业摆脱困境的问题,这时候,市长的关注点和决策意向就十分明显了,如果你能在这方面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市长当然会予以采纳。
领导决策的务实性,要求决策建议要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决策是用于指导和推动工作的,它不仅要就某项工作提思路、交任务、定目标,还要提出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和具体办法,否则这项决策就是空的,下级会觉得不好操作,难以执行。比如你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这样一条建议,光有这个题目是不够的,仅仅停留于论述它的意义和作用也是不够的。“社会力量”包括哪些方面?如何“鼓励”?要放宽哪些限制、给予哪些方面的优惠政策?要注意哪些具体问题?这些方面你都要考虑到、设计好,才有可能引起领导的重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也许领导会觉得这个题目虽然很好,但时机和条件还不成熟,暂缓考虑,你的建议就“搁浅”了。
领导决策的严谨性,要求决策建议要依据充分、周密可行。决策无小事,决策是否科学,直接关系事业成败。一项错误的决策,可能给事业带来无可挽回的严重损失。所以领导人在考虑某件事是否拍板时,一般是慎之又慎的。有些时候,领导觉得某件事需要决策,但由于情况不明、基层干部群众的态度不明,或者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成功先例和实践经验,所以一时下不了决心。这种情况下,无论领导交办没交办,我们主动介入,把实际情况摸清楚,把利害关系讲清楚,尔后提出该项决策是否可行的建议,领导就知道该怎么办了。比如,某领导发觉乡镇规模过小,不利于小城镇建设和培植主导产业,也不利于精简机构、分流人员,想作出撤并部分乡镇的决策。但鉴于涉及面太广、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很多,不敢贸然拍板。这时我们就可以深入调査分析:分流人员的出路何在?债权债务怎么处理?被撤并乡镇的干部群众可能作何反应?邮政、电力、教育、医疗等公益单位怎么摆布?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决策建议,领导就好下决心了。有时候,为使决策建议“命中率”较高,还需提出两种以上比较方案。比如前面这个例子就可以有两种决策方案:一是全面撤并,二是部分撤并,供领导选择。
领导决策的创造性,要求决策建议要新颖独到,富有新意。从本质上说,决策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思路和方法不同,其效果也必然不同。比如,同样就“开放兴县”问题进行决策,这个县着重抓引进外资,那个县着重抓引进内资,这个县以优化环境、筑巢引凤为主要措施,那个县以主动出击、请客上门为主要措施,其效果当然不一样。这就提示我们:提决策建议一定要从当地实际出发,从务实、创新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比较鉴别、扬长避短的角度来出谋献策。有的调研文章看上去说得头头是道,对策、思考一大堆,但细细一看,多半是抄袭人家的东西,或重复自己过去有过的东西,领导怎么可能感兴趣呢?
领导决策的时效性,要求决策建议要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及时准确地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以适应不同阶段、不同情况下的决策需要。这里的意思是说,提决策建议也有一个抓机遇的问题。因为领导决策有相当一部分是基于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工作的超前性而作出的,决策快,就能赢得主动;决策慢,就可能陷入被动。所以我们搞调研工作的同志就要善于审时度势,超前思考,抓住决策机遇和决策需求来提出决策建议。比如中央提出扩大内需的方针,正当领导同志开始考虑如何贯彻实施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从如何培植消费热点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比如发展旅游业、房地产业和争取国家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等,只要提得及时、对路,就可能是“雪中送炭”了。相反,如果反应迟钝,等到领导考虑成熟或别人占了先机你再来提出,那当然是放“马后炮”了。
领导决策的不同“个性”,要求决策建议在力度、气魄、方式方法等方面与之相适应。决策也会有“个性”吗?是的。同样是决策,不同的领导人和领导集体有着不同的风格。有的喜欢大刀阔斧,有的喜欢和风细雨;有的创造性多一些,有的则谨慎稳妥一些;有的侧重于抓重点、攻难点,有的习惯于全面兼顾、周到细密。因此,我们就要注意区分不同情况,因事制宜,因人献策,使决策建议适应不同的决策风格,成功的把握才会大一些。如果不加区别地乱“放炮”,就有可能劳而无功。比如某篇调研文章就机关人事制度改革问题,提出“全面推行竞争上岗”的决策建议,如果是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提出的,这就够有改革创新精神了,但能不能被采纳呢?可以想象得到:思想较解放、改革意识较强的领导可能会采纳,而思想较保守、处事较谨慎的领导则绝对不会采纳,或暂时不予采纳。这说不准谁对谁不对,对决策建议谁重视谁不重视,而实实在在是不同“个性”所决定的。
领导决策的严肃性,要求我们在提决策建议的时候,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求真务实的勇气,某种情况下还要有一定的“犯颜直谏”精神。应当承认,领导同志站得高、看得远,决策能力肯定要比我们强得多,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时候也会出现决策依据明显不足、决策指向明显有误的情况,一旦拍了板,失误就不可避免了。在这种时候,如果我们有足够的依据说明某项决策不宜作出或应予以重大修正,就要敢于直言、力争,力求把领导说服。事实上,多数领导都会重视不同意见,会对自己的决策意图进行再次斟酌,至少不会因为你多争了几句就给你“颜色”看。怕的是我们自己谨小慎微,明知自己的意见有道理,领导一说不行,就吓得“缩”了回去。如果由于决策失误造成了某种损失,事实证明原来决策建议是正确的,那我们又该作何感想呢?
为什么“点子”式的调研文章备受欢迎?这种文章怎样写作?
答:所谓“点子”式,指的是那种一事一议、一策一议的精短文章。它有这样几个特点:(1)题目所选的角度很小,仅就某一件具体事情进行调查分析,指向性很明显,针对性较强;(2)在进行理性思考时,不讲过多的大道理,不注重思辨色彩,仅就这件事情如何解决提出具体的、实在的意见或建议;(3)行文干净利落,篇幅不长,言简意赅,甚至还不太注重结构是否严谨、遣词造句是否符合规范,只求把意思讲明白就行。举个例子来看。有篇调研文章的题目叫作《清理违章占道经营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矛盾急需解决》,开篇就说:“最近调查发现,城管部门为落实创建卫生城市的要求,对所有占道经营的个体户进行了清理。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个体户意见纷纷,因为他们当中不少是下岗职工和无其他经济来源的居民,这样一来,生意没得做了。日子过不下去了……”文章接下去列举了一些具体事例,同时反映了城管部门的意见和理由,然后分析说:“不清理占道经营不行,创建卫生城的目标难以达到;但是不解决这些人的饭碗问题也不行,他们生活无着落,令人于心不忍,同时也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所以,建议政府分管领导尽快召集城管、工商、建设部门负责人进行研究,专门划出一块地段,让他们集中起来,继续经营。”文章到此就结束了,全文不到2000字。这篇文章就充分体现了前面所说的三个特点。
为什么这种“点子式”的文章受欢迎呢?第一,现代社会是快节奏的社会,很多人(尤其是日理万机的领导者)没有时间去“啃”那些“大块头”文章,而这种文章几分钟就看完了,省时又省力;第二,文章开门见山,简洁明快,不拘形式,生动自然,符合大多数读者的口味,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文风;第三,更重要的是,文章所提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容易被领导决策所采纳。此外还有一点,就基层领导和部门领导来说,他们所要决策的事项相对要微观一些、直接一些,无论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也好,为群众办实事也好,都要从具体问题抓起,务实的决策需要务实的作风和务实的决策建议,由此,“点子”式文章备受青睐也就不奇怪了。
至于说“点子”式文章怎样写作,其实只要掌握了它的三个特点,就明白怎样写了。不过要强调两点:一是,选题的角度不要太大。不要摆出大学者、大谋士的架势,动不动就是《关于推进两个文明建设之我见》、《关于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战略思考》之类,把题目搞得这么大,写起来你想“小”也小不了,所谓的“我见”、“思考”也未必派得上用场。如果选取一个较小的角度切入,比如《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强攻工业》,把内容限制在工业的范围之内,就显得具体而实在了。二是,提意见和建议不能流于空洞,要力戒一般化,要拿出真正管用的“点子”。我们常说的想办法、出点子,点子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应该一用就灵的而不是毫无用处的。比如前面提到的清理占道经营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矛盾,问题摆出来之后,如果只是抽象地议论一番解决这个矛盾的重要性、紧迫性,然后呼吁领导和有关部门引起重视、抓紧解决,这样的话谁都会说,道理大家都懂,说了等于白说,关键的问题是:矛盾究竟怎么解决?文章后面建议“另辟地段集中经营”,“点”就点在这上头了,这个“点子”也就管用了。
当然,“点子式”文章也并不是一好百好,它的弱点是不宜用于研究重大的或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它的容量毕竟有限。在这方面,“大块头”的调研文章又显出它的优势来了,带宏观性、战略性、综合性的大型调研题材理所当然要由它来承担。这就是说,我们既需要“短、平、快”的“点子”式文章,也需要题材较大、分量较重的大文章,二者不可偏废。
“大块头”调研文章的写作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大”与“小”其实也是相对的,你很难说多少字就是大,多少字就是小,通常到了5000字就算大的了,但相对1万字又显得小。所以,衡量大与小,关键看选题,题目选得大,“块头”自然大。比如这样一个题目《关于我市“十五”期间财源建设的构想》,这就算是大的了,而如果是《发展果业生产,培植“绿色”财源》,这就是小的了,“小”成了“点子”式文章。也就是说。“大块头”文章所要回答的是某一个或几个重大问题怎么办,“点子”式文章所要回答的是某一个具体事情怎么办。由此我们知道,起草“大块头”文章的难度相对要大一些,有几个问题尤须注意防止:
一是结构上防“肿”。肿即臃肿,指的是架子拉得过宽过大,层次安排太多,从而把文章拉得太长。这种文章由于选题本来就大,稍不注意就会收势不住,洋洋洒洒地写下去,最后“肿”得不可收拾,“长”得令人厌倦。所以凡起草这类文章,首先在观念上就要打破“题目大必然篇幅长”的习惯看法,一开始就从结构上严格把关,尽可能设计得紧一些、短一些。比如《关于我市“十五”期间财源建设的构想》这篇文章,如果放手写来,从财源结构到经济结构、从纵向比较到横向比较、从理论到实践、从政策措施到组织领导,写成厚厚一本书也可以,但作为调研文章当然不合适。作者是这样结构的:第一部分是“现状”,分析实行分税制以来的财政收支和财政收人结构的现状,指出财政收支结构不合理、财政平衡难度加大等几个问题,让读者认清加强财源建设的紧迫性;第二部分是“构想”,提出要从培植工业支柱产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扶植个体私营大户、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等方面着力培植财源支柱;第三部分是“措施”,重点是扶优扶强、优化环境、加强宏观调控,为壮大财源提供政策、资金、市场秩序等方面的保证。这篇文章仅4000余字,短而充实,简而明了,如果不是结构紧凑,就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
二是内容上防“散”。散即松散,不集中,不凝炼。同样一个题目,如果是写书,尽可信笔挥洒,只要合乎主题,内容怎么扩充都可以,甚至把一些过程性的、附带性的东西塞进去也没关系,但调研文章对内容的要求却苛刻得很,既要符合主题需要,又要尽可能节省文字,每一个段落、每一层意思甚至每一个具体事例、每一句话都要抠得很紧,可写可不写的坚决不写。比如一篇题为《审时度势,加速发展》的文章,题目本身的涵盖面就非常之广,作者的本意是探讨一个县的发展问题,设计了“审时度势抓机遇”、“解放思想明思路”、“扬长避短破难题”这样三个层次,这本来也是可以的。但在内容安排上就太大手大脚了,光是“审时度势”这个部分就写到了将近一万字,从经济全球化到国内、省内经济形势,从加人WTO到西部大开发,没完没了地“审”呀“度”的,简直变成一篇形势分析报告了,还能说是调研文章吗?本来分析形势也是需要的,但不能像国务院发言人那样海阔天空地分析,而要站在你这个县的角度来分析,比如加人WTO将会给你这个县带来哪些机遇、哪些挑战,应采取什么对策,这就显得实在了。与本县发展关系不大的形势不需要你来“审”和“度”,顶多一笔带过就行。
三是议论上防“虚”。虚即空泛,浮浅,不切实际,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其主要表现有:满纸大话,空洞无物;照抄照搬,人云亦云;坐而论道,不着边际;玩弄概念,故作高深;指手画脚,官气十足。比如有篇文章在列举党的建设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后,接着议论道:“由上可见,党风不正的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党风问题是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问题,是关系到能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的问题。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样的议论从内容上说当然很对,但这些话人家早就说过多少遍了,这个道理谁都明白,还用得着你来说吗?即使你说得再多、再正确,也无助于提高文章质量,相反还会成为累赘。另外,如果文章是直接服务于领导决策的,提决策建议就要特别注意防“虚”,虚就不能被重视、被采纳。这是因为,凡大题材的调研文章,它所提的决策建议本来就相对宏观一些,比如党的建设如何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要走什么样的路子,如果决策建议停留于一般化,提的都是领导或其他人都想得到的东西,那还有何用呢?举个例子:你这篇文章是探讨发展思路的,如果你提的建议仅仅是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抓好企业改革、进一步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等等,领导就不一定感兴趣,因为这些工作他本来就很重视,甚至比你考虑得更深、更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提建议,比如“打破传统的工作方法,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实用性就出来了,领导也许会眼睛一亮:对呀,这个建议可以考虑!即使后来没有付诸决策,至少引起了领导重视,而且,只要该建议真正可行,这次不采纳,下次还可能被采纳。
起草调研文章如何避免“做”文章?
答:文章本来就是做出来的,不过这里所说的“做”,是做作的“做”,是矫揉造做的“做”。意思是说,这种文章看上去就让人觉得不自然,好像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反映情况、解决问题,而是为写文章而写文章,很认真、很刻意地把它做成一篇“好”文章。这样说可能抽象了点,我们来看几种具体表现:
在结构方面,不管选题大小和内容多少,都要按惯用的结构方法大肆铺排,人为地把短文章拉成了长文章。比如某县通过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其经验可通过调研文章予以总结推广。这篇文章的结构本来很简单,第一部分介绍做法和成效,第二部分概括几条经验和启示就可以了,但作者可能嫌这样结构还不够规范、大气,后面又挂拖斗似的加上一个部分“思考与建议”,其实又没有多少话要说了,说来说去与第二部分的内容差不多,无非多几句建议而已,但建议完全可以放在第二部分之后写,而没有必要专门拉出一个部分。
在说理方面,不管是否需要,都像写论说文那样从论点到论据再到论证,分析得很严密、很透彻,看起来雄辩有力、逻辑性很强,但有时候纯属多余,反而使文章显得沉闷、老气。比如有篇文章谈到“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个观点是对的,但怎样说明这个道理呢?本来,作为调研文章,主要应依据调查得来的事实进行分析论证,把道理讲清就行了,但作者似乎还嫌这些事实不够用,又大段大段地将历史上的“无为而治”和西方发达国家搞市场经济的某些成功做法搬过来作证,论据的确很充分,论证也的确很严密,但作为调研文章,是否有这个必要呢?
在建言献策方面,不管是否对路,是否有充分的材料依据,都在题目上戴上“对策”、“思考”、“战略构想”之类的漂亮的大帽子。当然,如果文章的确够分量、决策建议的确够水平,戴这样的帽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但有些文章,如“点子”式文章,仅就某一件具体事情“叙”和“议”,戴这样的帽子就不太合适。比如某篇文章反映部分中学生辍学打工的问题,呼吁学校、家长、主管部门予以重视和解决,难道非要冠之以《关于制止中学生辍学打工的对策思考》吗?有的作者在构思文章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内在的东西,而是外在的东西,不是决策建议的分量与质量,而是形式上的表现,如对策之一、对策之二、对策之三等等,好像有满肚子的对策用不完,细细一看却不过如此。其实,只要内在的质量过得硬,冠什么名称并不是太重要,只要得体、贴切就行。
在标题制作方面,不管自然不自然、准确不准确,一味追求工整、漂亮,结果反而显得活气不足,雕琢的痕迹太重。读者看一篇调研文章好不好,首先是看题目,其次是看标题,标题好就能吸引读者看下去,所以标题制作的确要认真对待,但如果以为只要工整、漂亮,就能吸引读者,那就错了。比如这样一组标题:“增进共识,形成加快发展的大合力;搞好宣传,强化加快发展的引导力;突出重点,凝聚加快发展的突破力;加强领导,提供加快发展的保障力。”这里边的几个“力”明显是拼凑起来的,且不说你是在刻意“做”标题,连意思也讲不太通了。还有一些文章的标题老喜欢搞“关系”,什么正确处理深与浅的关系、偏与全的关系、点与面的关系、重与轻的关系,没有那么多关系也要凑到那么多关系;有的喜欢搞“工程”,解放思想是“洗脑工程”,山地开发是“绿色工程”,水面开发是“蓝色工程”,加强领导是“一把手工程”,一篇文章中就有六七个工程,够不上“工程”的也硬把它说成是工程。当然,我们并不反对搞一些整齐的句子,问题是,整齐要以自然流畅为前提,如果为了整齐而“整齐”,那就太没意思,还不如直说的好。其实很多好标题并不“整齐”,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只要把话说到了点子上,读者还更喜欢看。
此外还有文字表达方面的问题。有的作者不管文章生动不生动、可读性强不强,总是很认真地、很负责任地、像绣花一样细致地推敲文字,好像生怕哪一个提法不合规范,哪一个句子不合语法,哪一个词用得不准确。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固然可贵,但如果因此而使文章变成文绉绉、干巴巴的书生腔,读者根本不愿意看,那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除非作者写文章只是为了给自己看,要不就不能不考虑它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比如这样一段话:“优化农业结构,亟须引导农民充分认识传统农业结构的种种弊端,充分认识发展效益农业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充分认识优化结构对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现实意义,藉此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段话在语法上找不出任何毛病,但看上去给人以咬文嚼字、死气沉沉的感觉。如果换一种说法:“调整农业结构,要引导农民算好三笔账: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对比账’,优化农业结构的‘效益账’,发展高效农业的‘致富账’,使农民受到启发和鼓舞。”这样一说,就显得生动多了。
上面所说若干具体问题,中心意思就是:文贵自然。太认真、太刻意“做”出来的文章未必都是好文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亦为文章之至境。不过从根本上说,要使文章摆脱“做”的痕迹,还是要把握一条:文章是为解决问题而做,而不是为玩文字游戏而做。不立足于解决问题,为文而文,无病呻吟,“做”的痕迹自然在所难免了。
【写作实例之二】
林业税费并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沈世香·
林业现行的税收如何规范,林业的各种收费哪些该取消,哪些该保留,哪些税费并轨,关系到减轻林农负担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现根据对××县调查的情况,谈点个人想法。
一、税费负担重莫过于林业
近几年来,林业和林农负担重,在集体林区中反映十分强烈。
林业的税费有多少?调查反映,林农生产出售原木(一般在山下公路上交货),税务部门要征农业特产税及附加和增值税、个人所得税,总税负为20.84%;乡以上各种收费达18种之多,占去销售收入的46.8%。这些收费,属中央有关部委出台的项目有:育林基金、森林植物检疫费;属省出台的项目有:更改资金(维简费)、林业保护建设费、护林防火费、森工行业管理费、世行贷款配套资金、工商交易费、山价基金(原预留更新费);属地区出台的项目有:农村能源基金、检疫服务费、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属县出台的项目有:公路基金、自然保护区基金、企业管理费、县提留;属乡出台的项目有:乡统筹费、木材代销费。乡以下,明里暗里、或多或少还有一些收费,不在此例。
社会各部门把手伸向林业,伸向林农,林业系统内部也把眼睛盯在林区这块为数不多的可采资源上,计划经济“大锅饭”的体制没有打破。“两金”本来是林区恢复森林资源、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资金,省里规定上交省、地各20%,留县60%;护林防火本来是林区的事,但提取的护林防火费却不能全部留在林区使用;林业世行贷款配套资金,本来是谁使用谁配套,可是,省里向林区下达木材采伐专项指标,不管是否实施采伐和销售,“两金两费”都应全额上交,用于全省世行贷款配套资金;林区可采资源面临“青黄不接”,集体、国有林场陷入资源危机、资金危困,但还得上交森工行业管理费,用林区的“林”来养全省森工行业的“人”;国家对利用采伐剩余物加工板材的企业,其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而我省只退80%;木材放开后,林区运输木材的车辆养路费由减半收取改为全额收取,然后由交通厅每年从养路费中返回给林业厅340多万元,用于补贴林区公路建设,这笔钱真正下拨到重点林区的不多。凡此种种,与其说林业的社会负担重,还不如说林区、林农负担重,因为所有负担,最终要么转嫁到资源上,要么转嫁在林农身上。
林农出售自己的原木产品,税费高达67.7%,在大农业中的农、牧、副、渔各业中不多见,在农业的种植业中如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等产品中,也是绝无仅有的。1994年实行新税制,林农除按生产、收购两道环节交8.8%综合税率为15.84%的农业特产税(含附加)外,还新开征了应由经销商缴纳而转嫁给林农的3%增值税、2%个人所得税,税负比改革前增长了82.4%。
二、税费并轨必须遵循的原则
林业税费重,到了应该解决的时候了。但是,税费怎样并轨,才有利于减轻林区、林业、林农负担,才有利于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可永续利用?笔者认为,在设计并轨方案时,应该定位在如下原则上:
(一)减轻负担的原则。把林区森林资源负荷、林业税费负重、林农不合理负担减下来,把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是费转税应该遵循的原则。要轻赋税,少收费,砍掉一些与发展林业无关的收费,取消搭车收费,制止“权力”收费,使林业利益向林业的主体——林农倾斜,保证林农收入稳定在产地销价的50%以上。以这个原则来调整各方面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分配。
(二)扶植发展的原则。林业具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在,集体林区的情况并不乐观,可采资源锐减,林业投入严重不足,林区靠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价格优势发展经济的势头明显减弱。林区与平原和铁路、国道沿线的县(市)比,经济实力、发展后劲、财政收入、农民收入的差距又在继续拉大,交通不便的林区、山区的经济发展将更加滞后或相对贫困下去。从林业生产特点看,林业是生产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破坏容易恢复难的弱质产业。所以我们说,林业的地位、林业的特点、林区的现状,都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个方面对林业“少取多予”,用正确的政策引导,用经济措施扶植,启动林区新一轮经济发展。
(三)自我循环原则。林农靠林业生存,林区经济靠林业发展,林业发展靠自我积累、自我循环。我们制定政策应该立足于以林区县为单位,建立起资源和资金自我循环的机制。依托现有资源积累资金,并在林区内循环,使林区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发展壮大以林业为特色、以林业为主导产业的县域经济。
(四)以林养林原则。林区以现有资源积累资金,首先要保证资金能回流到森林资源的培育上,做到靠山吃山,吃山养山,以林养林。因此,要坚持取之于林区,还之于林区,还之于林业,还之于资源。富山才能富民,富民才有可能富县。
(五)经济效益原则。林农是发展林业的主体,也是市场的主体。林农经营林业无利可图,他就会退出林业去经营别的产业。现在的问题是,长期以来,木业的收入分配关系没有理顺,林农利益得不到保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受到影响。特别是近几年来,木材生产成本提高,市场价格下降,而各种税费越来越重,经营效益降低,甚至亏本经营,长此下去,林业难以为继。因此,要理顺林业的收入分配关系,优先保证林农的利益,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三、几点建议
(一)简化税制,降低税负。1994年税制改革后,各地对生产经营木材的税法解释不一,具体操作也不尽相同,税种、税率、税负增加。同一税种税率两道环节征收,没有达到简化税制、公平税负的目的,这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林农产销见面的原木属初级农产品,应与其他农产品一视同仁,改两道环节为一道环节,按产地销价计征农业特产税,税负维持改革前11.42%水平;收购销售原木的单位和个人的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在下道环节的销区征收,而不应该转嫁到产地林农。
(二)保留“两金”,改革征收、管理、使用办法。“两金”是否转为“森林资源税”,这个问题值得商榷。笔者认为,保留“两金”对林区发展林业有利。第一,有法可依。用于更新造林恢复资源的育林基金已经写进了《森林法》,法律上赋予了它的地位。更改资金在企业是一种折旧基金,在林区是林产品实现中的必要扣除,用于维持简单再生产。如果把折旧基金都通过税收作为国家和地方收入,岂不将林业企业掏空,木材生产也随之中断。第二,《森林法》第三条规定“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集体林区的“两金”以税收的形式拿走,是对集体资源和林农的剥夺。第三,如果“两金”转税变成国家财政收入,通过再分配用于发展林业,其间难免各级截留部分资金,难以足额回流到林区,这样做,又回到了过去全省森工统一核算的“大锅饭”的老路上去了。第四,“两金”转税作为县财政收入,对林业发展也是不利的。因为,在当前或今后一段时期,地方财政还是“吃饭财政”。“两金”进入财政预算收入,很难保证林业专款专用和资金的及时供给。第五,“两金”转税,林业的税负一下子提高了20%(“两金”分别按12%、8%收取),加上现行的税负共约40%,因此,林农心理上很难接受。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从权衡“两金”转税的利弊关系上看,保留“两金”制度对恢复资源,发展林业有利,但“两金”的征收管理使用办法要完善。笔者认为,严格地说,“两金”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价外收费,而是林权单位的生产发展基金,应由林权单位自提自用,国外林业发达的国家也是这么做的。但考虑集体林区经营形式多种多样,林权单位财务管理不够健全等因素,作为过渡的办法,可以以林区为一个资源和资金循环系统。“两金”由林区县林业主管部门按产地销价的20%统一征收管理,统筹安排,70%返还给主要产材乡村,用于营林和兴修、维修公路,30%全县调剂使用。
(三)保留林业保护建设费。按照中央(1987)20号文件精神,为了兼顾林区县、乡收入,正确处理林业与财政的分配关系,调动政府抓林业的积极性,解决全县林业事业和公益事业的资金投入,建议保留林业保护建设费。征收办法,县、乡分别以木材销价5%征收。
(四)开征森林资源税。护林防火费、森林植物检疫费、检疫服务费、森工行业管理费、企业管理费等合并为森林资源税,作为地方收入。由原来按立方米收费改为按产地销价5%征收;对煤炭、造纸、水库发电、旅游等行业,按产品销售(营业)额的一定比例征收。省、地和县各半分成,用于林业管理和生态林营造保护支出。除此以外,各级各项收费一律取消。
按照上述规范后的税费运作,原来林农交售原木由三种正税、两种附加税,改成两种税(农业特产税、森林资源税),税负16.42%,比现行的税负降低了4.42个百分点;各种收费由18种减少到3种(“两金”、林业保护建设费),收费比例由原来占销价的46.86%,减少到30%。
按照这个思路运作,林业的利益分配作了重新调整,一是确保林农生产环节(包括林价在内)收入占53%以上,维护了林农利益,有利于调动他们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二是确保林业再生产资金20%,林业“两金”虽然保持原有比例,但全部留县使用,林区维持资源和木材再生产的资金相应增加了40%。三是国家税收没有减少,减少的是不该转嫁给林农的增值税、所得税和各部门杂七杂八的收费。
评析:
这是一篇有情况、有分析、有见地的调查报告,因而显得有分量、有价值,对发展林区经济、提高林农收入乃至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我们知道,调查报告必须依据事实说话。此文正是通过翔实的资料,指出了林业税费负担重的严重性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必要性、紧迫性,尔后又提出了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让读者既引起警觉,又看到出路。调查报告的作用正应这样来体现。
调查报告最忌泛泛而谈,空发议论。此文的可贵之处正在于:扣紧林业税费并轨这一主题,道实情,谋实招,献实策,从基本原则到具体措施,从整体利益到个体利益,“叙”而井井有条,“议”而丝丝入扣,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特别是在税费并轨、利益调整这一政策性很强的问题上,作者既不避实就虚,也不强词夺理,而是通过严密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得出合法、合情、合理的结论。作为决策建议,其实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文中体现出来的务实求真的勇气,亦值得称道。
此文语言朴实,文字精炼,文笔流畅,篇幅精短,这种文风值得提倡。

领导, 文章

钟炎昵尔   
666,这是从哪儿来的呀?
lsy832
OP
  

钟炎昵尔 发表于 2023-3-8 21:28
666,这是从哪儿来的呀?

这纯干货怎么样
lsy832
OP
  
这么多的干货大家给点评分啊
tanjj   
发错了地方,哈哈,吾爱的朋友对这个不感兴趣的
yb0507   

tanjj 发表于 2023-3-8 23:00
发错了地方,哈哈,吾爱的朋友对这个不感兴趣的

谁说的啊,需要的时候写这玩意头大
我是levi   
感谢分享,现在正在读即兴演讲这本书
faxianli   
受益了!!!!!!!!!!!!!!!!!!!!!
woshidyj   
谢谢分享
jd688   
早安楼大!感谢分享好文!楼好深,翻了多轮才到2楼,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